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如何分辨大乘與小乘的經典?《佛說無常經》講及很多根本的修行道理,如三十七道品、四聖諦等,你會覺得此經似小乘經典嗎?(學員:黎志傑)


2017年第五屆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

甲、大乘與小乘的分宗,可從教典及修持兩方面討論:

(1)教典方面

根據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說明佛教聖典的成立,分為三個時期:「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佛法」三類。

「佛法」:釋迦牟尼的第一年夏天,尊者摩訶迦葉發起,在王舍城外的七葉岩召開結集聖典的大會。其後,佛滅百年,為了戒行的見地不同,又在毘舍離召開第二次結集大會。透過兩次結集所集成的原始聖典,有經()與律二者,即義理(定慧修持)與戒行的,近於現存的四部《阿含經》及《波羅提木叉戒經》。這經藏()、律藏兩者,都一致認為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西元前一世紀,開始有書寫的文字記錄,這是佛教的初期聖典。其後,各部派佛教的學者都紛紛對佛陀的教法加以解釋發揮,寫成各種阿毗達磨論書。阿毗達磨,義譯為「無比法、對法」;原意是對應佛陀教法,加以解釋說明的一種法門,後來成為論典的總稱。這經、律、論三藏,依天台宗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的分類,應判別為屬於第二阿含時(鹿苑時)、藏教、漸教的小乘

「大乘佛法」:西元前一世紀,次第傳出數量眾多的宣說「佛果莊嚴,菩薩大行」的大乘教典,如《般若經》、《華嚴經》、《大寶積經》等。大乘經的體裁,因襲了初期集成的《阿含經》的形式,從「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起,是看作佛所說的。部分的傳統佛教者指斥這些菩薩行的大乘經典,是「非佛所說」的。也許由於傳統佛教的「大乘非佛說」,菩薩行者也就相對的,指傳統佛教為小乘。這種相互指斥的情勢,一直延續下來。根據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對於大乘經,古人以為出於釋尊的時代,這種見解,是不能為近代學者所接受的。明明是存在於現實時空中的印度佛教文化,郤沒有留下集出者的名字,也沒有說到集出的時間與地區。所以研究這一論題──「大乘經」到底在那裏結集(從何而來)?由誰傳承而來?是不能存有明確考定的想法。故此,想從教典成立的先後次序方面討論如何分辨大乘與小乘的經典,是困難重重的;也非筆者能於這篇文章所能解決的。故此,筆者打算再次以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分類作為總結:將大乘經分為第一華嚴時的華嚴經,第三方等時的阿彌陀經、維摩經,第四般若時的般若經,第五法華涅槃時的法華經、涅槃經。在此則轉入從修持、內容方面討論大乘與小乘的分宗。

(2)修持、內容方面

大乘與小乘雖然分宗,但大乘亦與被判別為小乘的四部《阿含經》淵源甚深;大乘學者同樣的尊重《阿含經》。如「空宗」的龍樹菩薩,深入《阿含經》,作《中論》等發揮中道的緣起性空;肯定的說法空是《阿含經》本義,即緣起法的深義。又如「有宗」最重要的論典《瑜伽師地論》的攝事分,則更是雜阿含經的本母:本母即順着經典來申明經的要點,以貫通經旨的論釋;換句話說,「有宗」的《瑜伽師地論》的攝事分就是解說《雜阿含經》宗要部分的釋論。由此可知,大乘與小乘雖然分宗,但其經典的內容郤非截然不同,反而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小乘佛法」:初期佛教聖典(小乘)的內容,源自佛的自證及佛陀四十五年不斷說法,弟子依各自的能力「受持」後,編為簡略的文句予以「傳誦」。聖典包含佛陀的「言教」──教法、律制──與他的「身教」。佛前,乃至佛後,佛弟子依教奉行,內自證後,以悟入正法而實現生死的解脫為宗。「聲聞」,是聽聞佛法聲而修行的,為佛弟子的通名。聲聞眾為了無限生死的苦迫,覺了生死的根源是無明、貪愛,依中道行去修持,即能向於正覺,到達生死解脫。小乘佛法,著重於初轉法輪度五比丘的四聖諦,屬於「發出離心,修己利行,求成阿羅漢」的小乘。四聖諦是佛法綱宗:苦與集,是生死苦迫的因果事實;滅是苦集的息滅;道是滅苦集的道。在四聖諦中,佛法只是解脫生死苦而歸於涅槃的寂滅;佛弟子在佛法中修持,以解脫生死,證入涅槃為最高理想。佛以求成「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目的;與聲聞弟子們以證入涅槃為目的,似乎有些不同。聲聞弟子證果時,略分四級:()須陀洹預流果。()斯陀含一來。()阿那含不還。()阿羅漢。

