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給人類的一本手冊 (佛使比丘著)
多年前,普明佛學會曾助印佛使比丘著的《給人類的一本手冊》。
現在電子媒體愈來愈普遍,現再將將書本在網上發佈,令讀者更加方便傳閱。
書本資料
書名:給人類的一本手冊
作者:佛使比丘(喇達納儺陀比丘譯)
下載格式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讀書雜志 — 由「金剛經發微說起」 (作者:趙滿雄)
「茫茫六道,何可謂無其理哉。」(聊齋誌異序)弟子有幸,書局中偶見此書,只翻一兩頁,便即買下。 不數天,便把本書讀完。弟子對書中所述空義,比以往有更深刻之體會,現發心向各善知識獻曝,冀能共 沾明慧上人之法益。
「發微」一書出版於1995年,是明珠佛學社創辦人明慧上人於1965年開示金剛經時所保存之錄音內容,後 由劉錦華師兄於93-94年間筆錄成書出版,將沉睡了一世(30年)的弘法啟示再現,功德可以是不可說、不 可量。從書中看,上人說法用語淺白易明,常用對問引起話題,讀來很有連貫感,有追往下看之意欲;而 劉兄筆法亦明快,斷句、標點、分段亦清晰,閱讀起來沒有半點沉悶。
上人在講解中有多發明,指出經義中有譯得不妥善之處,他能一一開列出來,供各位參考、判斷,使後學 更能深入瞭解經義殊勝之處,此小文不一一引述,目的是給有緣善知識翻閱此書便知子不打誑。(為便翻 檢,舉例錄下頁碼如下:頁134-135、163、177、180。普明圖書館也藏有此書,書號B0908)若各善知識閱 後仍不能有所感悟、勇猛精進、了空斷欲,可說是各有因緣,不可強求了。
對於此書,弟子還有一點因緣,在此分享一下。書前有明珠永遠名譽社長黃家樹老師之一篇序文,而書後 附上他另一篇文章「誰與斯人識見同」以懷念明慧上人,上人往生於72年。此文可讀性甚高,內容提及黃 老師如何認識上人、交往及他們往昔之間似有若無之宿世因緣、以至往生前後等等,令弟子不禁內心感慨 、暗淚。回想大約1992-1993年間,弟子忝為普明編輯之一,創辦「開步」月刊,即如現時之普明快訊。第 一期之訪問者就是黃家樹老師,談的是當時香港的佛教教育,我們一行二人到明珠佛學社探訪黃老師(他 當時是學校校長。)他很隨和、健談。 一幌眼已過十多年了,若再重遇,他很可能也忘了我是誰。 記得 當時亦提到劉錦華師兄,得知他正在新加坡「避靜」,現在十多年後才知他當時身負重任,埋首編譯此書 。我與劉兄亦僅有一兩面之緣,從其他師兄亦知劉兄學養甚高,在佛學領域成一家言。因讀「發微」一書 ,令弟子回想起前言往行,何可謂無其理哉。
最後一提,書後附錄之題目脫胎自孫中山先之詩「挽劉道一」:「尚餘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以見黃老師之學識,弟子亦不忖淺陋,也有如下感想:劉兄志氣可嘉,編譯「發微」一書,縱使蒙昧之仕 也能沾益,真使人崇敬。 古今注解金剛經的人多得很,有誰能與明慧上人之識見是一樣呢?詩曰
古今解讀如沙數,誰與斯人識見同。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試簡述《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觀念(作者:霍志泉)
引言
佛陀寂滅於西元前約五百年,部派佛教開始整理他四十五年的教理,從言行實例提升至理論的層面
,可是由無我轉為我執,並且脫離了群眾。一般大眾,如果不出家,便不能成道,只能望下一生首
先成為僧侶。為了重振佛教,結合人民的生活,並且由佛陀成道之後還留在人間教化眾生的啟發,
大乘(相對於小乘,即部派佛教)菩薩觀念在公元一世紀初興起。它提倡留在家裏也可以成佛,甚
至出家不限形式,能夠發求取正覺的菩提心,內心清淨,就等於出家,就具足出家的律行。修行者
不一定要進山林或者其他清靜的地方,日常一切動作,地方和時間,都是修行的道場。
同時,由於社會環境變壞,和大眾明白成佛之道並不容易達成,所以希望能有外助,於是佛國淨土
概念形成。《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多處提及當彌勒佛下生人間時的景象,
相信是大乘佛教淨土信仰的基礎。大乘認為佛涅槃後,仍然繼續存在名為佛國的地方。《維摩詰所
說經》,簡稱《維摩經》,是大乘重要經典之一,它不但針對部派佛教的思想提出大乘的概念,而
且說明有關概念的落實做法,在多處提及淨土。另方面《淨土在人間》詳細介紹各種經典對淨土的
描述和分析。本文嘗試比較前者與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之異同,參考的資料主要來自這兩本書。
佛國淨土
(甲)流行的說法
雖然《仁王般若經》認為「唯佛一人居淨土」,但是一般人是從不同的層次,以時間,空間和往生
之方法三方面理解淨土的。淨土是佛所住的國土,是由佛功德所成,其修行成果不同,淨土便有不
同。加上佛的願力,淨土為大眾提供理想的(無病,無惱,無苦)的環境,以接引有願往生的眾生
。為要化什麼樣的眾生,佛於是建立相應的淨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
土不同」(《維摩詰所說經. 菩薩行品第十一》)。所有淨土都是“如虛空”,沒有好壞之分(《香
積佛品第十》)。故此,一般認為淨土不是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人間。根據印度的無限時空宇宙觀,
