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緣起、空、假、中道是中觀學最重要的觀念, 試闡釋四者相互的關係。 如何區分中觀學的中道和天台宗的中道?(方小玲)


2017年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

A.  緣起的定義
緣起在《雜阿含經》的定義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細說則分為十二緣起支。緣起可以說是貫穿整個佛學的中心思想。佛教認為世間上萬事萬物,無不依賴眾多條件配合才能成立而生起,因緣和合而成之現象。若條件離散,事物亦隨之而敗滅。這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生起還滅的法則。正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每一階段的前後都有它必然的因果關係。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P.357說:「緣起,佛教最基本的觀念,顯示佛教對生命,存在的基本看法。宇宙萬法,包括物質方面的外境與精神方面的心識,都是由條件或原因的集合而生起,缘集則成,缘去則滅。存在的四相,即生、住、異、滅,實表示與缘的關係的過程。由於諸法是緣起,因而沒有獨立的自性,不能決定自己的存在,而要由諸缘決定,故其本性是空,即性空。所空的,是獨立的自性。故緣起即性空,缘起分析地卽能導致性空,二者指涉相同的義理,是一體二面的說法。緣起是就存在成為現象說,它在有的層面有一定的影響力,性空則就存在的本性說」。

B.  空的定義  
       由因緣和合而有,是不實在,本質是空性。龍樹的空是空復亦空,離有離無。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P.337說:「空,表示萬法都由因緣和合而生起,並無固定的實體、自性的意思,與緣起是同義語。Sunya作為梵語複合詞的最後部份,是「…….,是沒有的」之意,它有一個「沒有」的、否定的對象,表示某些東西(自體、自性)的非存在狀態,而非純然虛無之意。這個否定的意思很重要。「空」否定事物的實體性,否定構成自我與世界的恒存的永久的實體,亦否定持這種見解的說法。........ 空是空却對實體的執著,這是順著諸法因緣生而來的;空本身,絕不是一實體,由此而生萬法。《中論》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即表示無實體義,才成就缘生義,缘生義得成,才成就一切緣起法。故「空」是抒義的,即抒發缘生的義理,絕無任何實體的意思。作為道理看,空是最高的絕對的真理,是寂滅相,是真如,是般若智慧所把握者,所謂一切皆空的空理。.......... 空,有所謂人空與法空之分,人空又名生空、我空,即人間自己並無實體、自我之意;法空是一切存在都是因緣生,並無決定其存在的實性。故一面說性空,另一面說緣起,都是說同樣的東西,只是就不同面來說而已。」    

C.  假的定義
假有權宜、假立、假設的意思。世間萬事萬物因緣和合,由眾多條件配合生起成為現象,這現象是有的,但只是因為緣起而有,所以是假有。因空不可言詮,所以以假名作權宜、假立、假設之作用。

D.  中道的定義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p.68說:「中是指取其中之意,但此中並不是指介乎兩個極端的中間,……而是有一超越的意思。這可從空假中偈中的「空亦是假名」一意中見到。空亦是假名, 故空亦是空。龍樹提出這點的用意殆是,他說一切因緣生法是空無自性,但又防人執著於空,以為有一個空自體,因而說空亦是假名,亦是空。這是超越以致破除對空的執著的說法。」
中道是不著二邊,一邊是有,因緣起而產生的現象,這是假有; 另一邊空是眾多條件配合,因緣起而有的,但是不實在,本質是空性。
 世間一切萬事萬物,以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都是緣起而有,但本質是空。假名是緣起的有,因緣起而產生的現象,這是假有,中道是不著二邊,不執著有和空便是中道。例如般若經常說非有非無;龍樹的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又如心經說: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全都是相對的關係,能夠把握,不攀緣,不落二邊,才是完整空的概念 ,也即是中道。
中,非一般人所認識的位置處於兩者平面之中間。於中觀學上,中有超越有(有即緣起有,所以是假有, 這是現象非本質。)、空(空是不實在,無自性,依賴眾多條件配合才能成立而生起,本質是空性。) 因緣起而現象上有二邊的意思, 意思是中不與二邊同一層面,而是更上一層的境界,所以有中道之意。中道是不著二邊。中觀可以說是中道之觀察觀照。中觀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行。