「大佛法」:本來,佛也是稱為阿羅漢的,但聲聞弟子而得阿羅漢的,沒有佛那樣的究竟,佛與比丘僧間的距離,漸漸的遠了;釋迦牟尼佛就是因為看到眾生有老病死苦及各種災難,為了解救在苦難中的眾生,所以捨身發願出家修行,尋求方法救濟眾生,最後究竟成佛。最後出現了形容佛陀無比偉大的觀念「佛身常在」:究竟圓滿常在的佛陀觀。其次,西元前一世紀,有稱為大方廣或大乘者興起,出現「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求成無上菩提,以成佛為最高理想」的菩薩行者。菩薩,義譯為「覺有情」,以發菩提心(),修六度等菩薩行(),圓成佛果為宗。從菩薩的發心,到無限的精進修行,以至誓願力與忘我利他的行為,具體地描繪出一幅菩薩道的莊嚴歷程。以「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相比較,菩薩道(大乘)側重於利益有情的事業,是急於為眾而不是急於為己的,是自利利他的:以慈悲為本,從利他中完成自利,所謂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一般而言,聲聞(小乘)急於為己、菩薩(大乘)重於為人。菩薩行者之所以呵責聲聞佛法為小乘,除了上文所述的相互指斥的情勢;主要針對的還是小乘的苦行、隱遁、獨善的傾向。

乙、《佛說無常經》是否小經典?可從《四弘誓願》、《三十七助道品》及《四聖諦》三方面討論

(1)《四弘誓願》
《佛說無常經》一開始啟請佛寶的「常起弘誓大悲心,為濟有情生死流,令得涅槃安隱處。三句就是說大乘佛法中的四弘誓願的。根據聖嚴法師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成就三世一切諸佛之菩提通願,即是發菩提心,是對學佛之人行菩薩道的最高指導原則。四弘誓願的出典,主要出自《菩薩瓔珞本業經》,教導一切學佛之人,如要發心成佛,得經過菩薩的階段,發菩薩心,即是發菩薩願,所以,發菩提心就是發行菩薩道的願心。一切諸佛都須發的願,即四弘誓願。而一切學佛的人,都要發心成為菩薩;如果不先成為菩薩,要成佛是不可能的,這是大乘佛教的特色。又因為四弘誓願是初發心菩薩的必要條件,所以,四弘誓願是四個成佛的基本條件。學佛,必定要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前三句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句圓滿,則四句皆圓滿。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1.「眾生無邊誓願度」,要使不同的眾生都信佛,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修行佛法而開悟解脫,就是度眾生。2.「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是集合我們過去善業和惡業所造成的,因為有煩惱,就要斷煩惱。要減少煩惱,就要精進努力修行,用種種方法上求解脫之道,例如六波羅蜜、戒定慧等。3.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不是指同時用很多法門,如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乃是因應不同的煩惱,用不同的方法對治。也是指因應不同根器的眾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導。

設問:一個人的體力、智慧力、財力,都是有限的,而眾生無邊,怎麼可能度盡呢?
答:自己力量有限,就度有限的眾生;力量越大,度的眾生越多、範圍越廣。因此,為廣度不同的眾生,就用不同的方法以適應他們,便需要修行佛法越多。聖嚴法師更肯定地說,一生之中度不盡眾生,一生之中也斷不盡煩惱,也不可能在一生之中學完所有的法門,而是要經過無量刧,一生又一生,盡未來際到成佛為止,繼續不斷的勤學。即使是世間的學問,在有生之年尚無法學盡,何況佛法呢?

