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小品般若經》與《大品般若經》釋義 - 比較小品經末眾香城描述與淨土經典中西方極樂世界二者的情況 (作者: 張娟愛)

日期: 2019-10-29

 2019年第六屆佛學研習班

前言

大乘佛教是從長時間反思佛陀多方面的言行教化而醞釀出來的部派運動,因此在成熟的時候,便從多層面地反映出來,包括往後開出的菩薩、法空、救渡、淨土思想等等,皆是展現佛陀形象的不同面貌。大乘經典的集出與文字紀錄大約是西元前一世紀。大乘初期已有《般若經》的集出、《般若經》的結集是貫通了整個大乘佛教的流布,故《般若經》的類別,比對之下,重點與意趣,都有明顯的差別。「淨土經典」包括《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經,同屬早期大乘經典。

文章題目是:比較小品經末眾香城描述與淨土經典中西方極樂世界二者的情況。「小品經末」是指「小品般若經」後面部分的「薩陀波崙品」第二十七與「曇無竭品」第二十八。「薩陀波崙品」與「曇無竭品」實來自「中品般若」1,異於「小品般若」,「中品般若」普及廣泛大眾,以化他為主,流出淨土思想不足為奇,也由於這個原因,眾香城與阿彌陀淨土有著共同與相異之處。本文首先說明二者類似的情況,尤其修行人如何莊嚴國土及淨土之由來;然後解釋二地不同之處,突顯何謂佛教所指的「方便」。

眾香城與西方淨土類似之處

印度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部是德干高原,北面的崇山峻嶺,南方的陡峭高地,對經濟、農業為一大自然障礙。中部是印度河、恆河沖積成的中央平原,東部的恆河平原,物產豐富,是印度文化的發源地。自古以來,印度四姓階段壁壘分明,首陀羅世世代代是奴隸,做最下賤的工作。釋迦時代,十六大國你爭我奪,阿育王時代迅速地過去,印度北方受不同民族先後入侵,民生困苦、社會混亂。由於對現實世界的失望、無奈,而寄望他方的理想世界。淨土正依眾人的期望而繪畫出來,當中包括三個方面——自然界的淨化,社會的淨化,眾生的淨化。

自然界的淨化,社會的淨化,眾生的淨化

自然界的淨化有四點特徵。一、平坦:阿彌陀淨土無崇山峻嶺,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眾香城「橋津如地,寬博清淨。其城四邊,有五百園觀」2。二、整齊:印度崇尚建築整體對稱,其風格自然反映在理想國中。眾香城中,曇無竭「宮舍中有四園觀……一一園中有八池水……諸池水邊,面各一寶……一一池側,有八梯階……」3;西方淨土中的香華、果樹也是「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準,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4。三、潔淨、富麗:城市與淨土同是一塵不染,連池沼的水底,也是金沙而不是沙泥。殿堂、樓閣都是眾寶合成,用來莊嚴樓閣的,如檀金、寶鈴、七寶、寶繩及羅網等。四、週遭環境:二地都活像一個大花園,寶樹成行,寶華盛放,池水遍滿;沒有獸類,但有飛鳥,鳥類是美麗而善於歌唱的。氣溫冷暖調適,又有池水以供嬉戲,這在熱帶民族看來,是極重要的。總而言之,一切是富麗的裝飾。鳥聲、鈴聲、風聲、水聲,都是美妙的音樂。

社會的淨化:各取所需,各得所適。資生的物質,不是屬於某人或某些人的,一切屬於一切大家所共有共享的。眾香城中「園觀池沼,適無所屬」5。曇無竭宮舍中的花國和池水非私人享用,而是供給城中男女,共相娛樂。淨土行者「若欲食時,七寶應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意以為食,自然飽足」6。

眾生的淨化:曇無竭是善知識、是菩薩摩訶薩,不是王。眾生長夜信樂深法,行般若波羅蜜,已度惡道。城中的富麗、舒適皆是眾生宿業果報,福德所致。西方淨土亦無惡道之名。眾生在諸上善人的教導下,人人是向前進步的。佛是大法王,不是統治者。生到淨土中的人,一律是金色的,沒有階級壓迫、仇殺,處於低種姓的苦難人民,是多麼渴望啊!

法藏、薩陀波崙之莊嚴淨土


人們只知希望生活在一處理想之地,而理想國土從何而來,一向少加留意。佛教清淨國土的出現是有因有緣的。以下是法藏比丘的發願與修行:然燈佛以前三十四佛,名世自在王。國王聽世自在王佛說法,心懷悅豫,發無上菩提心,遂捨國王之王位出家修道,法號法藏。詣世自在王所,佛為其宣說二百一十億國土的情況。具足五劫的思惟,攝取了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清淨之行,然後再詣世自在王所,發四十八願。之後,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勇猛精進,志願無惓,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中,積殖菩薩無量德行。不生邪思、少欲知足、三昧常寂、清淨身口意,專求清白之法。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自利利他。法藏比丘專精修行,成就淨土,以慈悲攝受眾生,是人終時,一心不亂,即生彼國,必到補處。阿彌陀佛,並不是發願往生淨土的。菩薩在因地修無量功德,去莊嚴國土,到成佛時而圓滿成就。求生淨土者千萬不要忘記啊!