E.   空、假、中
中觀和天台宗都以龍樹的《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的第一頌來演繹空、假、中,因此頌包含空、假、中 和緣起之佛教核心思想。照一般傳統的解讀:眾因緣生法 ,即緣起法,即此故彼 (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由眾多條件因緣和合而成之現象。)我說即是空,緣起法便是空;亦為是假名,即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即中道。所以空、假、中都是同一層面之上去解釋緣起法。空、假、中三者等同,意義相同,近代人有新的「中道」演繹,認為「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應該是譯作「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是假名」。假名是用於解釋空, 假名即是有,緣起而有,空也即是假名,離開不執著「空」和「有」謂之「中道」。所以空、假、中不是同一層面。空假中偈在梵文原稿與鳩摩羅什的翻譯在文法上並不相同,前者梵文原偈空假中三個概念並不是處於平行位置,天台宗是根據鳩摩羅什的漢譯將空、假、中平排而立去解釋緣起法,引伸後來有三諦:(空諦、假諦、中諦)之說法。中觀有二諦(世俗諦、第一義諦)

F.  中觀緣起、空、假、中道四者相互的關係
照傳統的解讀,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緣起法即是空(空即是無自性,無自性故空。因為世間萬事萬物皆是因緣和合而有,是緣起法,所以是空,因為空,所以無自性,不實在。所以空是無自性。亦為是假名:緣起法與空都是假名而已,因空不可言詮,所以以假名作權宜、假立、假設之作用。以假名形容空,即是空也是假名而已,無自性,不實在,故不可執。假名也是緣起法, 也是空。空故無自性,只是假名而已,雖然覺得萬事萬物是有,但其本質是空。亦是中道義:中道是不執有(假名是緣起的有)和空便是中道。空、假、中 三個觀念互相聯繫,不可分拆但涵義有別,空是指萬事萬物的本質;假是緣起而有的現象界的狀態,感官接觸到的事物;中是關乎於實踐方面,實踐佛教真理之空性,有、空皆不可執。 

   派別
綱目
中觀
天台宗
始創者
龍樹菩薩,大乘佛教論師,大約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
隋智顗大師,世稱智者大師生於荊州華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潛江)(538—597)
背景
    中觀是印度佛教大乘三系之一。中觀以龍樹所撰寫的主要著作《中觀論》的名稱為名。其思想根源於《雜阿含經》的緣起中道
龍樹運用了早期佛教的緣起論來說明所有概念都是相對(也就是說互相依存 ),這些概念都不能被視作真實,與大乘佛教《般若經》的思想,《般若經》的主要內容是蕩相遣執的法空思想,即著力破除部派論師對法的執著,顯示萬事萬物皆無自性,虛妄不實,破除眾生對現象界覺得是真實的想法,因為世間是無常,不停相續變化。《般若經》的思考方式:
1.          雙邊否定,雙遣/雙非
即是非有非無。例如《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龍樹在《中論》八不歸敬偈頌:「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論證解釋緣起法、空思想,八不也是相對性的觀念或二元分別或二元對立,(即是兩邊對立)。雙邊否定,便成空。《般若經》完整空的觀念是包括空與不空,二邊一齊觀察。
2.          即非觀念
在《金剛經》中,有一個常見的形式,便是「所謂……即非……是名」的三句論式,例如「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即非是直接當下否定。這種表達方式當中涉及語言概念幾個層次,即非是對第一句自性的否定,一個眾緣和合而成的現象,非真實,本質空性,以假名安立名字。這是空的狀態。
3.          空空觀念
空,這個真理不能夠執著,不能將空作為外在真實的實體或外境或概念,都要否定它。龍樹繼《般若經》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到空亦是假名的論說。
天台宗是八大宗教之一。天台宗與禪宗、華嚴宗都是由中國本土佛教論師在中國開創。開創者智顗大師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又自稱為圓教。(圓是指其理論最圓滿、最終極、圓融、周遍)。天台宗的最大特色在於「教觀雙美,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將兩者發揮到極致並圓融一體。
        由於傳承的關係,智顗大師早期都是不離中觀般若的說法,以《大智度論作為修行,因為慧文禪師、慧思禪師都是以中觀作為修行。智顗的著作為天台宗宗義的根據。他在《摩訶止觀》中,將龍樹《中論》歸納為「空、假、中」三諦,提出次第三觀(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作為修行方法,而終歸於圓頓止觀。

