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緣起、空、假、中道是中觀學最重要的觀念,試闡釋四者相互的關係。(學員:黎志傑)


第五屆研習班優異作品

一、引言

《中論》的主旨是宣揚空的義理。全書各品都環繞著空義而展開不同的討論,目的在表示世間任何事物都隨緣而起,其中並没有常住不變的自性,因而是空。這裏要提出兩點根本的認識,第一點是,整部《中論》的二十七品,都是透過不同的主題,來闡述諸法無自性因而是空這一中心義理;即是說,它是以破自性而證空義作為其根本旨趣的。第二點認識是,龍樹的這種空之思想,是直接承自原始佛教的緣起、無我思想和《般若經》的無自性空思想而來的。

《中論》的根本觀念是空,它對空的說法,較其他佛教學派的說法為專一與明確。《中論》的空義,基本上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自性的否定,第二個意思則是邪見的否定。對於事物的自性或邪見,《中論》都用否定或遮詮的方式來處理。

先說第一個意思。自性的否定表示世間事物都由因緣和合而成,其中並没有常住不變的自性。「自性」一詞可被視為某種具有自身的存在性的東西,它並不需要依賴其他任何東西也得以存在。按照佛教的說法,世間任何事物都由緣起而成,亦即是都由各種條件配合而成,因此都没有自性,不能有自己決定自己存在的本質。所以,佛教便提倡自性的否定的學說,這就是空的涵義,空即無自性的意思。這個意思就在《中論》裏明確地表達出來。

空的第二個意思指邪見的否定。在此,空即是一種在克服或否定了種種邪見之後所展示出來的境界。所謂邪見,就是指不正確的見解,亦即是偏見。佛教裏常舉出的偏見是認為事物皆有生滅、常斷、同異、來去等所表示的客觀的實在性。其實,這生滅、常斷等東西只是人類思維所提供出來的形式概念,用以描述事物變化的狀況。佛教指事物都在緣起的狀態下生起,在空間中存在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其狀態不斷地轉變,最後歸於消滅。即是說,並不是在事物之中有一種具有不變的自性的東西可被稱為生或滅;生滅並不是說事物在客觀裏有其獨立自存的不變性格。它只是思維中的一些形式概念,用以描述事物的生起、變化,以至於滅去的種種情況。若將這些生滅、常斷等概念自性化或實體化,認為在事物之中有一些常住不變的東西可被稱為生或滅、常或斷,以至於來或去,則只會構成邪見,從而阻礙了我們對事物真相的了解。所以,我們不可以執取任何事物的生滅、常斷等變化的狀態,不可以視之為具有自性,否則便會形成邪見。而《中論》提倡空理的作用,就是要否定各種各樣的邪見,使我們免於執取事物的自性,對世間事物的真相有一確當的了解。

二、空的義理

龍樹所說的空是基於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的,故一切都是空。佛教基本上都是以緣起的立場來說空的。由此顯出佛教相當重視世間法,認為依於緣起的世間法,才能說空。佛教從來没有將空解釋為絕對虛無或斷滅或一無所有。我們應該以緣起的立場去說空,對世界仍然保持一種肯定的態度。

事物是由眾緣和合而生的,由於事物是屬眾緣所生,所以是無自性,而無自性就是空。空的提出,是用以表示事物無自性的狀態,是顯出事物的真理。但並非在客觀世界中,有一樣實在的東西對應於空而存在。
空的義理不單只没有破壞世間一切法,反而是一切法得以成就的必須條件。這裏的「一切法」是指緣起的一切世間事物。由於有空無自性的義理,緣起的一切世間法才得以成立。亦即是說,一切世間事物都是依著空這個義理而成立的。倘若相反地,一切世間事物都是具有自性的,則這個世間就不能成為目前這個緣起的模樣。我們現在所身處的世間是流變無常的,世間事物都有成、住、異、滅的性格。倘若世間事物具有自性,就必然不是這種模樣。因為自性是排斥因緣的,有自性就無需因緣而生,由因緣而生就是無自性。如果以為諸法都確定地具有自性,就即是認為諸法是無因緣的,就是否定了諸法的因果性。(即破壞了原因、結果、做作的人、做作的用具、做作本身、生起、消滅和果實。)