薩陀波崙,本求般若波羅蜜時,不依世事,不惜身命,不貪利養。為聞般若波羅蜜,往東行五百由旬,至眾香城。行時不念疲極,不念睡眠,不念飲食,不念晝夜,不念寒熱,離一切利養名譽,心離諂曲,卑下他人,離一切眾生之相,離一切利養名譽,離五蓋,離慳嫉。常入諸三昧門,生無決定想。求法意向猶如欲拔毒箭之心切,行程中,因求法若渴,亦曾多番憂愁啼哭,故又名常啼菩薩。為供養曇無竭,賣身以求財物,不惜身命,「刺臂出血,割其右髀,復欲破骨出髓」7。皆因「為一切眾生,作光明故,集諸佛法」8。眾香城是眾生共業所成就,人欲前往眾香城,當效法薩陀波崙。

法藏比丘、薩陀波崙皆行菩薩道,依大悲心攝度眾生;住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道門,見一切法無作、無生、如幻化;二人皆以行動來莊嚴國土,難捨能捨,難行能行。菩薩的悲、智、願與般若經法門相契合。

眾香城與西方淨土相異之處

眾香城、西方淨土應機者不同


《觀無量壽佛經》9說到,要生西方極樂國土的人,應該修三種福業: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發菩提心,讀誦大乘,深信因果,勸進行者。《佛說無量壽經》:十方念佛眾生,三輩具攝,通於聖凡,「唯除五逆誹謗正法」10。《佛說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11。往生淨土者,在知見上應有佛教基本道理,如因果、善惡、輪迴解脫等。在行為上要持戒、修善、念佛。信仰上要信三寶、信四諦,當中更要確信極樂淨土的實有,深信阿彌陀佛有無量功德,堅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及願得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故此,經典對淨土之依正莊嚴都有詳細的描述。從這悲願教化的觀點去看,淨土是佛為眾生而預備的,是攝化眾生的大方便。

阿彌陀淨土,顯然是重信的,「淨土經典」是以戒行為基,著重於「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決定可以得到接引,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十念必生願)的根本特勝。

「薩陀波崙品」、「曇無竭品」主要繼承「下品般若」以遮為顯方式來教菩薩般若波羅蜜,例如:菩薩應信解空、無相、無作法,離有見、眾生見、人見、我見;一切法性空,一切法無我、無眾生;一切法如幻、如夢、如響、如影、如炎。曇無竭以「諸佛無所從來,去無所至」12來回應薩陀波崙的疑問,繼而引出「無生、無來、無去,無生即是如來……空、無來、無去,空即是如來……」13。內容強調個人修證,非義理說明。

經文期後闡述般若法門由早期自悟的啟示,擴展至敷大法座,為諸天世人說般若波羅蜜,「中有聽者,中有受者,中有持者,中有誦者,中有書者,中有正觀者,中有如說行者」14。這是法行人的四預流支中,「多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的方便施設。

二地受欲之不同


阿彌陀淨土有菩薩、羅漢與諸天人民。阿羅漢的數量,是難以計數的,「如大海水,流出流入」。在三輩往生中,上輩是「去家,捨妻子,斷愛欲行作沙門」。不能出家作沙門的,也要「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長期或短期的)斷愛欲」15,命終可以往生。阿彌陀佛淨土,舍宅自然,「如第六天王所居處」16;眾寶中精,「其寶猶如第六天寶」17。相貌相同,都同一色類,「皆如第六天人」18。百味飯食的隨意受用,「比如第六天上自然之物」19。第六天王的相貌,「不如阿彌陀佛國中菩薩、阿羅漢」20;第六天上的音樂,也不如阿彌陀佛國的音聲。阿彌陀佛國講堂舍宅,「都復勝第六天王所居處」21。第六天是欲界天之頂,其樂極妙。如印順導師說:「阿彌陀佛國如第六天,而又勝過第六天。從佛國充滿光明、香華、音樂等莊嚴,受用飯食等來說,這是取法欲界天,佛化(沒有女人愛欲)了的第六欲天模樣」22。阿彌陀佛國是欲界天的淨化。