宇宙有無限多個世界,它們不斷迴圈週期地發展及衰落。況且一個佛可以有多個淨土,所以淨土的
數量很多, 超過十方三世界諸佛的數字。
按照層次類別,淨土有佛陀化導世間時期和將來彌勒佛降生時期的人間、天國、聲聞(修四諦)和
緣覺(修十二因緣)的二乘、菩薩(佛)乘等。(五乘指的就是:(1)人乘(2)天乘(3)聲聞
乘(4)緣覺乘(5)菩薩乘。)
(乘是載運的意思,載運修行的人,從迷到悟的方法與過程。)
從另一個角度,淨土可分為正報(分為法身、報身、應眾生機緣而變現出來的應化身等三種)和依
報莊嚴兩種。除法身與報身所顯示的兩種外,淨土還有方便有餘土(二乘與沒有證得法身菩薩所住
的國土)和凡聖同居土(凡人和為了化度眾生的聖人共同居住的國土)。不過只有法身所顯示的涅
槃才是真實的,其他三土都是權宜的方便。
各經典對淨土的描述不多,更沒有介紹其政治架構,管理模式,社會組成和各階級的分工等。但是
根據一些描述,淨土跟當時的印度社會架構一樣,國家由一個王來統治,該國的佛被大眾供養(《
法供養品第十三》)。以介紹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的資料最多,它是由阿彌陀佛的弘發
誓願力和功德所建的,《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三部經對它都有介紹。此極
樂世界不寒冷不熱,無四季,面積很大,不可極限。當受清風吹動時當地的樹會發出音樂聲。至於
建築方面,殿堂宮觀都非常華麗。當地的居民(聲聞和菩薩)的壽命長並多能神通,他們“意以為
食物,自然飽足”。當地無女人,也無愛欲,但是最重要的是所有當地的眾生最後都能成佛。
其他的淨土有:
- 東方藥師佛的琉璃光淨土,當地無女性,描述類似上述的西方極樂世界。
- 東方阿閦佛的妙喜世界,當地有女性。
- 彌勒菩薩的兜率天,當地有女性,無愛欲,眾人都是蓮花化身,未來的彌勒佛現在居內院教化
眾生。兜率天有天王及眷屬(《菩薩品第四》)。兜率天分欲樂和清靜的兩種,按照眾生的修行接
引於不同的部分,但是菩薩不捨棄任何一個尚有一念向善的眾生。因此它是一般大眾的希望。 - 當彌勒佛下生現在的人間時,眾人的壽命極長,國土富樂,四季調順,人民身無病苦,語言同
一。
眾人更重視的是往生淨土之方法。有個念佛方便門:《阿彌陀經》認為持名念阿彌陀佛名號,一心
不亂,即可得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國土。能否往淨土與業力無關,只要相信佛的願力,依靠佛的
他力,便可以往生淨土。不過《觀無量壽經》和《無量壽經》認為還需要附加其他專案,以備好往
生的福德資糧。所以一般認為,平時要多積善福(戒),念唱佛名,念至一心不亂(定),達到心
不顛倒(慧),才可以往生淨土。
(乙)《維摩經》的說法
從《維摩經》的內容看,可以肯定這個世界之外有淨土,但是此經提倡大眾可以建立自己的淨土,
菩薩行便是法門。禪宗的淨土與此經的思想是一致的。下列是《維摩經》提及的淨土的描述:
- 妙喜國土(《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無動佛是東方妙喜國土的教主,居民有菩薩,聲聞大眾和天人。其中維摩詰是補處大士。環境包括
「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三道寶階」等的山河樹水、大海星宿。它的居民有男女老少
、菩薩聲聞、鬼神等。建設有天宮城市等,又「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 - 香積佛的眾香國(《香積佛品第十》)
此地「無有聲聞,辟支佛等眾生」,只有「九百萬」「清淨大菩薩眾」。(聲聞乘是直接聽聞佛陀
教說,思惟修證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覺悟者,緣覺乘是沒有聽聞佛陀教說,獨自觀察十二因緣等法理
而覺悟者,其最高果位是辟支佛。)他們之間的溝通方式是通過香氣,此香不同我們所聞的香,
它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 - 顯示於寶蓋中 的「三千大世界的無量淨土」(《佛國品第一》)
- 「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不思議品第六》)
它在東方過三十六恒河沙(極多的意思)國土那麼遠。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里數單位),代表他
有很多波羅密法門。 - 藥王如來佛的大莊嚴世界 (《法供養品第十三》)
此國有「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多到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意思),
菩薩僧人十二億」 。主理天下的是寶蓋轉輪聖王,他有千位王子。
在眾香國裏的菩薩,對娑婆世界,釋加牟尼佛和維摩詰的事蹟都不認識,需要香積佛詳細介紹。因
此,各世界淨土之間都欠缺溝通,也沒有互訪,只有能神通的佛是到外世界的事情(《香積佛品第
十》)。
除了上述關於淨土的不同描述外,《維摩經》重點提倡淨土是由自力隨時創造,不需靠接引到達,
