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四位妻子 (梁國雄居士譯)

  25-10-2007


原載於2007年12月《普明快訊》
-----------------

從前有一富商,他有四位妻子。

他最愛他的第四位妻子,常給她穿最貴重的衣服、吃最美味的佳肴。

他也非常愛他的第三位妻子,常以她為傲,喜歡帶她到朋友面前炫耀。雖然如此,富商其實十分擔心,經常怕她會跟其他男人私奔。

他也很愛他的第二位妻子。她十分關懷體貼,事事皆有耐性,事實上,她是富商的紅顏知己。富商遇到什麼麻煩事情,總會去找她商量、請教,而她亦常常幫到他,助他脫離險境與難關。

數到富商的第一位妻子了,她對富商忠心耿耿,對維護他的財產、健康和照顧家庭方面有非常重大的貢獻。但是,富商並不珍惜這位妻子。儘管她深愛著他,富商卻無動於衷,並無特別去留意她、照顧她。

好境不常,有一天,富商病倒了,過了不久,病情愈來愈嚴重,他自知時日無多了,想到過去的奢華生活,不禁暗忖:「我現在雖有四位妻子,可是,我只能孤單地死去,真孤獨淒涼啊!不!我不想如此啊!」

於是他問他的第四位妻子:「我最愛護您,給您最好的衣服、最好的照顧,現在我快要死了,您願意跟我一起去嗎?」 第四位妻子回答他:「不行!」別話不說,頭也不回地立即離開了他。她的回答像尖刀一樣,狠狠刺進富商的心胸裡。

悲哀的商人於是去問他的第三位妻子:「我一生那麼愛您,現在我快要死了,您願意跟我一起去嗎?」第三位妻子回答他:「不行!這裡的人生那麼可愛,你死後我會馬上改嫁別人的。」商人的心立即沉下,跟著變冷。

他跟著問他的第二位妻子:「我經常找您解困,您總會幫到我的,現在我又要您幫忙了,當我死時,您願意跟我一起去嗎?」第二位妻子回答他:「對不起,這次我幫不到您了!最多我只能送您去墳場而已!」她的回答像雷電般把富商徹底地擊倒了。

那時傳來一個聲音向他道:「不要害怕!我和您一起離開!無論您到那裡去,我都會跟著您。」商人向上一瞧,原來那是他的第一位妻子。 她骨瘦如柴,看來極度營養不良。商人萬分悲痛地說:「唉!我早該在有能力時好好地照顧您啊!」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有四位妻子。

第四位妻子是我們的身體。無論我們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去保養它,令它看來很帥、很棒,死後它必離我們而去的。

第三位妻子是名譽、地位與財產。一旦我們死去,它們就會落到別人的手裡。

第二位妻子是我們的親屬和朋友。無論在生時他/她們與我們多麼親近、多麼的樂於相助,死後亦只可陪我們到墳場為止而已。

第一位妻子是您看不到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心靈。在我們追求(物質)財富與(感官)欲樂時,她最常被忽視。事實上,她是唯一經常跟著我們到任何地方的東西。也許,現在是培育她、強化她的時候了,免得在病榻上垂死掙扎時始悲痛與哀傷。


【看完之後,對您的四位妻子,您會怎樣做呢?】

2007年7月28日 星期六

我是誰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7年8月《普明快訊》




佛教有很多經典,如一般人比較熟識的阿含經心經金剛經解心密經等,都是教人如何認識自我;各部經典雖然都有相同的目標,但由於「人」的煩惱不一,問題各異,所以個別經典就有不同的取向,利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徑,來接引眾生;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常說,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這麼多的原因了。


我們常常在電視劇或電影裏,看到一些人物因為失憶,忘記了自己的過去,於是用盡一切方法,希望可以重新認識自己,成龍就曾主演過一部名為「我是誰」的電影;其實「我是誰」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平常我們很少會有這個疑惑,但並不代表我們得知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是誰」是一個命題,佛教禪宗就從這一條問題入手,來誘導大家去認識自我。在說明這一個命題前,先講一個禪宗祖師「慧可斷臂」的公案,能令大家在這方面有更深刻的認識。


禪宗初祖達摩印度來到中國後,曾到處參訪,亦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繼承人,希望可以在中土把他的禪法發揚光大,但是在中國逗留了一段長時間,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亦得不到大眾的支持,於是他就到一個山洞裏,面壁靜坐,一坐就長達九年,默默地等待著那個繼承者的到來。


當時,有位年青人,名叫慧可,他自覺被各種心靈的痛苦所困擾,於到處訪尋明師,但是用盡了一切辦法,仍然找不到消除「煩惱」的途徑。後來他聽說從印度來了一個神秘的法師,他是一位非常奇怪的師父,當今皇帝曾經想拿出大量的金錢,給他修建一座非常宏偉的寺院,但當皇帝問他,我這樣做是不是有非常的功德呢?,他卻回答說:『你這樣做是不會有一丁點兒的所謂「功德」的』,皇上一怒之下,就把他趕了出來。現在他在一個山洞裏,已經九年了,每天只是靜坐,連一句話也沒有說過。


