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1日 星期五

感情間隙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2年11月《普明快訊》


最近閱讀了一份研究報告,內容談及青少年為甚麼會在校內聯群
結黨,甚至參加黑社會組織。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青少年缺
乏安全感,當他們與家庭、校內師長、朋友和社會欠缺溝通,對
一切缺乏信心時,就希望可以從「組織」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得到保護,並認為這是最直接解決問題的方法。同學在心靈脆弱
時,很難明白到自己的問題,是永不可以假手於他人來解決的。
其實外來的援助,只可以是助緣,心靈上的關卡,還是要自己去
闖。路是靠自己行出來的,別人永不可以代替你的位置。


青少年朋友所遇到的問題,成年人同樣會遇上。當人的情緒低落,
心靈變得脆弱時,就會尋找宗教的慰藉,特別是對神的信仰。在
人的心靈遇到困擾時,「神」的神秘性和所代表的力量,會令人
容易產生安全感,感受到藉著神的庇祐,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當面對困難重重,找不到或很難從正常的途徑去解決問題時,對
神的信仰,就變得是最容易撫平心靈創傷的方法了。但是這求神
庇祐的途徑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全知全能的神存在與否,還是一
個疑問。


有朋友會說,你信仰佛教,有這麼多佛菩薩保祐,自然一帆風順
了。其實佛菩薩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只是良師益友,佛菩薩並不
等於全能全知的神。佛教徒不會將佛菩薩像「神」一般膜拜,事
事求神庇祐,而且佛菩薩不可以「變」佛教徒成佛,因為佛是
「大能」而不是全能。在修行的過程中,佛菩薩只是助緣,指示
給我們正確的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去除路上的一些絆腳石,但路
還是要自己走的。在修行的道路上,只信不做是不能成佛的。


在阿含經內,有一段記載:佛陀的弟子目犍連,神通第一。有一
次,目犍連尊者得悉琉璃王大軍包圍佛陀的祖國迦毘羅城,就告
訴佛陀,要拯救城中的人民。琉璃王用大軍包圍著整個城池,簡
直是水洩不通,但目犍連用神通飛入城中,在釋迦族中挑選了五
百位優秀的人物,在空中用缽把他們攝裝起來,然後在空中運走。
出了城後,到了安全的地方,尊者就打開手中捧著的缽,想釋放
那五百釋迦族人,但卻見到那五百人已變成血水了。尊者大驚之
下才明白釋尊所說神通敵不過業力的道理,因為釋迦族與琉璃王
早已結下甚深的仇怨。這段訓示清楚表示,積業是要靠自己轉化
的,無人能代替自己的努力。


2002年3月1日 星期五

讓愛變成習慣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2年3月《普明快訊》


最近看了一輯電視廣告:一位坐近窗邊的汽車乘客睡覑了,
風從車窗外吹進來,那位乘客的頭髮被吹得凌亂不堪,後座
的搭客想了一會,小心翼翼地把窗子關好,生怕他覑涼,之
後又猶疑地把梳子拿出來,等了一會,終於鼓起勇氣用梳子
為前座的乘客梳理頭髮。這個廣告是為一間保險公司拍攝的
,希望藉此突出該保險公司從業員的形象。女兒看了這個廣
告後,第一個反應就是現實生活裏不會有這樣熱心幫助他人
的人,也不會有人肯這樣接受別人的幫忙。小女孩才十二歲
,已感受到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大家互不關心已成為
習慣,熱心地照顧別人變成異端,這可算是現代社會的悲哀
,科技雖然進步,但打不破人與人之間所築起的圍牆,人不
習慣幫助別人,也不習慣接受別人的幫助,所以社會應多鼓
勵如何扭轉這些惡習,將幫助別人變成習慣,這才可算是文
明社會的進步。


記起了一首流行曲其中的一句歌詞:「……讓愛變成習慣…
…」,這是多令人陶醉的說話,代表了伴侶時刻都深愛覑自
已,愛已變成是一種習慣。男女在熱戀時,自然時刻都記掛
覑對方,剎那分離也是苦事,但激情過後,要繼續維持雙方
密切的關係時,將愛變成習慣就是最好的方法了。每一個人
都有愛的感受,亦有不同的愛的對象,有男女之愛、父母與
子女之愛,還有朋友之愛等,若可以將種種愛都變成習慣,
人人活在充滿覑愛的生活裏,生活自然就更美滿了。


世人說愛,佛說慈悲,愛與慈悲的分別,在於愛的反面可以
是恨,而慈悲則強調「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於無求,
不覑重回報;佛陀教人行菩薩度,菩薩已度眾生為已任,亦
即是訓練自己,將幫助別人變成習慣;佛陀常說菩提心的根
本在於悲心,所以教我們以「七支發心」來培育菩提心,「
七支發心」就是知母、知母恩、念報恩、慈心、悲心、增上
意樂和菩提心;重點覑重於時刻思念母愛的偉大,將報恩的
心念變成習慣,而一切的行為都以此為出發點,由於自己與
眾生都在六道中輪彍;所以眾生都曾是自已的母親,變成眾
生都是救度的目標了。當報恩的心念和時刻都幫助別人的行
為變成習慣時,就是行菩薩行了。