它不在東方或西方,眾人一但覺悟,當其心清淨,淨土就在眼前,即人間淨土。(我們的人間在須
彌山以南的某地方。)這是典型的大乘住世修行方式,日常隨時隨地行方便(權宜的手段),重點
是不執著相對的二邊,發願求取無上正等正覺成佛的菩提心,行上覺下化、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代表小乘的舍利弗看我們所在的人間充滿汙穢醜惡(《佛國品第一》)。佛陀只是「為欲度斯下劣
人故,顯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螺髻梵王卻看見它「譬如自在天宮」。佛土是一,眾人隨其業力,
所見不同。當佛陀用足趾按地,把「三千大世界」顯示為清淨堂皇的國土,「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
德寶莊嚴土」,寶積和五百長者子都得到「無生法忍」,及八萬四千人都發菩提心。又當佛陀把世
界還原舊觀時,更有一大批人士,包括天人和比丘,從這個無常的變化,證得各種不同的道位。另
外「十四那由他人」,當見過顯示的妙喜世界清淨佛土後,都發菩提心,願生此佛土,「佛陀即記
之」,並“說當生彼國”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可見眼識的威力。可惜類似神力,當今「未
曾有」。不然推廣佛教會容易得多。
其實此「世界名娑婆(由一百萬個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世界組成的大千世界),佛號釋迦牟尼」。
它有「十事善法」,比其他的淨土優勝, 因此眾人不用求望往生生於其他的淨土(《香積佛品第
十》)。(十事善法是:佈施、淨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說除難法,行大乘,善濟,和四
攝法。)同時,行菩薩道可以自利利他,而在淨土裏,只可以自利,因為淨土裏的眾生已是清靜的
。
結語
《維摩經》描述的淨土堂皇,其結構等與一般流行的說法相同。不過在如何才能到達淨土,以及有
關的時空方面,《維摩經》提出典型的大乘法門,認為淨土穢土全在一心,人間已經是淨土, 時
間與空間變為當前和當地。方法是自力的菩薩道。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卻認為靠自力修行證悟
的難行道「是法甚難」(《淨土在人間》)。另一方法是易行道,只要深信並依仗佛的願力,通過
往生淨土的努力,眾生最後都能成佛。雖然比《維摩經》的方法消極,一般大眾認為還是以靠外力
,念佛求生淨土來得實際。
參考資料
聖嚴法師《淨土在人間》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陳燕珠《維摩詰經要義,心經要義》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黃家樹《淨土在哪裏?》 王偉頤筆錄 香港: 香港東蓮覺苑 2001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香港:佛教導航精舍,2008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行願無窮 - 佛法音樂晚會
2010年10月11日,出席了弘法精舍主辦的《行願無窮 - 佛法音樂晚會》,在理工大學舉行。
由於是表演主要是英文歌,順便聽歌學佛法。以下是一些翻譯:
- 七佛通戒偈
諸惡莫作, Never doing any kind of evil, 眾善奉行, Perfecting of profitable skill, 自淨其意, The purifying of one's mind, 是諸佛教 This is the Buddha's Dispensation. - 五戒
- The Five Precepts
- 慈悲精神
- The Spirit of Compassion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試簡述《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觀念,並比較與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之異同
《維摩經》全名叫《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法門》。維摩詰是一個人名,是〝以清淨為名〞的意思,又稱〝淨名居士〞,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維摩經》的淨土觀念別具一格,在〝佛國品第一〞中,佛告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又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由此經文,我們可以看到,菩薩淨土,是以眾生為基礎的。經中所說的佛國即是佛土,亦即淨土。佛國并非由土地、國界、種族來界定,而是不論何時、何地、何人,能接受佛之教法者便是佛國國民了。《維摩經》所指的佛國是由自己來建造的,并非依靠他人,寄居他方,而是從其所化度的眾生來成就佛國的,也就是說,菩薩要建立的佛土是以眾生為對象,菩薩不能離開眾生而行菩薩道的,這正是實現了菩薩名號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本來行願了。