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原始佛經選要 - 梁國雄居士譯

出前由梁國雄居士譯的《原始佛經選要》 (繁體中文,2009年8月8日第1.2版)的電子書是PDF格式,現加Kindle格式,方便讀者隨時閱讀。



下載6462acad.prc(170KB)


給人類的一本手冊 (佛使比丘著)


多年前,普明佛學會曾助印佛使比丘著的《給人類的一本手冊》。


現在電子媒體愈來愈普遍,現再將將書本在網上發佈,令讀者更加方便傳閱。


書本資料


書名:給人類的一本手冊


作者:佛使比丘(喇達納儺陀比丘譯)


下載格式


 pdf


 Kindle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讀書雜志 — 由「金剛經發微說起」 (作者:趙滿雄)

作者:趙滿雄

亦載於2010年12月份普明快訊

  「茫茫六道,何可謂無其理哉。」(聊齋誌異序)弟子有幸,書局中偶見此書,只翻一兩頁,便即買下。 不數天,便把本書讀完。弟子對書中所述空義,比以往有更深刻之體會,現發心向各善知識獻曝,冀能共 沾明慧上人之法益。


  「發微」一書出版於1995年,是明珠佛學社創辦人明慧上人於1965年開示金剛經時所保存之錄音內容,後 由劉錦華師兄於93-94年間筆錄成書出版,將沉睡了一世(30年)的弘法啟示再現,功德可以是不可說、不 可量。從書中看,上人說法用語淺白易明,常用對問引起話題,讀來很有連貫感,有追往下看之意欲;而 劉兄筆法亦明快,斷句、標點、分段亦清晰,閱讀起來沒有半點沉悶。


  上人在講解中有多發明,指出經義中有譯得不妥善之處,他能一一開列出來,供各位參考、判斷,使後學 更能深入瞭解經義殊勝之處,此小文不一一引述,目的是給有緣善知識翻閱此書便知子不打誑。(為便翻 檢,舉例錄下頁碼如下:頁134-135、163、177、180。普明圖書館也藏有此書,書號B0908)若各善知識閱 後仍不能有所感悟、勇猛精進、了空斷欲,可說是各有因緣,不可強求了。


  對於此書,弟子還有一點因緣,在此分享一下。書前有明珠永遠名譽社長黃家樹老師之一篇序文,而書後 附上他另一篇文章「誰與斯人識見同」以懷念明慧上人,上人往生於72年。此文可讀性甚高,內容提及黃 老師如何認識上人、交往及他們往昔之間似有若無之宿世因緣、以至往生前後等等,令弟子不禁內心感慨 、暗淚。回想大約1992-1993年間,弟子忝為普明編輯之一,創辦「開步」月刊,即如現時之普明快訊。第 一期之訪問者就是黃家樹老師,談的是當時香港的佛教教育,我們一行二人到明珠佛學社探訪黃老師(他 當時是學校校長。)他很隨和、健談。 一幌眼已過十多年了,若再重遇,他很可能也忘了我是誰。 記得 當時亦提到劉錦華師兄,得知他正在新加坡「避靜」,現在十多年後才知他當時身負重任,埋首編譯此書 。我與劉兄亦僅有一兩面之緣,從其他師兄亦知劉兄學養甚高,在佛學領域成一家言。因讀「發微」一書 ,令弟子回想起前言往行,何可謂無其理哉。


  最後一提,書後附錄之題目脫胎自孫中山先之詩「挽劉道一」:「尚餘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以見黃老師之學識,弟子亦不忖淺陋,也有如下感想:劉兄志氣可嘉,編譯「發微」一書,縱使蒙昧之仕 也能沾益,真使人崇敬。 古今注解金剛經的人多得很,有誰能與明慧上人之識見是一樣呢?詩曰


尚友劉兄志氣沖,發微振聵使人崇;
古今解讀如沙數,誰與斯人識見同。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試簡述《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觀念(作者:霍志泉)