正因為世間事物都是依著空義而成立的,這個世間才成為目前這樣,不斷地緣起變化。所以,龍樹說空義使到一切世間事物能夠成立。若没有空義,這世間緣起的一切法都不成立。龍樹所說的空是基於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的這一點來說。

三、緣起的義理

一切法都是依因待緣而生起的,從來没有一樣東西不是由因緣所生的。一切世間法由於都是由因緣而生的,所以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所以,一切世間法,没有一樣不是空的。只有以緣起無自性而說的空,才能成就生滅以及四聖諦。關於緣起與四聖諦,龍樹要我們以緣起的角度來看一切事物。若能見到諸法的緣起的性格,就能體現佛的境界,亦能證悟四聖諦的真理。中論表達了緣起性空的義理是佛教的基本真理,是成佛的關鍵所在。

首先,龍樹指出苦諦是依待於(dependence)緣而生起的。依照原始佛教所說,苦是由種種因素積集而成,是依賴各種因素結合而成的,所以四聖諦中的前兩諦是苦諦和集諦。集諦表示種種因素積集而生起,表示依賴因緣而生起。如果没有緣起的義理,集諦是不能成立的。而集諦是苦諦的原因,没有集諦,苦諦亦不能成立。所以,假若不從緣生,就不會有苦諦。

何以無常是苦?假若一切事物都是隨著常軌的,人就能安心地生活,這樣就不會有苦。但世間事物是無常的,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人會感到難以適應,由此產生不安,以致感到苦痛。所以無常是苦的一種誘因。由於事物都是空,所以才會無常。如果事物都是有自性的,由於自性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就不會出現無常的情況。没有無常也就不會產生苦。若事物不是空,而是具有確定的自性,就不會變化,不變就是常,常就没有苦。所以,苦是依於空的義理才能成立的。這是說,如果苦是不空的,是具有確定的自性,苦就不能由種種因緣結集起來而生起。所以苦必定是空的,才能由結集而生起。與此相似,離開了緣起的義理,集諦、滅諦、道諦都不能成立。

四、假名的義理

空就是無自性,因緣生法就其為因緣所生這一點來看,它們都是無自性的,所以是空。因緣生法雖然是空,但它們仍然是屬於現象界的東西,這些東西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因緣生法不是一無所有。由於因緣生法在現象界具有作用,而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必須要運用一些名言概念去指述它們,對它們作出區分,以達到我們的需要。但由於這些東西都不是實在的,只是緣生的,所以對它們的指述所用的名言只是施設出來,並非代表一些實在的、具有自性的東西,所以稱為假名。例如一部巴士,我們稱這件東西為巴士,只是施設一個名稱去指述這件東西,以方便我們進行各種行為,並非表示在客觀世界中,真實地存在一件具有自性的東西,稱為巴士。巴士只是一個假名,用以指述一件因緣所生的東西。