可見,此經中的淨土觀念,更加顯示了大乘菩薩修行的途徑和實踐的德目,更加符合佛陀那種〝不捨眾生,不捨世間〞 的本懷,因為佛陀成道後,苦口婆心地說法四十五年,目的就是要救度苦難的眾生而歸趣清淨的佛國土。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淨心〞是佛教的根本要旨,我們在耳熟能詳的四句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教導中知道:〝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一切宗教乃至一般的勸世文都是這樣的提倡的,但是〝自淨其意〞則是只有佛教獨有的,是佛教的特性。而要怎樣〝自淨其意〞呢?這就需要我們通過自己的修行,在行善去惡時去把自己的心意?淨,這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在《維摩經》中進一步告訴我們修行的具體方法,如:〝直心是菩薩淨土,深心是菩薩淨土,乃至六度是菩薩淨土。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四攝法是菩薩淨土〞。又說:〝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這就是《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觀念。
《維摩經》對淨土行的這種說法,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淨土思想的發展,并產生了不少的矛盾與對立。以至於中國不少提倡西方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們紛紛作出了回應,其中更謂維摩淨土只是為不退菩薩的行徑,一般中下之輩還是要依念佛因緣求生淨土的。如唐朝的窺基法師曾經說過:〝當今學者,去聖甚遠,三毒熾然,不能自在,若生淨土,託彼勝緣,藉佛加威,方可不退。〞《西方要訣釋疑通規》。然而《維摩經》的淨土觀念與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到底有什么異同呢?
當今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要算是西方淨土了。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其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西方淨土是依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而建立的。在《無量壽經》中有說到:〝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於是產生持名念佛的法門。形成了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可是現在不少人認為,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平時不需要怎樣修行了,臨終念佛就得,這樣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也有人說西方淨土是可以帶業往生的,所以有業障不緊要,只有念佛就行,於是,也就忽略了消業障的修行。這些都是錯會了佛的意思。我們從上面的經典可以看到:我們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佛說阿彌陀經》也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其國〞。西方淨土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可見,要往生西淨土,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使自己成為一位善人,說得更準確些是,我們向往西方淨土,就要學阿彌陀佛,靠自己的修行,積功累德,并以自己的大願建立淨土,從而契合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而且願願相應,就自然可以往生極樂國土,或者說,我們以阿彌陀佛為榜樣,以阿彌陀佛的大願來建立淨土,那么,我們這裡就是西方淨土,就是極樂世界。再從另一方面說,西方極樂國土距我們這裡是〝十萬億佛土〞,又是什么意思呢?六祖大師為我們道出了這句的意思,即是〝先除十惡,即行十萬〞,也就是我們之所以距離西方淨土這么遠,皆因我們的心中有十惡,因為西方淨土沒有三惡道,所以如果我們心中有惡念,就自然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相反地,如果我們能離開十惡,西方淨土就立即現前,當下即是,也就是說,我們通過自己的修行,處處以阿彌陀佛的教導來要求自己,在社會大眾中做個好樣子,從而影響周邊的人,那我們就是菩薩,我們所處的地方就是菩薩淨土,就是極樂世界。