(2)《三十七助道品》
《佛說無常經》的歸依法寶所說的妙法藏就是「三四二五理圓明,七八能開四諦門」兩句,這指的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和四聖諦。「三四」就是有三個四的法門: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二五」就是二個五:五根、五力。「七八」就是七覺支、八正道。「四諦門」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聖諦。根據聖嚴法師的《三十七道品講記》,原則上,三十七助道品屬於聲聞法(小乘),是佛法的基礎修行方法,是次第漸修法門而非頓悟法門,若能依此三十七助道品循序修習有成,即可獲得解脫。

傳統的四念處是從修定而修智慧,那是一種「觀」的方法;是指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的四種觀行方法。與這四種觀法知見相反的是四種顛倒見:身體為愛、覺受為樂、心念為「我」、現象為實。這四種顛倒見會障礙解脫,但修持四念處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煩惱,增長智慧,因而能夠修正這些顛倒見。當我們了解身體其實是不清淨的,就不會執著愛戀它;當我們了解感官的樂終究只會帶來苦,就不會欲望填胸;當我們了解心只是一連串流逝的念頭,就不會將「我」看作恆常實有;當我們了解所有的現象都是無我的,就不會那麼患得患失了。

四正勤就是四種正確的勤勞和精進,在修四念處觀的時候,必須要袪除懈怠心和放逸心,離開五種煩惱心(五蓋)。要如何袪除懈怠心和放逸心呢?就是要用四正勤;因為修行襌觀法、襌定法時,必須以精進心來離懈怠、五蓋,否則懈怠一產生,五種煩惱心(五蓋)馬上出現,襌觀便不會成功。四正勤只有四句話:「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修行佛法,就是斷惡而生善。那麼,善是甚麼?惡又是甚麼?有必要加以說明。所謂善,就是十善法、十善業道;所謂惡,就是十不善法、十不善業道。十善業道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十種。十善業道的相反,就是十不善業道。所以,知道這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不好的袪除,好的繼續成長,這就是四正勤。

四如意足就是欲如意足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慧如意足。欲如意足就是欲求、願欲,先起希望得到襌定的欲求(欲得襌定),增強渴望斷除煩惱的希求,成就如意足。進如意足就是勇猛精勤而不止息,以精進策勵之力得到襌定;念如意足就是心念專注,住於正理,以守心攝心得襌定;慧如意足就是觀照、擇法,心不散亂,以智慧、思惟來省視觀察得襌定。若聖弟子成就欲如意足,即能遠離五欲、惡與不善之法,就能夠斷除欲貪,進而出離生死,乃至趨於寂、不著一法,以至於究竟斷愛。愛既斷已,則此欲心亦息。進而修行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慧如意足,透過對善法的樂欲,生起勤行不息的精進,並攝心專一,得心一境。若聖弟子修此殊勝之行,能增強斷除煩惱的力量,當這些力量生起之後,一切的善法願欲都能得到滿足,成就如意足。與成就欲如意足相似,成就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慧如意足,即能遠離五欲、惡與不善之法,就能夠斷除欲貪,進而出離生死,乃至趨於寂、不著一法,以至於究竟斷愛。愛既滅盡,則「進」、「念」、「慧」亦息。

「三十七助道品」中,四念處是修智慧,四正勤是修正精進;精進能使智慧增長,再進一步,
進、念、慧四如意足,攝心於定達到定慧等持。佛陀以四如意足教導弟子趣向寂滅之法,行者先在心中對善法生起堅定之欲求,因此勇猛精進,專注深入。透過專一的殊勝心行,
持續不斷地用功,便能斷除一切煩惱,令一切善法皆能如意滿足,趨向寂滅之道。

五根就是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根就是會引發一切功德的根源,引發所有善法的根源,包括福德、智慧、神通、定慧這一切一切,它的根就是這五根。根就是發源的地方,它叫原動力。信根,它的建立初步來自於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加上如實觀察而生起信心,但最後必是透過真修實證而確定,同時成就四無畏。所以,信根就是信心堅固,成就四不壊淨。所謂四不壊淨就是建立起了對佛、法、僧、戒的堅強信心,不是一般所謂信仰層面的信。
進根,是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不懈怠,即四正勤。念根,是於正法記憶不忘,時時處處修四念處,是去正念身、受、心、法:身念處,念身不淨、無常,觀察自己的呼吸;受念處,觀察全身的覺受;心念處,觀察心理的狀態,察心的內涵;法念處,觀法無我。定根,有了念根才有辦法修定根,這是修定的一個次第。定根就是時時刻刻念茲在茲,讓我們的心跟這個境界心境合一了,心一境性了,叫做定;使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失(攝心不散亂,制心於一境),即四如意足。 慧根,就是去觀察身心世界,一切一切都是無常無我、緣起如幻,了知如實的真理,那麼這樣子才會產生智慧。