2002年1月1日 星期二

一個好人(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2年1月《普明快訊》



有一間保險公司為了推廣保險從業員的專業形象,連續拍了幾輯
廣告,以「一個好人」作為主題賣點。廣告裏描述有人會為素未
謀面的孕婦截的士,下雨時會把雨傘讓給有需要的人,甚至會在
小巴上為睡覑了的乘客整理頭髮。這些片段大收宣傳之效,成為
城中茶餘飯後討論的焦點,但不是因為情節感人肺腑,而是觀眾
覺得這些橋段可笑,他們不相信現實裏有這些「好人」。若果世
人對這些「好人」的形象也不接受,對於佛經上所說菩薩捨已為
人的事蹟,就更難理解了。


現世佛教的始創者,歷史上的佛陀「釋迦牟尼」,在未降生到這
個世上前,就已生生世世為菩薩,行菩薩行,救度無量眾生。佛
陀這些前生的事蹟,散見於各經教中,亦詳見於巴利文經典《大
事》和覺音論師所撰的《因緣記》裏,其中《大事》的第一部分
,就是記述佛陀前世作為菩薩在燃燈佛和其他過去佛時期的生活
。佛陀的前生事跡,其中一宗廣為人道的就是「捨身飼虎」的慈
悲行為。


從前有一位名叫摩訶薩埵的王子,與兩位皇兄一同到山上遊玩,
三兄弟在一個山洞裏發現了一隻母老虎和牠所生的七隻小虎,因
為捱餓而瘦得幾乎爬不動了。幾位王子生起了憐憫之心,商量覑
如何去拯救這些老虎。三王子摩訶薩埵心裏想著:「我對於眾生
,不曾有過一點幫助,為什麼我不能捨身救虎呢?」。王子心中
立下了這個決定,為了怕兩位兄長阻撓,於是利用說話把他們打
發回宮,之後他就脫了衣服,睡在老虎身旁,希望老虎來咬他。
可憐的老虎們,餓得連咬人的氣力也沒有了,王子只好用竹片剌
傷自己的脖頸,讓血液流出來給老虎們飲用。老虎恢復力氣後,
就把王子吃掉了,只剩下一堆白骨。


有人會說「捨身飼虎」的事跡只是一個寓言。有人會認為這位王
子愚昧,老虎是食人的猛獸,殺牠還來不及,竟然還要救牠,這
是有違常理的,但菩薩當時心中只體會到這群老虎因飢餓而面臨
死亡的威脅,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所以無論對像是好是壞,都決
心施以援手。有人認為可以用其他動物去餵飼這些老虎,但為了
要拯救生命而犧牲另一些生命,這樣是有違菩薩道的精神,所以
王子就只有犧牲自己了。這「捨身飼虎」的事跡來自「菩薩本生
鬘論」卷一,主要是指出菩薩要有「第一義施」的精神。


菩薩行菩薩度,行「布施」,對於眾生來說,自然是一個好人。
「布施」就是給予,無條件的給予而不要求回報,把自己的所有
贈給那些需要的人。行「布施度」就是破除執著的最好方法,可
以將自己的一切與別人分享,自然就是實踐「放下」的好時機了。


布施包括財施、法施和無畏施。「捨身飼虎」的事蹟是闡明「第
一義施」的精神,如「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所說:「復次第
一義施者,菩薩摩訶薩以清淨心於自身手足皮肉骨髓,頭目耳鼻
乃至生命以用布施心無吝惜,以此功德願與一切眾生於當來世得
佛金剛不壞之身。」第一義施之外,還有所謂「大施」。如上經
所說:「言大施者,菩薩摩訶薩於所愛敬貞順妻妾,以及端正孝
友男女,愛無雙者以用布施。」有人會詬病這「大施」的行為,
但其實菩薩在未得到父母、妻子、家人的同意時,是不應該輕易
施予的。


很多人會質疑這「第一義施」與「大施」,宗哈巴大師的「菩提
道次第論」內說:「菩薩應該知道何種布施是不應該和不清淨的
。」。菩薩行布施並非不用理智,不辨好惡,不顧後果的一味濫
施,就傳統的佛教觀點來說,「大施」與「第一義施」,乃是證
得「空性」的地上菩薩才能施行的,未證得空性的菩薩是不許可
有這些行為,但這種捨己為人、無施無求的精神,則是每一個佛
教徒所應該學習的。


「第一義施」與「大施」並不是人人可以做得到,但佛教徒對於
捐贈器官的行動則應鼎力支持。你可能沒有錢財去布施,可能沒
有時間去幫助別人,但每一個人都有有用的器官可以捐贈給他人
。中國人有「死後有全屍」的觀念,但信佛的人應打破這個傳統
枷鎖,因為在生時尚且要捨棄對身體的執覑,何況死後。佛教徒
也不應該理會接收所捐贈器官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因為生命對
所有人來說都是可貴的。有人擔心死後捐贈器官時,進行器官切
割手術會影響修行,阻礙往生淨土,其實這正是實踐布施,放下
對現世的執覑,修行佛法的好機會,所以不應該有這樣的顧慮的。


行布施度是一個好人的應有條件,希望每一位佛教徒坐言起行,
馬上去簽署捐贈器官卡,踏出實踐布施的第一步,把捐贈器官這
個心願告訴你的家人,讓他們了解你的心意,在臨終時幫助你完
成這善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