由此可知,西方淨土與《維摩經》中所說的菩薩淨土也有相通之處,本質上也不衝突,都在〝自淨其意〞這一入手處,只是方式方法不一樣而已。念佛法門就是通過念佛的方法來降伏自己的妄念,來修清淨心,正如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最終目標是要達到一心不亂,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否則就如古大德(明末憨山大師)所言:〝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 繼而發菩提心去幫助一切眾生。是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與《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及《維摩經》中所說的〝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道理是一致的。
〝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維摩經》中所說的解脫法門。經中曰:『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何謂〝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正所謂是〝有為不著,無為亦不著〞,這樣,佛菩薩的偉大悲願就可以真正得到體驗,這也就是大乘菩薩所謂〝無住〞真正精神之所在。
〝有為法〞是指在世俗世間,〝無為法〞則是指究竟法界。這兩個并非是截然劃分的兩個區域。也不是要離開〝有為世間〞而前往〝無為法界〞的,而是在有為法中了悟有為法之不可得,便即是見到無為法了。領悟了無為法的真諦才能做到心淨,而〝心淨則佛土淨〞,但是,或許有人會問:我們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怎麼可能建立清淨的佛土呢?正如在《維摩經》中舍利弗亦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如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也就是說,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皆因我們的心不清淨,也是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共業而已。佛菩薩看到我們這個世間依然是清淨的佛土。這譬如我們看到的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餓鬼看到的是濃血的道理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只有修得自己的清淨心,娑婆世界同樣可以建立淨土的。不同的世界只是不同的空間維次,如果能突破空間的維次,就成為一真法界了。是故,我們就是要通過修行,提升自己心靈的層次,就能突破不同的空間。這譬如電視機的畫面是一樣的,只是頻度不同而已。所以古德(清代徹悟大師)這樣說,西方淨土是〝生者決定生,去者實不去。〞因為所有的境界只是自己的心所變現出來的。另一方面來說,要修清淨心,是必須在濁世中磨煉出來的。正如六祖(惠能)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沒有世間就沒有佛法,佛法必須在世間的歷練才得以純真,深山中的修行未必可以經得上紅塵的考驗的。是故佛教我們要〝以苦為師〞,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這種說法,在《維摩經》中也說得很透徹,經中曰:〝何為佛種,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這就煩惱即菩提之真義。
〝欲明無為理,先從有事看〞,這種思維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就是凡事要懂得〝盡人事聽天命〞,盡心盡力去做好每件事,但是不去花心思計較得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譬如,我們在行布施時,要盡量去幫助一切眾生,但是不著布施的相,做到〝三輪體空〞,并且連空也不著,這樣,自己就能保持一份清?心。更正因為有這份清?心,我們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會有一份清涼的感覺,就不容易發脾氣,縱使逆境現前,也能夠做到逆來順受,不會抱怨,并且時常感恩,這樣,我們就會感受到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這就體現了〝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真實受用。正如一禪師(無門禪師)所說的一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在春天,我們是咒?泥濘,還是讚嘆百花?在秋天,我們是哀怨蕭瑟,還是欣賞明月?只在於一念之間,完全是看其心態取向不同而定。