依據經典
龍樹寫作了一系列中觀書籍,如《中論》《十二門論》、《迴諍論》、《大智度論》等,其弟子提婆也寫作《百論》,完備了中觀思想,
所依據的經典研習分三期:
前期:《般若經》、《大智度論》等
中期:《涅槃經》、《妙法蓮華經》等
後期:《維摩詰經》等
智顗大師重要的著作:
《法華玄義》、《摩訶止觀》、《四教義》、《維摩詰經玄疏》
傳承
龍樹、提婆
龍樹、慧文禪師、慧思禪師、智顗大師
根據印度大乘三系的思想
中觀屬空宗
天台宗有真常系,如來藏之說法
思想理論
中觀的重要思想慨念是緣起中道,一切為是假名,名字概念以教化施設的假名而已,「空」亦是假名,不能作為對象而被執持的。一切法都有著緣起緣生的法則
1.      緣起性空為主
2.      空、假、中
3.      龍樹在《中論》八不歸敬偈頌: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論證解釋緣起法、空思想。以上四對都是相對性的概念或二元分別或二元對立,也就是一般人認識事物都有的相對性觀念,概念。八不的目的是去除眾生對事物有相對性、二元對立不對之處的概念。
1.      如前所說,由於傳承的關係,智顗大師早期都是不離中觀般若的說法,以大智度論作為修行,但到了後期, 智顗大師不認同中觀思想,感覺到中觀之緣起性空、「有」、「空」之相對而言,中道偏向於空性因為空性的狀態是靜態,涅槃、寂滅、寂靜都是靜態。對於方便宏法,智顗有進於龍樹之處教理。智顗大師提出佛性,(佛性是成佛的可能性) 佛性是觀照的主体,如《般若經》的般若智,去觀照萬事萬物皆為緣起空的客觀外境,這便成為了動態,有活力有作用的狀態。佛性顯現是主體,未顯現則稱為如來藏。佛性、如來藏顯現便成佛。但這個佛性並非實性,因為佛性是觀照的主体,它也會變,是不實在,只是心的能力。
2.      天台宗其中一個修行方法是背反思想, 即是將相對 或有矛盾的概念作一個背反或超越修行 。他將二個極端相對的觀念等同,例如:清淨污染、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淫怒痴即解脫,二者無分別,同等重要 因為圓具足一切法,心是包涵一切,既然具足一切法,兩者都有才是具足一切法 ,二者都存在,不可缺一,例如空/不空。甚至將矛盾相對二者的隔膜消除打破,包容才是是具足一切法。天台宗的背反思想與原始佛教之除煩惱得解脫;般若係之雙邊否定,不執著,都大大不同。所以天台宗有所謂斷/不斷斷的說法,第一個斷是斷除煩惱,貪嗔癡等等; 第二個斷是解脫,斷除煩惱,不再生死輪迴。整個意思即是不需斷除煩惱也可解脫,這是需要修行的。
3.      龍樹空假中偈影響天台宗有三觀三諦的思想。天台智顗大師在《摩訶止觀》說:「觀有三。從假入空,名二諦觀; 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中道第一義諦者,前觀假空,是空生死;後觀空空,是空涅槃。雙遮二邊,是名二空觀。為方便道,得會中道。故言心心寂滅,流入薩婆若海。又初觀用空,後觀用假,是為雙存方便。入中道時,能相照二諦。。」
4.      天台宗的判教(1):五時(2)八教(3)、其它某些思想理論如:一念三千(4)。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立一心三觀(5)。圓融三諦(6)性具善惡,三種止觀的著作等。

4.      四門入實相:
《中論》(觀法品第十八)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中觀以複雜的思考方法,一層層的思維進入諸法實相。
第一:是實,一般人的看法都是真實,即世俗諦,即有);
第二:是不實( 否定實的概念,因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緣起而生,即空)
第三:亦實亦不實( 亦實是有; 不實是空 ,所以這是中道;
第四 :非實,非非實( 非實是空 非非實是有)
中觀將第三的亦實亦不實綜合並肯定了第一第二有和空的說法。第四句是否定第三句,以防止眾生肯定空、有,便執著而有住,有執著便會產生偏見和煩惱,所以中觀再以反面的方式再否定一次。非實非非實是一個否定的狀態,也即是非空非有,這便是般若中道,諸法實相。

5.      天台宗的四門是四種思考層面或觀照層面,來自《中論》:「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 ,是名諸佛法。.
第一:這即是有門,就羅輯來說有門是肯定,是正;
第二:空門,就羅輯來說空門是否定,是反;
第三:亦有亦空門、 就羅輯來說亦有亦空門是同時肯定,是綜合;
第四 :非有非空門。 就羅輯來說,非有非空門是同時否定,是超越。


