一、前言
佛教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已將近三千年歷史,在中華文化中,也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直到現在,一般人却對它誤解,以為它是迷信的宗教和「人死」的宗教。其實佛教建立在人間,以解決人生問題為宗旨。它是客觀的、如實的、理智的宗教信仰;並且是人生的不是「人死」的宗教。一般世人對佛教不瞭解,看到出家人視為不祥之物,避之惟恐不及,都是絕對錯誤的。
二、人生問題
談到人生,如果不去想他,好像並沒有甚麼問題,糊裏糊塗一輩子也就算了,有所謂「人生難得糊塗」。但人類畢竟是有思想的動物,尤其是知識份子,絕不甘心不明不白的過一生,總想追尋自己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生活上的精神與物質的問題,人與人相處問題,生命的延續問題等等,一旦想起來,簡直是數不完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當然和地理環璄,社會及歷史文化背境,各人知識差異等有甚密切的關係。不過把它歸納起來,所謂人生問題,也不外乎「生命」、「生活」、「生死」三大問題的綜合。「生命」是人生的延續性;「生活」是生命存在的活動性;有生活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生死,所以人們要求生命的延續,必須有生活的企求。
生活的條件,約而言之,是食衣住行育樂,其中一部份是物質的,如飲食、居住、交通,一切生活上的必需品等,可使生命保存。一部份是精神的,即是求知所需要的文化食糧,這是人類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條件。普通人祇知求生活,不知重生命。知識水準稍高的人,求生活之外,還知道重生命,但是不重視生死,也怕談生死。印度哲學特別重生死,因為人類雖有生命,却不能永生,不能千年萬年的長生不死,不問長壽短命,終有一天會停止活動。
三、人生觀
人生觀,就是人類對生命、生活、生死種種問題,經過智慧的判斷,所認同的一種看法。人們生存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時空環境的不同,歷史文化的不同,知識程度的差異,對人生問題的判斷和認識,也自有不同。概可分為如下六類:
1)宿命論 — 執此論者,以為現實生活中的一切窮通得失的遭遇,都是命中註定,不可改變。
2)神意論 — 又可稱為定命論。執此論者,以為人的一切遭遇,都是神旨意,除了順從接受,別無撰擇。
3)唯物論 — 此論根本否定人生價值,祇有階級性,否定人格性。以為人生受物質(經濟)支配,祇有參有與階級鬥爭,爭取生活條件。
4)自力論 — 中國儒家的傳統思想可以代表,所謂「人定勝天」,持此論者,以為人生際遇,是由自己造作而成。
以上四種人生論,都有各自的論據。不過當人們發現自己的際遇乖違時,不免產生兩種相反的人生態度,其一樂觀主義,其二是悲觀主義。我們為了編列方便,也把它列入人生觀的行列。
5)樂觀主義者,趨向玩世不恭的態度,醉生夢死,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問明天死與活。
6)悲觀主義者,對人生感覺暗淡乏味,或怨天尤人,趨向於厭世遁世。
四、佛教人生觀
1)緣起:佛教看宇宙一切萬事物,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及一切動植生物,都沒有一個不變常恆實在的自性,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我們稱它為「空」。人是宇宙萬物中的一部份,自然也不能離「緣起性空」的法則。旣然萬類有情動物都本源於空性緣起,那麼從本體看,人和一切有情是絕對平等的。我們可稱它謂緣起性空的平等觀。
2)因果:前面旣然說萬法緣起,絕對平等,那為甚麼人類又有貧富貴賤,醜美窮通等那麼千差萬別的種種差異呢?佛教體察到,有情眾生(含識)從無始以來,由於貪瞋痴蠢動,造作種種善和惡業,業就成「因」(種子),遇到「緣」就起現行。從時間看,過去所造的業是「因」;「因」遇「緣」而生,就成了現在的「果」;這現在的果,又不斷的造作種種業,薰習成未來的因。由此而論,人生是不斷的在因、緣、果報中循環延續。佛教稱這為「三世因果」。
3)緣成:以上就時間說,我們人生是因、緣、果互感而成的連續體,一期生命,不過是無始無終的流轉連續中的一個段落。若就空間看,我們一個人、又是無量無邊的事物,互相因緣而成的一個小單位。因此不應執有「實我」。
4)中道:又名正道,我們人生,從現實生活觀察,實在是一個大苦聚,有生老病死苦,有愛別離苦,有怨憎會苦,有五陰熾盛苦。雖有這樣多的苦,祇是因為人們知見不正,執着有個實在的自我。如果能夠悟徹苦因,轉向正見,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正念),可以滅盡苦因,得大解脫,亦可以成佛。
五、結論
我們明白了以上原理,那麼一個佛教徒的人生態度是怎樣的呢?
第一、旣然知道眾平等,人人都有成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則現實生活雖有種種苦,但不必悲觀,亦不是樂觀,而應莊嚴自身,行八正道,努力向上向善,以期解脫。
第二、旣知因果,現實生命,可以好好利用,不怨天不尤人,不亢不卑,遇逆境視為還債,遇順境積極造善因。
第三、旣知我與一切,有互相因果關係,就應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廣結善緣。
第四、旣知諸法因緣所生,諸法緣散則滅,那麼沒有永遠的天堂,也沒有永遠的地獄,一念善,善即生。隨時都有向善向上的機會,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