正所謂是:心改變→行為變→習慣變→命運變,萬法唯心,如永明大師《延壽錄》也這樣說:〝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繞,心聖則六道自在,心空則一切清靜,心有則萬境縱橫。〞所以說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絕不會去詛咒生活,而是更加熱愛生活,讚美生活。因為生活中美的情趣不是別人為我們安排造就的,而是要靠我們自己靜下心來去慢慢領會的,譬如,當您在陽台上那有限的空間種下一盆花,有一天清晨澆水時突然發現綠葉之中有一朵正在要綻放的花蕾,我們為什么不對它微笑呢?蜜蜂蝴蝶飛來,我們為什么不感到溫馨呢?春雷降臨,我們為什么不感激它滋潤田?呢?秋月當空,我們為什么不讚美它冰清玉潔呢?從這點滴的讚美中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久而久之,我們會感到宇宙的律動與自心是如此的和諧,哪怕是柳枝撥動池水而泛起的一點漣?,也好像在空中奏出美妙無比的小夜曲,保持這虛空明淨的心態,當下就與宇宙合一,不僅感受到審美體驗帶來的愉悅,而且〝達到了自己消融在一切高尚優美的事物之中的福慧境界。〞(黑格爾) 有了這種健康的心態,就會感受到日日是好日了。這種歡樂的氣氛自然會感染自己身邊的人,使自己能在各自的生活空間,做別人的好樣子,在家做個好家長、好兒女;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好老師;在公司做個好員工、好老板。令接觸到我們的人都能產生歡喜心,大家的相處都能感到樂也融融。這可以從自己的家庭做起,從自己所處的公司做起,那么,我們的家庭、公司就是我們的淨土。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我們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是要等到下一世才去的,我們要在現世就能享受極樂,心靈就會因此而得到解脫而自在,這才是學佛人的真正利益。
綜上所述,淨土,是每一個學佛者所追求的,建立自己的淨土,佛已教導我們一套完整的理論和方法,而現實的修行中,也已有不少的大德為我們展示成果,如星雲大師在佛光山建立自己的佛國,聖嚴法師在法鼓山建立自己的佛土。可見,無論是哪一種淨土,都是要通過自己的修行,清?自己的內心,心淨則佛土淨。如果說,西方淨土觀念是時下流行的主導思想,那么,維摩淨土觀念則一種不可或缺的補充和說明,只有兩種淨土思想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完整的淨土思想,是故我們要好好學習,努力修行,為建立自己的佛國、自己的淨土而堅持不懈,矢志終身。
(完)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試簡述《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觀念,並比較與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之異同
亦載於2010年7月份普明快訊
(1) | 何謂淨土? 首先我們可以用大學教育與佛學作比對,從而簡單地解釋出淨土的性質。佛學 | ||||||||
(2) | 淨土在何處和淨土的內貌如何? 時下流行的淨土主要有四種:
根據淨土經典所描述的淨土世界是這樣的: 七寶為池,黃金為地,亭台樓閣,欄楯樹木,皆是眾寶所成。但我相信現今學佛的人會加上他們的標準,從而期望淨土會是物產豐富,人人皆能享用,氣候宜人,沒有天災,沒有病痛,沒有爭鬥,……等等。 | ||||||||
(3) | 學佛者在何時和如何才能到那些淨土上生活呢? 俗世的一般說法說:學佛者在世間臨終時,才會有時機往生於所願去的淨土。 對淨土是美好和入門的資格不高的說法,我認為都是佛教的一些方便說法,就 | ||||||||
(4) | 《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和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上之異同。 以我的理解,淨土可以方便地說成是一個地方而在此你成就了你的願望,從而 經中所說修淨土的回報是著重在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修練淨土的時間可以是即時,不似彌勒菩薩淨土要在未來的時空才有機會修練。修練者亦可以在他在世時有機會活在他欲修的淨土上,不似有些淨土要修練者在臨終後才能進入。經中所說的淨土可以首先在每個修練者的心靈上建立起一小片來。當這些修練者集合起來便會有協同效應而產生很大的力量,這可比喻為建成了一大片淨土。而當一些修練者到其他的地方發展時,這種淨土亦可在其他地方生長。所以經中所說的淨土是沒有地理上的界限的。 |
(完)
參考資料:
1. 香港普明佛學會 – 2009年佛學研班講座由劉錦華先生主講的內容及講義
2. 黃家樹《淨土在哪裡?》2001 王偉頤女士筆錄,香港東蓮覺苑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佛學結緣講座:淺談人際溝通與佛法的應用
因向隅者眾,而未能入座的朋友,本會深表抱歉。
如當日之安排有未盡完善之處。祈為見諒!