五力,就是由五根的根深柢固而產生出力量,有降服煩惱、破惡成善的力量;有五根才有五力。

七覺支,這是用功的一種方法、過程,從因到果,是用七種方法來使這念心保持定力、智慧。用七覺支測驗自己、返照自己,來除去心中的昏沈、浮動,使心平靜、調適 調適好了,就能進一步修習八正道。七覺支就是擇法覺支、念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擇法覺支就是揀擇、選擇;是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揀擇正法,開始修行。念覺支就是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一心。將念頭靠到佛號、經文、咒上面,念念不斷、念念分明、達到正念 (沒有能念、沒有所念),最後由有念歸於無念。念覺支就是使這念心定慧等持(留心自己的智慧和襌定是同樣的重要),時時刻刻保持正念、保持無念。精進覺支就是精勤地貫徹真實的正法,專心精進不懈怠,依四正勤為著力點。喜覺支就是心與正法的道理相應,而產生法喜法悅;雖然法喜法悅,但心不執著、不貪愛這種喜悅。輕安覺支就是由得到法喜法悅而得除去身心的粗重,進而身、心感覺到輕快安樂(此乃入定前的身、心必經狀態)。定覺支就是不執著輕安的境界,繼續攝心,心繫在一個境界上,就能遠離妄想,產生定境;雖然定境現前,心也不會起貪著。如果這念心不定,就要使這念心能定。捨覺支就是捨一切所緣對象(捨所緣的境),也要捨能緣的心:對於能觀想的心念,或對於所修的法、所現出的美妙境界,知道都是心想所生,都是虛妄不實,不但不貪著而能捨離。

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習八正道就能夠證到涅槃的果報,就能出三界、了生死。根據印順法師的《佛法概論》,八正道中的「正見」,就是對四聖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十二因緣、五蘊、三法印等真理,從聽聞正法而得正確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正確的看法為自己的見地。正見是分別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捨邪惡而信受純正的見解。「正思惟」,就是化正見為自己的理想,在正見的指導下,立意去實現的審慮、決定。從理智方面說,這是如理思維──心裡所想的,都是依據正確的道理去思惟,作深密的思考,達到更深的悟解;從情意方面說,這是經思考而立意去實現。所以正思惟不僅是內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實現的行為,使自己的三業合理,與正見相應。「正語」,就是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正業」,就是梵行清淨,意即要有清淨的戒行,在行住坐卧各方面都要合乎佛教戒律。「正命」,就是以正當的方法來維持生命與生活,即是合理的經濟生活。「正精進」,就是有恆心地依著前面五項來努力修行,向著解脫生死輪迴的方向邁進。「 正念」,就是要時時刻刻檢點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免生起邪念,並且對佛陀的正法念念不忘的憶持現前。「正定」,就是因正念的繫念不忘而得一心,並正確地修習襌定:以求精神集中,遠離雜亂的思想,進而心境平和,達到沒有煩惱的清淨境地。

(3)《四聖諦》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的第一個夏天,在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弟子所講的佛法,就是四聖諦。四聖諦即苦、集、滅、道,是佛陀體悟的生命實相,證得的解脫之道。無常為苦的根源,要想離苦,必定要斷絶受苦的原因,要斷絶受苦的原因,就必須修行滅苦之道。這是四種真實的道理,因此稱之為四聖諦。根據聖嚴法師的《四聖諦講記》,四聖諦是生死流轉及生死還滅的指導原則。一切大小乘佛法,無非圍繞著眾生的生死及解脫問題在做宣導,故亦皆依四聖諦為根源。如果離開四聖諦的原則而說的,都不算是佛法,而是外道法。四聖諦的內容有三個層次,也就是所謂的三轉法輪:一、此是「苦」的事實;苦果定有其苦因,名為「集」;此是滅苦之「道」;此是苦「滅」的涅槃。二、苦宜滅,集宜斷,道宜修,滅宜證。三、苦已滅,集已斷,道已修,滅已證。這是四聖諦的三個層次;到了第三個層次時,五位比丘弟子也都全證得阿羅漢果了。佛陀說四聖諦是要眾生從現實生活中醒覺、真正了解「世間的苦」的存在,繼而尋找出苦的成因,並提供離苦的方法(清除苦的成因),從而超越苦的局限,達到自在、無束縛的涅槃境界。