眾香城沒有阿羅漢,曇無竭是第一位在家大乘菩薩。雖說是城市,但其建築、香華、音樂、流水等莊嚴,絕不亞於阿彌陀佛國。最大不同是「曇無竭菩薩,與六萬八千婇女,五欲具足,共相娛樂」23。曇無竭宮舍是公用的,宮中有四園,一一園中有八池水,「城中男女,俱入常喜等園、賢等池中,共相娛樂」24,大眾依其需要到園、池——常喜、無憂園,歡喜、喜上池等——享用。曇無竭「與諸婇女遊戲娛樂已,日日三時,說般若波羅蜜」25,欲樂與法喜共冶一爐,可謂人間喜樂之極至,眾香城是人間的淨土。

二地供養佛菩薩之不同


要往生西方淨土,眾生要培植深厚的善根,增長種種福德,以作生淨土的資糧。「淨土經典」皆說到布施、持戒為必需的助緣。法藏比丘在因地專精修習,「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26。出家人以修行為首要,日常生活必需品有賴在家人供給,四事供養包括衣服、食物、臥具、湯藥。經文依傳統佛教說供養四事,並未有對此大費周章。

相反,「薩陀波崙品」多次為法師受用五欲而辯解:
惡魔或時為說法者,作諸因緣,令受好妙色聲香味觸。說法者以方便力故受是五欲。汝於此中,莫生不淨之心,應作念言:我不知方便之力,法師或為利益眾生,令種善根故,受用是法。諸菩薩者,無所障礙。27

大師為利益眾生而受用五欲,弟子應自知智慧不足以明白方便之功用。菩薩有神通力,享受欲樂不是菩薩修道的障礙。之後,諸佛又向薩陀波崙解釋:汝得諸深三昧力,皆因曇無竭過往的因緣,故「汝應報恩。汝若於一劫……若過百劫,頂戴恭敬,以一切樂具而供養之;若以三千大千世界,妙好色聲香味觸盡以供養,亦未能報須臾之恩」28。

為了供養曇無竭及般若,欲賣身得財,後更賣心、血、髓與一婆羅門(帝釋假扮以試探之),最後得一長者女聞妙法心,願供所須並隨行。即時莊嚴五百乘車、五百侍女,攜同金銀寶華、瓔珞、塗香、美食前往眾香城。當得悉「諸佛向從何來?今至何所?」薩陀波侖隨即「以是五百女人,奉給大師;五百乘車,隨意所用」29。釋提桓因讚嘆:「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一切捨法……為聞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故,應如汝今供養於師」30。所以求佛法,必須預先交費用,要學一切捨,即是布施之極至,包括生命、家眷、財物。佛陀教導「向於捨」和此處的「一切捨」完全兩樣。

二地方便之不同


印順導師在《淨土與禪》31中說:方便有兩種,一正方便,二異方便。正方便,即三乘共修的方便。佛為聲聞說戒、定、慧三無漏學,及無常、苦、無我、不淨等觀門,使眾生厭生死苦而出離世間。到了大乘,除了對無常、苦、無我、不淨等,給以新解說而外,更有異方便來教導。《法華經》所列舉的種種供養:七寶佛像、妙音瓔珞,修塔建廟;乃至一低頭,一舉手,或一稱南無佛,皆可成佛道等32,這都是異方便。《法華經.方便品》:「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33。淨土法門本身就是異方便、易行道。一稱阿彌陀佛,已踏足佛門,往後要行菩薩道,正方便是必經之路,至於成聖、成佛?為吾人多世修行的追求吧。

雖說眾香城主要是法行人修持之處,但為了三根普被,「善巧方便」續漸成為菩薩修學重要項目。薩陀波崙初欲求般若波羅蜜,及至最後「是人當為我說般若波羅蜜方便力」34。「方便」成為二品的精彩內容,特別表現於在家菩薩方便攝受五欲,及薩陀波崙不惜身命求財物以供養曇無竭。任何供養都是異方便,有恭敬心,自然會聽聞,繼而效法,修行多是這樣開始。經中多次提到:「為般若波羅蜜供養於師」,那麼,要以什麼來報答老師呢?《維摩經》:「諸供養中,法供養勝」35。

《阿含經》談論「法供養」不算太多。《別譯雜阿含.198經》:尊者犢子詣佛所為求解脫法,佛教其修學、增廣二法——禪定與智慧。犢子受佛教已,於閑靜處,獨坐精勤,心不放逸,常處禪定,於現法中,證阿羅漢果。犢子請諸比丘代為問訊世尊,並代白世尊:「犢子比丘已報佛恩,為法供養,順佛所行」36。《增壹阿含.38品10經》:波斯匿王稱讚如來有六功德:一、如來正法,智者所修行;二、如來、聖眾五分法身成就;三、四部眾皆修習如來之教行;四、四姓皆師事如來;五、如來能除諸六十二見;六、惡眾生命終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世尊告曰:「大王乃能如來前作師子吼,演如來功德……汝〔比丘〕等當持此法供養,善諷誦念……當與四部眾廣演其義」37。  