如欲重溫當晚錄音,請到以下土豆網址收聽(注意:會有廣告出現):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fHfVox0hGM/
引用雜阿含經解釋「緣起法」及「緣生法」的意義(作者:鄭明忠)
亦載於2010年5月份《普明快訊》
外道問佛所說何法?佛答道:“我說緣起,我論因說因。”這句話告訴我們兩層意思:第一,緣起法是佛所說法中的最根本大法。第二,緣起法是佛教區別於其它宗教的重大分水嶺。
什麼是緣起法呢?緣起法與緣生法有什麼分別呢?佛在《雜阿含經》中解釋:“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1)”又說:“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2)”可見,緣起法是指道理,而緣生法則是指隨順緣起的道理而產生的事象,故玄奘法師稱“緣生法”為“緣已生法”,也就是已經產生的事情,一個是理,一個是事,明白了緣起、緣生法則,便可做到事理圓融無礙。
為什麼說緣起法是佛所說法中的根本大法呢?因為世間的萬事萬物無一不是遵循此一法則的,正如龍樹菩薩所說的:“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3)。”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4)。”可見,一些大乘的主要法門如“無常、苦、空、無我”也都是從緣起法而孕生出來的。由於每人的因緣際遇不同,所以每人的生活環境也會不同,人有生老病死,物有生住異滅,因此,我們說“人生無常”、“世間無常”,大家都容易理解。而以“緣起”來解“性空”、“無我”更是感覺合理。因為凡事皆是緣起所生,遷流變化的,所以就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獨一主宰的“我”存在,一切終歸於空。於是《大智度論》也說:“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5)。”因為“無有自在”,所以,一切的行為都是“有業報而無作者。”也就是說有業一定會有報,但是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作者與受者。緣起法的詳細解讀在十二因緣,如此的環環相扣,無始無終,所以佛否定有第一因,也就是不承認有一個創造物者,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是故,凡是所說的法與緣起法相悖,便不是佛法,即是外道。
要真正了解因緣法,就要講三世因果,正所謂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世作者是(6)。”因果通三世,絕對不會有無因之果或是無果之因的。然而,什麼叫三世呢?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過去世我們無從考證,未來世也了無可知,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說的準確些是把握當下,做好現在的這一刻,以後的日子要過得好,現在就要好好去經營。在因果道理當中,說得完整些是因、緣、果。過去做的因已成事實,我們改變不了,但是緣是可以控制的。有因無緣,果也不會成熟,好比一粒蘋果種子放在石頭上,一萬年也不會結成蘋果樹的,因為沒有陽光、土壤、水分、空氣等助緣。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作了惡因,而沒有惡緣與之相契,惡果也會推後出現甚至不會出現。由此可見,廣結善緣的重要性。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明白了緣起法的道理,對我們的現實人生有積極的意義。首先,我們不應去怨天尤人,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就是自己所承受的果。無論是富貴窮通,順逆境況,皆是由自己過去所作的因加上現在所造的緣而產生的。順境來時,我們知道是自己以前所造的好因而得到的果報,於是要懂得珍惜,並且繼續努力行善。而逆境現前時,也是自作自受,怨不了任何人,要坦然接受,積極面對,運用智慧去妥善處理。其次,我們不會消極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去積極地改變自己的命運,既然命運是由自己造成,我們當然也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就是通過做善事,廣結善緣而免於惡果的出現。最後,我們要懂得凡事要隨緣而不攀緣,生活自在,有緣就做,無緣便不強求。也就是說,各種條件具備時,我們要努力去做,而條件不成熟時,就耐心等待,繼續創造條件,而不急於一時的。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幸福的人生了。
參考書籍:
(1)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298(38頁), 300(40頁),301(41頁)
(2)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293(25頁), 296(34頁) ,297(36頁)
(3)(4)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5)《大智度論》二十二卷
(6)《三世因果經》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引用雜阿含經解釋「緣起法」及「緣生法」的意義(作者:陳倩玲)
2009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選
亦載於2010年5月份《普明快訊》
前言