2009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選
作者:霍志泉
亦載於2010年11月份普明快訊

引言



佛陀寂滅於西元前約五百年,部派佛教開始整理他四十五年的教理,從言行實例提升至理論的層面

,可是由無我轉為我執,並且脫離了群眾。一般大眾,如果不出家,便不能成道,只能望下一生首

先成為僧侶。為了重振佛教,結合人民的生活,並且由佛陀成道之後還留在人間教化眾生的啟發,

大乘(相對於小乘,即部派佛教)菩薩觀念在公元一世紀初興起。它提倡留在家裏也可以成佛,甚

至出家不限形式,能夠發求取正覺的菩提心,內心清淨,就等於出家,就具足出家的律行。修行者

不一定要進山林或者其他清靜的地方,日常一切動作,地方和時間,都是修行的道場。



同時,由於社會環境變壞,和大眾明白成佛之道並不容易達成,所以希望能有外助,於是佛國淨土

概念形成。《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多處提及當彌勒佛下生人間時的景象,

相信是大乘佛教淨土信仰的基礎。大乘認為佛涅槃後,仍然繼續存在名為佛國的地方。《維摩詰所

說經》,簡稱《維摩經》,是大乘重要經典之一,它不但針對部派佛教的思想提出大乘的概念,而

且說明有關概念的落實做法,在多處提及淨土。另方面《淨土在人間》詳細介紹各種經典對淨土的

描述和分析。本文嘗試比較前者與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之異同,參考的資料主要來自這兩本書。


佛國淨土


(甲)流行的說法



雖然《仁王般若經》認為「唯佛一人居淨土」,但是一般人是從不同的層次,以時間,空間和往生

之方法三方面理解淨土的。淨土是佛所住的國土,是由佛功德所成,其修行成果不同,淨土便有不

同。加上佛的願力,淨土為大眾提供理想的(無病,無惱,無苦)的環境,以接引有願往生的眾生

。為要化什麼樣的眾生,佛於是建立相應的淨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

土不同」(《維摩詰所說經. 菩薩行品第十一》)。所有淨土都是“如虛空”,沒有好壞之分(《香

積佛品第十》)。故此,一般認為淨土不是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人間。根據印度的無限時空宇宙觀,

宇宙有無限多個世界,它們不斷迴圈週期地發展及衰落。況且一個佛可以有多個淨土,所以淨土的

數量很多, 超過十方三世界諸佛的數字。



按照層次類別,淨土有佛陀化導世間時期和將來彌勒佛降生時期的人間、天國、聲聞(修四諦)和

緣覺(修十二因緣)的二乘、菩薩(佛)乘等。(五乘指的就是:(1)人乘(2)天乘(3)聲聞

乘(4)緣覺乘(5)菩薩乘。)

(乘是載運的意思,載運修行的人,從迷到悟的方法與過程。)


從另一個角度,淨土可分為正報(分為法身、報身、應眾生機緣而變現出來的應化身等三種)和依

報莊嚴兩種。除法身與報身所顯示的兩種外,淨土還有方便有餘土(二乘與沒有證得法身菩薩所住

的國土)和凡聖同居土(凡人和為了化度眾生的聖人共同居住的國土)。不過只有法身所顯示的涅

槃才是真實的,其他三土都是權宜的方便。



各經典對淨土的描述不多,更沒有介紹其政治架構,管理模式,社會組成和各階級的分工等。但是

根據一些描述,淨土跟當時的印度社會架構一樣,國家由一個王來統治,該國的佛被大眾供養(《

法供養品第十三》)。以介紹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的資料最多,它是由阿彌陀佛的弘發

誓願力和功德所建的,《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三部經對它都有介紹。此極

樂世界不寒冷不熱,無四季,面積很大,不可極限。當受清風吹動時當地的樹會發出音樂聲。至於

建築方面,殿堂宮觀都非常華麗。當地的居民(聲聞和菩薩)的壽命長並多能神通,他們“意以為

食物,自然飽足”。當地無女人,也無愛欲,但是最重要的是所有當地的眾生最後都能成佛。


其他的淨土有:



  1. 東方藥師佛的琉璃光淨土,當地無女性,描述類似上述的西方極樂世界。

  2. 東方阿閦佛的妙喜世界,當地有女性。

  3. 彌勒菩薩的兜率天,當地有女性,無愛欲,眾人都是蓮花化身,未來的彌勒佛現在居內院教化

    眾生。兜率天有天王及眷屬(《菩薩品第四》)。兜率天分欲樂和清靜的兩種,按照眾生的修行接

    引於不同的部分,但是菩薩不捨棄任何一個尚有一念向善的眾生。因此它是一般大眾的希望。


  4. 當彌勒佛下生現在的人間時,眾人的壽命極長,國土富樂,四季調順,人民身無病苦,語言同

    一。



眾人更重視的是往生淨土之方法。有個念佛方便門:《阿彌陀經》認為持名念阿彌陀佛名號,一心

不亂,即可得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國土。能否往淨土與業力無關,只要相信佛的願力,依靠佛的

他力,便可以往生淨土。不過《觀無量壽經》和《無量壽經》認為還需要附加其他專案,以備好往

生的福德資糧。所以一般認為,平時要多積善福(戒),念唱佛名,念至一心不亂(定),達到心

不顛倒(慧),才可以往生淨土。


(乙)《維摩經》的說法



從《維摩經》的內容看,可以肯定這個世界之外有淨土,但是此經提倡大眾可以建立自己的淨土,

菩薩行便是法門。禪宗的淨土與此經的思想是一致的。下列是《維摩經》提及的淨土的描述:



  1. 妙喜國土(《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無動佛是東方妙喜國土的教主,居民有菩薩,聲聞大眾和天人。其中維摩詰是補處大士。環境包括

    「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三道寶階」等的山河樹水、大海星宿。它的居民有男女老少

    、菩薩聲聞、鬼神等。建設有天宮城市等,又「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

  2. 香積佛的眾香國(《香積佛品第十》)

    此地「無有聲聞,辟支佛等眾生」,只有「九百萬」「清淨大菩薩眾」。(聲聞乘是直接聽聞佛陀

    教說,思惟修證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覺悟者,緣覺乘是沒有聽聞佛陀教說,獨自觀察十二因緣等法理

    而覺悟者,其最高果位是辟支佛。)他們之間的溝通方式是通過香氣,此香不同我們所聞的香,
    它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

  3. 顯示於寶蓋中 的「三千大世界的無量淨土」(《佛國品第一》)

  4. 「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不思議品第六》)

    它在東方過三十六恒河沙(極多的意思)國土那麼遠。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里數單位),代表他

    有很多波羅密法門。

  5. 藥王如來佛的大莊嚴世界 (《法供養品第十三》)

    此國有「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多到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意思),
    菩薩僧人十二億」 。主理天下的是寶蓋轉輪聖王,他有千位王子。



在眾香國裏的菩薩,對娑婆世界,釋加牟尼佛和維摩詰的事蹟都不認識,需要香積佛詳細介紹。因

此,各世界淨土之間都欠缺溝通,也沒有互訪,只有能神通的佛是到外世界的事情(《香積佛品第

十》)。



除了上述關於淨土的不同描述外,《維摩經》重點提倡淨土是由自力隨時創造,不需靠接引到達,

它不在東方或西方,眾人一但覺悟,當其心清淨,淨土就在眼前,即人間淨土。(我們的人間在須

彌山以南的某地方。)這是典型的大乘住世修行方式,日常隨時隨地行方便(權宜的手段),重點

是不執著相對的二邊,發願求取無上正等正覺成佛的菩提心,行上覺下化、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代表小乘的舍利弗看我們所在的人間充滿汙穢醜惡(《佛國品第一》)。佛陀只是「為欲度斯下劣