五、中道的義理

「中道」是中觀學的重要觀念。要注意的是,中道並不是一般所說的中庸的意思。整個現象世界只表現出相對的性格,生、滅、常、斷、一、異、來、出這些概念只是用來描述現象世界裏的生成、變化和滅去等等相對性質的活動。我們要從這種種相對性的東西所構成的相對領域之中超越上來,透顯出一種絕對的境界,這便是中道的涵義。
在所謂的「八不中道」偈頌中,「不」就是同時否定四對八個相對的概念,將這些兩邊相對的概念同時超越,然後顯出一絕對的中道的境界。即是說,中道是不偏執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出以至生、住、異、滅等相對的概念,不視它們任何一者為具有自性,從而展示出一種絕待或絕對的境界。所謂絕待的境界,就是要從相對的層面超越上來,而顯現出没有對待關係的境界,這絕待的境界就是中道。所以,中道是要透過「八不」來否定種種邊見或邪見而顯示出來,這中道的見解就是正見。
要注意的是,「中道」與空的關係。空的提出,是用以表示事物無自性的狀態。但某些人從這個空聯想到在客觀世界中存在著一樣實在的東西對應於空而存在。當我們說空並非是實體的有,同時也就隠含一個意思,就是空亦非虛無的無。一般人對空有兩種誤解,一種是以為相應於空這個名字,在客觀世界裏有一個實體存在,即是以為空是一個實體,即是有。另一種誤解就是以為空是一無所有、完全虛無。因為實體的有跟完全虛無是相對的,是在同一層面上的,而空是緣起無自性,這種狀態是超越於實體的有和虛無的層面。所以,我們說空並非實體的有時,是指出空是超越於實有的層面,同時亦表示空亦非虛無的無。空的這個意義就是非無。所以,空同時具有非有非無的意思,這種超越於實體的有和虛無的意思正正就是中道的涵義。
空是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即是離開有邊和無邊,離開有無二邊,所以是中道。非有非無實際上表示出空是超越乎一切相對的層面而顯示出一個絕對的境界。當我們提到相對層面時,往往就用到有和無作為代表。因為有是概括了一切存在事物的一個概念,而無是相對於有,具有同樣的概括性。而一切指述存在或不存在事物的概念都是相對性的,所以有和無實際上是用以概括一切相對性的事物。中道表示非有非無,字面上意思是超越於有無,而實際上是表示超越於相對的層面,顯出絕對的境界。所以說,非有非無,即是中道。

六、 緣起、空、假、中道四者相互的關

在第二十四品《觀四諦品》中,有一個著名的三諦偈(三是偈),偈中提到因緣生法同時是空、是假名、是中道。這裏將空、假名、中道三者都等同於因緣生法。眾因緣生法作為主詞,一方面是空(),另一方面是假名,第三方面是中道。空、假名和中道都是眾因緣生法的謂詞或稱賓詞,這三個謂詞是對等的,都是作為眾因緣生法的謂詞而被提出的。
我們可見,空是著重於指出因緣生法的本質,這種本質就是無自性。所以,空是傾向於顯示事物無的一方面。而假名是著重於表示事物的現象性,而現象是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是有的,所以,假名是傾向於顯出因緣生法有的一方面。由於空和假名分別偏重於顯出因緣生法的無和有的方面,在一般人的眼光看來,就很容易落入相對性中,以為空所顯示的無,與假名所顯示的有是相對立的。尤其甚者,龍樹恐怕一般人會作出偏執,可能將因緣生法執持為無,亦可能執持為有;這種誤解走到極端時,就會形成對有或無的執持,會誤以為世間事物是具自性的有,或是完全一無所有。而中道的提出,目的就在於遮破和排除對空和假名的這種偏執,在相對性中超越出來,顯出絕對的真理。亦即是,中道是超越於空和假名的一個超越層面。
總括來說,空是指向事物的本質方面,指出事物本質上是無自性的。假名是指向事物的現象性方面,顯出事物是有的一面。而中道就是超越於空和假名,這裏帶有否定空的意味。然而,在否定當中實際亦包含肯定的意思,因為在否定空時,實際就是肯定假;同時間,在否定假時,亦帶有肯定空的意味。所以,在否定空的另一面就是綜合空假,同時肯定雙方。超越空假和綜合空假實際上是互相含蘊的。
空、假名、中道三者之間並不是互相排斥的,空和假名雖然各有偏重,但都是没有矛盾的;中道雖然帶有否定空假之義,但實在亦可以融和的。而且,空、假名、中道三者之間更是互相包含的,空之中包含假名和中道;假名之中亦包含空和中道;中道也包含空和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