佛陀住世說教約八十年,教義當中以「緣起」論為根本義理,它是用來解釋一切事物出現和運作道理,亦可透過理解它而進一步超越生死苦海,得到解脫。所以「緣起」是一切法的存在真相,是佛法的要義。下文會引用原始佛教的經典-雜阿含經中的296經﹝註一﹞來詳細說明「緣起法」及「緣生法」的意義。
緣起法的意義
緣起法又名因緣法,296經描述道「….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純大苦聚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法則是緣起法,「此故彼」是代表因果相續關係,因為有「此」因,才會產生「彼」果;在緣起的法則裏,萬事萬物必須憑藉因緣的和合而生(或緣散而滅),而因緣本身又有其他因緣所成,如是緣緣相待,重重無盡,互相依存。
緣起法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成佛時所覺悟的道理,他體會到一切眾生的生命輪轉,都是依據緣起法而運作。因為眾生在過去世的「無明」,而有「行」或即是造出的身、口、意業的果;又因為「行」而有「識」,如此一環推動一環,以致有生老病死的六道輪迴的苦。這個法則存在於過去、現在及未來世,無論佛陀有沒有出世,此法都會常住,法住法界。
緣生法的意義
緣生法依據緣起法則而形成的一切事物:包括精神及物質現象都是隨順緣起,無不從因緣所生的。296經說道「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這生死輪迴的十二種現象(十二支)便是緣生法的例子。依緣起法而生的事物,也可因緣散而滅,因此緣生法是隨著因緣變化而無常生滅。
討論
緣起法和緣生法有著「此故彼」的因果關係,兩者是相依相待,互相為緣,不能獨立存在,就好像母子、花果的關係:單有母者,未必生子;有花開,未必結果,要加上天時,地利才成果。佛陀教說緣起法和緣生法的道理,是希望多聞弟子能好像他一樣,如實正觀緣起法和緣生法,斷除我執而成等正覺。若他們明白緣起法和緣生法的道理,便不再問:「我們前世是什麼?是有是無?」,或問「我來世將生在何處?做什麼人?」,因為前世、今生,都只有因果的關係,而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只要除息十二支其中一支,其餘支便不起,就可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了。
總結
緣起法是「此故彼」的法則,有生命的流轉和還滅的現象便有此法則,無論佛陀有沒有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緣生法是由因緣所造成的以一切精神和物質現象。若我們能正見緣起法和緣生法,便除息我執,如同將多羅樹的根砍斷,令它不再生一樣,那就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了。
(完)
﹝註一﹞ 『雜阿含經』.「因緣相應」296經(大正二.P.84中)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2009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選:維摩經天女散花的啟示(作者:鄧秀群)
刊登於2009年4月份《普明快訊》
雖然今次是第一次正式學習《維摩經》,對經內很多道理都不明白,然而對觀眾生品第七的天女散花一節,卻很吸引我。舍利弗在聖弟子中被譽為「智慧第一」,在此卻沒有反擊的能力,令我產生了興趣,將此節看了又看。
天女,她的名字驟聽起來,不如大菩薩、菩薩的吸引。在我的概念裏面,大菩薩為眾菩薩之首,天人嘛,修十善行可生天界,可作天人,但不應耽著天界的樂,因為會福盡還墮。在《維摩經‧菩薩品》內,亦曾出現維摩居士教一萬二千天女以法樂自娛,教以無盡燈法門。但天女散花中的天女,卻令我感覺一新。
天女散花中的天女,直接指出舍利弗所謂的「花不如法」乃自心生起分別心的緣故。又當舍利弗問天女,何以不轉女身。天女便即時以神力變舍利弗為女身,自身卻變為舍利弗,於是問他:「何以不轉女身?」這一變化,同樣是對舍利弗的分別心開玩笑。及後,還是天女以神力將舍利弗變回原來的樣子。此天女敢於在維摩居士及諸大菩薩的面前現身說法及現此神力,豈是泛泛之輩。看到這裏,心內很開心,覺得天女好像為我們女性打氣一樣。一直以來,我對一些傳統不大認同。就像以前的女性要負起相夫教子的責任,可是一般人家,若家境不算寬裕的話,便只會供兒子讀書,而不會供女兒。但要,一個未讀過書的女子,要負起相夫教子的重責,箇中若有差錯,就引來罪責。及後,又在一本佛學常見詞彙中,對五障中女有五障的解釋等,心裏一直都很不舒服,所以很開心在這節知道男女相等的訊息。
維摩居士向舍利弗這樣介紹此天女說:「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啊!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隨意能現,教化眾生。這些「本領」,我相信已超越了一般的菩薩,但她只以「天女」現身,令我這個凡夫的分別心顯彰了出來,我還死守著大菩薩、菩薩、聖者的名稱呢。
舍利弗以「花不如法,是以去之」,是因為釋迦定下戒律,不許諸弟子佩戴香花。因守戒於是力求去花,但卻不能盡去。佛制如此,是對少欲的訓練。因欲念會產生渴愛而想取得,進而想據為己有,增強貪欲,有礙清靜心的發展,所以禁之。而天女說「是花無所分別」,花性無實,豈有如法不如法的分別,如法不如法,在心不在花,這是在無分別而說。這又提醒了我不要執實於一面,事事不妨作多面觀。
天女與舍利弗的多番論辯,由此直顯大乘的殊勝。如「淫怒癡性,即是解脫」等說法,打通了世間和出世間的隔膜,沖淡了原始佛教的厭世色彩,進一步肯定了現實世間的重要地位。這些論調與中國傳統的積極入世人生觀是較為調和相應,致使本經容易為中國人所接受。
本品由維摩居士與文殊師利及天女與舍利弗的對話,開啟了後來中國禪宗的機鋒對話的施教方法。
(完)
參考書籍:《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