慧可聽了,心裏想著,我不管什麼功德不功德,就憑他一個人,能單獨九年住在山洞裏,我就一定要向他請教不可。慧可覺得他的心靈時刻都被煩惱痛苦所纏縛,別說是九年,就是九個時辰都靜不下來,向這位法師請教,是一定有所得著的。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我……我執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7年7月《普明快訊》




在談及執著「你」或「他」這個「名相」時,因為可以用第三者的角度來闡釋問題,大家容易明白到「矛盾」或「煩惱」的產生,是因為「名相」或「標籤」的背後,有著「實執性」和「不變」的觀念存在,但在?及「我」這個觀念時,因為關係到自身的問題,大家在理解上就會變得比較困難了。


」這一個名詞,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我們不一定會說出口,但「我」這一個「標籤」,在思念上則時刻陪伴著我們,不過我們不一定覺察到吧了!當我們每天睡醒時,就會不自覺地想著「我」今天要做甚麼,當我們開心時,會覺得自己很快樂,在我們傷心的時候,則會感覺到自己在心痛,甚至在做惡夢時,我們都會感覺到是自己受到驚嚇。這一個習慣,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在佛教的觀念中,這是「俱生我執」),而由於每一個人都有這一個慣性,所以我們從沒有去懷疑這是不是一個惡習,會不會由此而引申「煩惱」,我們是不自覺地接受這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不會覺察到這只不過是一個「念頭」,一個「代名詞」而已(在佛教中稱為「我執」)!


當我們用「我」這個名相時,與用「你」或「他」這兩個名詞一樣,都是為了方便溝通,只不過「我」這一個「標籤」,除了可以代表自己與別人溝通外,還有「自我溝通」的功用吧了!我們從不會懷疑「我」代表甚麼,不會去考究「我」這一個名詞背後的意義,其實我們用「我」這一個標籤,與用「你」或「他」這些名相一樣,用慣了而忽略了背後的意義,覺察不到那「無常」的道理,只有「實執性」和「不變」的觀念存在,於是在溝通上與「現實」產生矛盾,從而引發煩惱。由於「我」這一個念頭,多了自我溝通的功能,錯誤的認知,就變成了引起自我煩惱的元兇了。其實若了解到錯誤地認知「你」或「他」能引來問題,是不難理解到「我執」所帶來的煩惱的。


當我們有一天對著鏡子,發覺自己臉上多了皺紋,心裏自然會感到不快,我們在知識上知道人是會衰老的,但因為時刻代表著我們的「我」的念頭,有著「不變」的原素,令我們在心理上沒有準備,當面對現實時,就會引申煩惱了。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

心……妄心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7年6月《普明快訊》


西方的醫學、臨床心理學和心理輔導等科學,投放大量資源於如何處理人的負面情緒和精神病,傾向於精神病症徵狀上的醫療,所以除了用心理療法外,還會用藥物來醫治徵狀,如會用鎮定劑來舒緩病人緊張的情緒,抗抑鬱藥來治理患上憂鬱症的病者等。由於醫病的方向是針對病徵,所以對於找尋病因,就會著重於分析症狀,和嘗試找出為何病患者會有這些問題,是不是與他以往的經歷有關,環境因素又有多大影響等等。由於這些方法是由外至內,從表面到裏面的探討,所以就會產生目前主流的四大類心理療法,包括精神分析療法、人本主義療法、行為治療和認知療法等。


佛教可說是著重於處理「」的宗教,與西方科學不同的地方,就是對人的心理問題,作一整體性的探討,而不是針對於個別的徵狀。佛教的智慧,著重於基層的探討,修行的經驗証明只要把根本問題解決,其他一切情緒障礙,都會迎刃而解。佛陀認為人所面對的問題,就是對我們的「心」缺乏正確的認識。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心作主宰、作領導的,但是由於我們不了解「心」的本性,在日常生活中,就被那紛亂的「妄心」,負面的情緒所主導,因而產生「煩惱」,嚴重的甚至會引至精神病。佛教對於心的認識,不單在於認知的層面,更著重於實際的修持,真實的經驗,所以走的是自我覺醒的途徑,「直指人心」,從而建立健全的人格,將負面的情緒轉化,培育健康的心理。近年西方的科學,雖然亦有探討「健康心理學 (health psychology)」,但主要是著重於長期病患者的心理研究。最近西方的文獻中,亦有心理學家提及正面情緒 (positive psychology) 的重要,但還是在起步的階段。


佛教對自我的認知,提出自我的覺醒,合乎現時醫療界所提倡的「全人治療」、「全人健康」、「HOLISTIC HEALTH」的觀念,而這亦是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帶領全人類走向健康身心的新方向。佛教的特質,不只是宗教,還是哲學,同時是對治身心的醫學,這就是為什麼人間佛陀有「大醫王」的美譽的原因了。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心 (作者:嘉麗)

原載於2007年5月《普明快訊》


小時候便常聽到心想事成、從心所欲的句語。或者聽長輩說做人要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就得啦!這個人心術不正、心懷不軌,不是好人。這個「心」到底是什麼呢?到了年齡稍大時聽孔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聖人孔子,他六十歲而耳順,七十歲才能從心所欲,不踰矩。我們一般的人又是怎麼一回事?心安理得,心術不正又是怎麼一回事?