「法供養」在早期經典基本上有二義:一、跟隨佛所教法而實踐,即戒、定、慧三學;二、為眾生廣演佛所教義,作獅子吼;並非如薩陀波崙奉上「五百女人」、「五百乘車」隨法師享用。這樣的供養不是異方便,不入佛教所說「方便」之內容。

結論

由於世間的動亂、生活的限制與環境的缺陷,吾人便依意願而勾勒出理想的修道場所——阿彌陀國土或眾香城,故此它們呈現類似的外在、社會狀況。法藏比丘、薩陀波崙皆彰顯求道者應有的態度——離欲、不放逸——來莊嚴國土,以其悲、智、力來攝受眾生,這是佛教一向著重的行持。

阿彌陀淨土和眾香城相異之處在於二地應機者、受卻、供養佛菩薩、方便道的不同。往生淨土者是重信仰的,極樂世界之樂比欲界天頂還微妙,所以阿彌陀國是欲界天的淨化。眾香城偏向法行人,那裡無惡道眾生,但同時放縱於五欲之樂,此處可是人間理想之藍圖。法藏比丘以四事供養諸佛,薩陀波崙以五百女人、車乘供奉在家菩薩。供養佛菩薩是異方便,《法華經.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38,不是說沒有方便,而是捨棄那些障蔽無上道的邪方便。

法師包括出家、在家,能為四眾說法者,是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39,尊敬、報答導師是天經地義,早期佛教,報佛恩是「順佛所行」、「廣演其義」;大乘佛教是隨順般若波羅蜜而實踐,能為大眾廣說般若波羅蜜之義與行,當中包含自利、利他;以此「法供養」回報答本師、師長為諸供養中最勝。

印順導師指出「下品般若」是「般若道」,「中品般若」的「後分」,是「方便道」;「薩陀波崙品」、「曇無竭品」是從「中品般若」移來「小品般若」的40,故內容重於方便的化他。雖說曇無竭「受〔五百女人與車乘〕已還與薩陀波崙」41,但已為在家菩薩受用五欲打開序幕,其後文殊法門的「淫怒癡性,即是解脫」42、「一切煩惱,皆是佛種」43,這種不拘小節的大乘修行方法,正與佛陀遺教「不放逸」的路數相反。到後期密教大乘,瑜伽四續以「四樂」為喻,無量壽佛演變為蓮花部的部尊,沒有了大勢至,多了部妃、明王、男女使者。四皈依以依止上師為首,重視儀軌,樂空相運,即身成佛,佛教現象大為改觀。



  1.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章「般若波羅蜜法門」,第三節「下品般若」,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41/yinshun41-00.html,瀏覽日期:10/2019。
  2. 後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薩陀波崙品」第二十七,大正藏,https://tripitaka.cbeta.org/T08n0227_010。
  3. 同注2
  4.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https://tripitaka.cbeta.orgT12n0360。
  5. 同注2。
  6. 同注4。
  7. 同注2。
  8. 同注2。
  9.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大正藏,http://tripitaka.cbeta.org/T12n0365。
  10. 同注4。
  11.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http://tripitaka.cbeta.org/T12n0366_001。
  12. 後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大正藏,「曇無竭品」第二十八,https://tripitaka.cbeta.org/T08n0227_010。
  13. 同注12。
  14. 同注2。
  15. 吳支謙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大正藏,http://tripitaka.cbeta.org/T12n0362_001。
  16. 同注15。
  17. 同注4。
  18. 同注15。
  19. 同注15。
  20. 同注15。
  21. 同注15。
  22.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一章「淨土與念佛法門」,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41/yinshun41-00.html,瀏覽日期:10/2019。
  23. 同注2。
  24. 同注2。
  25. 同注2。
  26. 同注4。
  27. 同注2。
  28. 同注2。
  29. 同注12。
  30. 同注12。
  31. 印順:《淨土與禪》,第八章「念佛與稱名」,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2/yinshun02-03.html,瀏覽日期:10/2019。
  32.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大正藏,https://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1。
  33. 同注32。
  34. 同注2。
  35.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法供養品」第十三,大正藏,http://tripitaka.cbeta.org/T14n0475_003。
  36. 失譯:《別譯雜阿含.198經》,大正藏,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0_010。
  37.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38品10經》,大正藏,https://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32, 瀏覽日期:10/2019。
  38. 同注32。
  39.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法師品」第十,大正藏,https://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4。
  40. 同注1。
  41. 同注12。
  42.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大正藏,http://tripitaka.cbeta.org/T14n0475_002。
  43.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七,大正藏,http://tripitaka.cbeta.org/T14n0475_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