龍樹有二諦的說法。從《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中可以見到:「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世俗諦可以說是現象界、經驗界的真理,例如無常、苦、無我、因緣因果等真實道理。第一義諦是指「空性」之理。諸法實相 。

天台宗有三諦說法:空諦、假諦、中諦。

空、假、中於二諦之分類,在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p.71:「若以空假中配二諦,則假名自然相當於世俗諦,因假名即表示言說之意。空與中相當於第一義諦。空表示諸法的本質,這自是最後的、究極的層面。中道雖不同於空,但它到底是空義之所涵。離有離無、空亦是假名,都是空的意思。
龍樹的中道的義理是空亦復空和離有離無; 並謂這些義理都是空意的補充, 並沒有特別把中道提出來,別於空而成為一中諦之意。

中道是緣起性空,不著二邊,一邊是有,因緣起而產生的現象,這是假有; 另一邊空是眾多條件配合,因緣起而有的,但是不實在,本質是空性。
假名是世俗諦;空是真諦,不著二邊,便能呈現中道的狀態
天台宗把空、假、中平排而立去形容緣起法,特別重視中道,設立為中諦,而且視之為空、假二諦的綜合。天台宗以空、假、中偈作為區分三諦的線索,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p.364:「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空」是說真諦;「亦為是假名」,是說俗諦;「亦是中道義」是說中道第一義諦。天台宗將中道加上佛性,稱為中道佛性/佛性中道。佛性(佛性是成佛的可能性)有三義1.常住性,非實體,只是精神性狀態或主體性,是心的能力,講的是法身;2.具足性例如一念三千;3.工用性,佛性是有動態的。
中道是緣起性空,不著二邊。這是屬於理論,是客觀外在的真理;佛性是心,是法性心,清淨心是,將客觀的中道和心的主體等同,背反思想,即是將相對或有矛盾的概念融合在一起,主客兼容,就如清淨污染。

中觀注重實踐方向,中觀透過二諦(世俗諦、第一義諦/勝義諦)作為修行實踐空性。世俗諦可以說是世間現象界、經驗界的真理,例如無常、苦、無我、因緣因果等真實道理。第一義諦是指最究竟最殊勝超越「空性」之理,諸法實相。
二諦不能分開,如果要證入空性,勝義諦,必須依靠,透過現實世界之修行地。證入空性也不離捨世俗諦因為自利利他,弘揚佛法,助人解脫。所以中觀是積極的。
天台宗的教觀雙美,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







結論
中觀之中道思想與般若一致,都是超越,不執空有二邊而呈現中道的狀態。天台宗將圓的思想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將中道加上佛性,保留中道的意義外,還加上了佛性,這個心的能力是觀照的主體,它不是實體而是有動態,是緣起的,是會變遷的。天台宗重視教觀,教是理論、觀是實踐,尤其以止觀為主。

中論與天台宗讀後感想

我感覺到大開眼界,對天台宗增加了較深刻的認識。教觀雙運,五花八門,尤其在實踐修行方面都是十分精彩。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一念無明法性心都是我難忘的。
無庸置疑,中觀與天台宗都是大乘佛教,修行四攝六度、戒定慧、八正道等,自利利他,行菩薩道。

註:
1.        天台宗有五時八教之判教:判教,簡單來說是將佛教分類,使其處於適當的位置,直至最究竟的說法。
2.        「五時」,指的是釋尊說法之順序,分為華嚴、鹿苑(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
3.        「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稱為天台八教。
化儀四教:佛陀教導眾生之方式:頓教、漸教、祕密教與不定教等四種。
化法四教:所謂「化法四教」,指的是佛陀教化眾生之教法。內容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等四種。藏教、通教以性空為主;別教、圓教以中道為主。
4.        一念三千:已修心為主,一念心包涵世界一切法,具足三大千世界眾生之狀態,外境但必須透過心力的鍛練實踐以達致所想的境界。
5.        一心三觀: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p.378說:「天台宗的一種觀想法,同一的心靈,可以同時表現空觀、假觀、中觀的三種觀法。空觀是觀一切法本性空;假觀是觀一切法惟是緣起假名;中觀是觀一切法非空非假,即此即是真實。空假中三諦互相融合,同時成立,每一諦皆同時兼具其他二諦。
6.        圓融三諦:空、假、中三諦互相融合,同時成立,每一諦皆同時兼具其他二諦。圓融三諦與 一心三觀同是天台中的重要觀念,而且是一理的兩面說法;一心三觀是就主體一面說,圓融三諦是就客體一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