人故,顯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螺髻梵王卻看見它「譬如自在天宮」。佛土是一,眾人隨其業力,

所見不同。當佛陀用足趾按地,把「三千大世界」顯示為清淨堂皇的國土,「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

德寶莊嚴土」,寶積和五百長者子都得到「無生法忍」,及八萬四千人都發菩提心。又當佛陀把世

界還原舊觀時,更有一大批人士,包括天人和比丘,從這個無常的變化,證得各種不同的道位。另

外「十四那由他人」,當見過顯示的妙喜世界清淨佛土後,都發菩提心,願生此佛土,「佛陀即記

之」,並“說當生彼國”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可見眼識的威力。可惜類似神力,當今「未

曾有」。不然推廣佛教會容易得多。



其實此「世界名娑婆(由一百萬個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世界組成的大千世界),佛號釋迦牟尼」。

它有「十事善法」,比其他的淨土優勝, 因此眾人不用求望往生生於其他的淨土(《香積佛品第

十》)。(十事善法是:佈施、淨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說除難法,行大乘,善濟,和四

攝法。)同時,行菩薩道可以自利利他,而在淨土裏,只可以自利,因為淨土裏的眾生已是清靜的



結語



《維摩經》描述的淨土堂皇,其結構等與一般流行的說法相同。不過在如何才能到達淨土,以及有

關的時空方面,《維摩經》提出典型的大乘法門,認為淨土穢土全在一心,人間已經是淨土, 時

間與空間變為當前和當地。方法是自力的菩薩道。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卻認為靠自力修行證悟

的難行道「是法甚難」(《淨土在人間》)。另一方法是易行道,只要深信並依仗佛的願力,通過

往生淨土的努力,眾生最後都能成佛。雖然比《維摩經》的方法消極,一般大眾認為還是以靠外力

,念佛求生淨土來得實際。



參考資料


聖嚴法師《淨土在人間》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陳燕珠《維摩詰經要義,心經要義》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黃家樹《淨土在哪裏?》 王偉頤筆錄 香港: 香港東蓮覺苑 2001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香港:佛教導航精舍,2008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行願無窮 - 佛法音樂晚會

淼洪

2010年10月11日,出席了弘法精舍主辦的《行願無窮 - 佛法音樂晚會》,在理工大學舉行。


由於是表演主要是英文歌,順便聽歌學佛法。以下是一些翻譯:
七佛通戒偈

諸惡莫作,Never doing any kind of evil,
眾善奉行,Perfecting of profitable skill,
自淨其意,The purifying of one's mind,
是諸佛教This is the Buddha's Dispensation.

五戒
The Five Precepts

慈悲精神
The Spirit of Compassion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試簡述《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觀念,並比較與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之異同

2009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選
作者:鄭明忠
亦載於2010年8月份普明快訊

《維摩經》全名叫《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法門》。維摩詰是一個人名,是〝以清淨為名〞的意思,又稱〝淨名居士〞,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維摩經》的淨土觀念別具一格,在〝佛國品第一〞中,佛告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又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由此經文,我們可以看到,菩薩淨土,是以眾生為基礎的。經中所說的佛國即是佛土,亦即淨土。佛國并非由土地、國界、種族來界定,而是不論何時、何地、何人,能接受佛之教法者便是佛國國民了。《維摩經》所指的佛國是由自己來建造的,并非依靠他人,寄居他方,而是從其所化度的眾生來成就佛國的,也就是說,菩薩要建立的佛土是以眾生為對象,菩薩不能離開眾生而行菩薩道的,這正是實現了菩薩名號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本來行願了。可見,此經中的淨土觀念,更加顯示了大乘菩薩修行的途徑和實踐的德目,更加符合佛陀那種〝不捨眾生,不捨世間〞 的本懷,因為佛陀成道後,苦口婆心地說法四十五年,目的就是要救度苦難的眾生而歸趣清淨的佛國土。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淨心〞是佛教的根本要旨,我們在耳熟能詳的四句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教導中知道:〝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一切宗教乃至一般的勸世文都是這樣的提倡的,但是〝自淨其意〞則是只有佛教獨有的,是佛教的特性。而要怎樣〝自淨其意〞呢?這就需要我們通過自己的修行,在行善去惡時去把自己的心意?淨,這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在《維摩經》中進一步告訴我們修行的具體方法,如:〝直心是菩薩淨土,深心是菩薩淨土,乃至六度是菩薩淨土。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四攝法是菩薩淨土〞。又說:〝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這就是《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觀念。