「心」曾經困擾我一段時間,而用世俗的理解來說明「心」的意義時,每一個人會有不同的理解或演譯。確實令人做成迷糊及混亂。


至於佛教,對心的形容「心為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三界唯心造」、「一切法(善、惡),心為先導,心為主宰。」等。


「心為惡源」佛教所指被貪、瞋、痴降伏的「心」本質的描述。由於多生多世的習氣(貪、瞋、痴及與煩惱連結的五十一心所)作崇及過往行為 (業與果)牽引,心隨境轉 (喜、惡),動轉不息,不能自制,跟隨無明(煩惱)到處亂跑,被煩惱緊緊?繞逼迫,使我們的心無法平靜,愚痴地執著它們是「我」(五蘊的主人)或「我所」(能支配擁有的權力),造成各種苦惱。無法如實瞭解觀察事物的實相(三法印和四聖諦),而造成生死輪?不息,沉淪苦海。


既然佛說:「三界唯心造」,「一切法(善、惡),心為先導,心為主宰。」我們如何降伏、消除貪、瞋、痴的「心」,做心的主宰,如何降伏心的習性?在佛法的教導及修行方法,首先要有正知正見,依三法印及四聖諦為基礎。其次,要從聞思入戒定慧,這實踐必須克制「心」的意念,令其免於邪惡,止惡行善,奉持戒律。並且要開發「心」的所有善的品德,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在實踐的過程中,當我們的欲望和愛好與戒律有相違時,這時便暴露出不善的心念及掙扎,而要征服我們自己對情緒抗拒及它的誘惑(業和果)時,反覆善變的「心」經常會偽裝著藉口使你瞬息離開正念,使你飽嚐挫敗與迷惑的滋味。當經歷一段長時間的努力忍耐及自我克制功夫,「心」會自然地平靜下來,對身心的每一起心動念,事物的本質(苦、無常、無我),加深進一步的體認。要熄除貪、瞋、痴,捨斷今生與來世,盡除一切不善根。超出輪?的路,雖然是漫漫長路,我們還須屢敗屢戰地與煩惱作戰。如果我們不去努力,我們還有什麼希望?臨終後悔,於事無補。


2007年1月1日 星期一

心 (作者:嘉仁)

原載於2007年1月《普明快訊》



生理上的肉團心,時刻不停地蹦跳,俱思維功能的心也是。


心的基本 — 性格就是:喜歡計度,測量、需索,好思前想後、追憶緬懷,安立預期,以生俱來的污染習氣,如貪欲、嗔恚、愛恨等;再加上後天負面的熏習、感染,說是顆病態的心也不為過。對外境官能的接觸,如眼見耳聞等事,於取像了知後,再經過自心的過濾、分別,而形成了獨家的知見及準則概念,對日後所見所聞,就以自己的知見來加以批判、審視、是主觀的;從而構成自我的中心思想主義很重。


剔除外境的影響,單憑內心的意念思維,很多時也可觸動到情緒的起伏波動,激憤膨湃。它的起因,相信就是這些日常的喜惡東西被誇張放大了,在時日積聚下,形成了潛藏在內心的力量,於適時遇緣而爆發。即時,或許會做出些連自己也覺迷悟“不知”的事,這也是迷惑的心可怖之處。


多數人會認同「我的心」是萬事的主導者,能駕馭一切,是否如此?心、情緒、環境等,似乎是互為影響,關係密切,在慣於避苦的執見下,對事物的遷流變異,不能接受,不認識箇中實相,如實知之,結果,在身心互動下,產生了無限的身心痛苦煩惱。


心既被三毒所蓋,而佛家稱之三無漏學的——戒定慧,正好恰當地對治內心的三毒:貪的淡薄,可偏離渴愛;嗔的覺知,可伏情緒反應;痴的理解,當可了知事理,明解真相。若能對三學的不斷修習實踐,本是塵垢不淨的心,也會變得淨化的清明心、離欲心、以及無礙自在的心,而所面對的,縱使跟以往同是一樣的事物,但內心的反應,已沒有像從前的波動、惊恐、迷惘。因此,此刻,心的所依,就是覺知,心的處地,就只有當下,是如實的,活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