苦聖諦的內容,是指教導人們知道眾生的生命是無常生滅的,是苦的:就是要讓人認清生命有種種「苦」的存在,讓人知道人生即是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這個事實;這也說明了人這個果報的身體,就是苦的事實。正報是主觀的身心條件、是受苦的主人;依報是客觀的生活環境,是給我們受苦的世間。不論正報及依報(八苦的生死果報),皆是苦的果報。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佛陀以智慧之眼看到了苦的事實,看到了無常為苦的根源,繼而從諸苦中尋求獲得解脫的答案(離苦的道理)

苦集聖諦就是關於苦的生起或根源的真理:苦的根源就是「渴愛」,由此而產生三世的輪迴(苦集聖諦是推動輪迴的動力)。這種渴愛旳根源,是由於對世界、人生的盲目無知所形成的(即由無明所構成)。苦的發生,是因為先有了引生苦果的行為,構成了受苦的原因,才會發生苦的結果。從佛陀的立場所看到的苦的原因,是由於眾生在煩惱愚癡中造作種種不善行為,而形成一種力量,名為業力。這股力量,就構成了將來要繼續接受種種苦的原因。因此,苦就是在世間的果,集則是在世間造作受苦的因。集是集合與聚集的意思。集合了因和緣,聚集了苦的因及苦的緣(苦因就是業,苦緣則是煩惱);煩惱和業相輔相成,因緣和合而造成集諦的事實。有了集諦,就必須接受苦的果報。

苦滅聖諦就是煩惱的熄滅,即涅槃,指生命由修行而達至的覺悟境界──即是斷煩惱的苦因苦果,而得無礙自在的解脫道。換句話說,滅諦即是永離煩惱的無明,業惑從此不起,從苦果獲得解脫,一切的苦因,永不造作,所以稱之為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正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四句話是形容阿羅漢所證果位的標準用語。我生已盡:是已出離三界的生死;梵行已立:是應修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已經完滿;所作已作:是應斷的煩惱,已經全部斷除;自知不受後有:是從此之後,不再接受任何善惡果報。

苦滅道跡聖諦就是通向涅槃的門徑或實踐方法。如何使得苦的事實不再產生或停止呢?必須要修滅苦的道,不再繼續造作苦的原因,自然也不會再有苦的結果。此即是八正道,可憑戒定慧的力量,使煩惱淨盡而證入涅槃

丙、從《佛說無常經》內容考察,是可以兼找到「小佛法」與「大乘佛法」──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共法

《四弘誓願》是大佛法,而《三十七助道品》是小佛法,這是明顯的。而《佛說無常經》中的內容,說明世間法就是無常的,是不斷在變化的,是不能持續永久的。無常的現象,可分為三類的四相,來解釋說明:()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佛陀告訴我們,世間上的任何一樣事,任何一個現象,都不可能是永恆的,即使有快樂,結果還是苦,因為無常即是苦。一切的快樂、安穩都在不斷的變化;如意稱心、平安恬適,都不是一得永得而可以的,是終歸要滅壞的。有生必有死,有壯必有老,有盛必有衰,一切無不在變化無常過程中,無論怎樣的安適,都向此目標前進。

其次,《四聖諦》中的苦滅聖諦即是實證無我的空性。甚麼叫作實證無我的空性?世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任何一個現象,只要另外加了一個因緣,那個現象就會改變,變得或好或壞;或者變得更圓滿,或者變得更殘破,乃至變得沒有了。但是,最圓滿的事物,在這個世間法中,是從來未曾出現過的,因為到最圓滿時,實際上已經開始衰退。因此,任何一樣事,任何一個現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而產生的變化,是沒有一定的、沒有永恆的、沒有不變的,它們的性質隨時都會隨著新的因緣而起變動,因此說諸法的自性即是空性。

《佛說無常經》的義理是講無常的。佛以為有情是緣起的有情,是無常的。無常即是變化不居,換言之,即是生而必滅的。不管大、小,乃至於頓悟自心的法門,如果不知道無常的道理,在佛法當中就得不到受用,就會退失菩提心。知道無常,不管是修顯、修密、修大、乃至於修襌、修淨也好,修八萬四千法門也好,一定會有所成就。為甚麼呢?因為要脫離無常。不知道無常,就會懈怠,修甚麼法都用不上功。知道世間一切是無常的,才能夠提醒自己不要迷失,才不會拼命向外追求,才不會起顛倒執著。

所以這一部《佛說無常經》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所共有,是真正勝法,能夠令眾生遠離老病死苦,能夠證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能夠出三界了生死,所以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