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佛教與現實生活(作者:果通法師)

一、前言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降生在人間,所度脫的對象,雖然含攝六道群靈,但度化的主體却是「人」,並且是當時現實社會所有的人。這樣看來,佛的教化,並不脫離現實生活的,不是教人離群索居的。何況當時出家人都是托鉢乞食,乞食的對象,是所有的在家人。實際上托鉢乞食,就是教化行為的一部份。例如出家人接受了人家的供養,就應該說法演教,如果所說的法都是教人脫離現實生活,使人家夫妻離婚,父子反目,太太不做飯,兒子不念書的話,各位想想人家還會熱心供養嗎?

  然而佛教傳到中國,由於社會背景的緣故,先是局限於宮廷貴族,繼而大夫知識階層,再進一步轉入山林佛教。雖然有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但佛教和社會現實生活,始終都沒有做到融洽無間的地步。這是甚麼原因?這是誰的責任?現在試舉兩個實例,請大家深思。

  其一:有的父母是虔誠的佛教徒,對佛法也有相當研究,而他們的子女却偏往耶穌教堂裏跑,問題那裏呢?

  其二:如果有對夫婦是虔誠的佛教徒,恭敬供養三寶,他們的子女受父母的感召,信受佛法。但一旦提出要求出家為僧,這對夫婦是不是會歡喜讚嘆呢?恐怕少之又少吧!甚至有的立即轉變態度,仇視佛教,憎恨和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沒有矛盾呢?

  為此,本文要討論的是「佛教與現實生活」,然而要瞭解佛教與現實生活的關係,必先了解人類的現實生活。

二、現實生活

  說到人類的現實生活,大可分為兩部份,一是物質的,二是精神的。人類要求生存和保護自己,要吃飯,要穿衣,要住房屋,要交通,要面對人與人的關係,要交涉和執行種種事務,這些都是屬於物質範圍。精神方面,可分成欲望和情緒。在「欲」的方面,須求美色、形相、儀態、好聲、細柔潤滑、想、量。在「情」的方面,因為欲望需求,不免有得失好惡的情緒波動,所以一天到晩,一年到頭,從生到死,都在喜、怒、哀、懼、愛、惡、欲中過日子。被貪、瞋、痴所支配。雖也有理智的出現,但終不免被物欲所淹沒。

  我們知道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美好的食物,吃飽了再吃就沒有味了;美好的衣服舊了,就不美了;住的房子坐的車都有同樣感覺。況且人心也是無常、任何美好的,過一段時間,就覺得乏味了。對事物有無常、空的感覺,自己和周圍的人,有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的感受,這些感受,都是苦的。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無常、空、苦的大悲劇。

  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絕對不會教我們欺騙自己,逃避現實。而是教我們認識現實,面對現實。

三、佛的基本理論

1)佛陀體會到的宇宙真理,是「因緣生法」——那就是說宇宙一切,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宰的個體,所以稱它為「空」,正因為一切萬象本自性空,所以是絕對平等。這是佛教最基本的真理,不管你信不信佛教,這個真理,是不能否定的。佛教的教義,也就是從這裏為出發點。正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所以一切現,都是假相。

2)諸行無常 — 如水中泡時聚時散。有情生物隨着自己所造的業,流轉不息,自己作不得主。這種情形被佛陀稱「苦苦」、「懷苦」、「行苦」。因為隨業流轉,把握不住,所以一切分別都是不正確的。

3)諸法無我 — 這個「我」是分別相,它不過是隨業流轉的,一個苦的集合。它是由四大假合的色、受、想、行、識「五陰」合集而成的。在時間上看,它是個連續體,在空間上看,它是個幾十種原素的和合體。從任何角度,都找不到一個實在的「我」,既沒有一個「我」,也沒有一個「你」,也沒有一個「他」的自性存在,都是受報苦集。

  講到這裏,恐怕有人感到懊喪,心裏想:「不信佛教還有個『我』,信了佛教連『我』都沒有了,豈不是划不來?」其實這個是真理,信不信佛教都是一樣。不過信佛教能了解它,不信佛不知它而已。佛陀是大醫王,他告訴了我們真理之所在——因緣生法本性空寂。又告訴我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現象;又告訴我們眾生妄自執我的病源;更告訴我們,滅除業因,趨入佛道的根本方法,就是徹底了悟「無我」的道理。

4)涅槃寂靜 — 滅道 — 意即出世解脫,永離輪迴的痛苦。然而要出世解脫,我們又應持何種方法與態度呢?

四、大乘佛教人生觀
   
  「三法印」和「四聖諦法」,是佛早期講的,當時的聲聞比丘,都紛紛厭離世間,趨入涅槃,我們稱他們為小乘行人。這樣不是佛陀的本懷,佛陀希望我們在行持上要做到:

1)藉假修真、自淨其意 — 這也就是說,我們學佛要憑藉世間虛妄假相,觀照如實的真理,再簡單一點說,就是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宇宙真理。無論外境怎樣污濁,要自己時常清淨本身意念,清除煩惱。當自身意境和所體認的真空理境,達成一致的時候,也就是入道境地,這是思想上的修行。

2)另一方面,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積極作善行、斷絕一切惡行。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前者是守戒律,後者就是行六度。二者都是在現實生活中行為上的修行。祇有在現實生活中修行,才是真修行。各位請看,大乘佛教的佛像,都是坐或立在一支帶莖的蓮花上,那就表蓮花的根仍在污泥裏面的,宋朝時代有位周敦頤,他曾經讚歎蓮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就是這個意思。話得說回來,理論雖然這樣,但實地面對這競爭激烈的現實生活,要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他人呢?那就是:

3)隨順眾生 — 所謂隨順眾生,並不是怎樣隨波逐流,跟着眾生走,而是要我們以柔和的態度、堅強的意志與一切眾生相處。具體一點說,也是菩薩行中的四攝法門: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4)而在處世方面,佛陀希望我們持有下列態度:第一要心情平靜,逆來順受,不生煩惱心。第二要隨遇而安,不要怨天尤人。第三要向前生的果報負責,不必希求逃避。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遇到別人對我迫害,或遭遇到惡劣的境遇,我就應該退一步想:這是我前生所造作的惡因,今生應得的果報,我應負責報償,能作如是觀,反而覺得心好過點。第四要創造未來的因,雖然明明知我現在所作的善行,不可能得到報償,或是受到相反效果,但我也不要灰心,這不是由那個度看的;而是為我自己的福田耕作施肥。如此態度,就不會常常感嘆:「好人做不得,好心沒好報了。」第五要慈悲相待,無論對方如何可惡,都要悲憫他的愚痴,不生瞋恨心,也不可生慢心。因為瞋、慢心一起,在八識田中,就種下了惡種子。

五、結語

  以上所說是一些淺顯的說明,也還都是原則性的,未必適合於個別事例,但是如果能依此原則,處理現實生活,就不會感到矛盾痛苦了。

返回《普明文存》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