《維摩經》對淨土行的這種說法,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淨土思想的發展,并產生了不少的矛盾與對立。以至於中國不少提倡西方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們紛紛作出了回應,其中更謂維摩淨土只是為不退菩薩的行徑,一般中下之輩還是要依念佛因緣求生淨土的。如唐朝的窺基法師曾經說過:〝當今學者,去聖甚遠,三毒熾然,不能自在,若生淨土,託彼勝緣,藉佛加威,方可不退。〞《西方要訣釋疑通規》。然而《維摩經》的淨土觀念與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到底有什么異同呢?


當今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要算是西方淨土了。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其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西方淨土是依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而建立的。在《無量壽經》中有說到:〝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於是產生持名念佛的法門。形成了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可是現在不少人認為,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平時不需要怎樣修行了,臨終念佛就得,這樣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也有人說西方淨土是可以帶業往生的,所以有業障不緊要,只有念佛就行,於是,也就忽略了消業障的修行。這些都是錯會了佛的意思。我們從上面的經典可以看到:我們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佛說阿彌陀經》也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其國〞。西方淨土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可見,要往生西淨土,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使自己成為一位善人,說得更準確些是,我們向往西方淨土,就要學阿彌陀佛,靠自己的修行,積功累德,并以自己的大願建立淨土,從而契合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而且願願相應,就自然可以往生極樂國土,或者說,我們以阿彌陀佛為榜樣,以阿彌陀佛的大願來建立淨土,那么,我們這裡就是西方淨土,就是極樂世界。再從另一方面說,西方極樂國土距我們這裡是〝十萬億佛土〞,又是什么意思呢?六祖大師為我們道出了這句的意思,即是〝先除十惡,即行十萬〞,也就是我們之所以距離西方淨土這么遠,皆因我們的心中有十惡,因為西方淨土沒有三惡道,所以如果我們心中有惡念,就自然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相反地,如果我們能離開十惡,西方淨土就立即現前,當下即是,也就是說,我們通過自己的修行,處處以阿彌陀佛的教導來要求自己,在社會大眾中做個好樣子,從而影響周邊的人,那我們就是菩薩,我們所處的地方就是菩薩淨土,就是極樂世界。由此可知,西方淨土與《維摩經》中所說的菩薩淨土也有相通之處,本質上也不衝突,都在〝自淨其意〞這一入手處,只是方式方法不一樣而已。念佛法門就是通過念佛的方法來降伏自己的妄念,來修清淨心,正如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最終目標是要達到一心不亂,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否則就如古大德(明末憨山大師)所言:〝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 繼而發菩提心去幫助一切眾生。是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與《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及《維摩經》中所說的〝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道理是一致的。


〝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維摩經》中所說的解脫法門。經中曰:『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何謂〝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正所謂是〝有為不著,無為亦不著〞,這樣,佛菩薩的偉大悲願就可以真正得到體驗,這也就是大乘菩薩所謂〝無住〞真正精神之所在。


〝有為法〞是指在世俗世間,〝無為法〞則是指究竟法界。這兩個并非是截然劃分的兩個區域。也不是要離開〝有為世間〞而前往〝無為法界〞的,而是在有為法中了悟有為法之不可得,便即是見到無為法了。領悟了無為法的真諦才能做到心淨,而〝心淨則佛土淨〞,但是,或許有人會問:我們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怎麼可能建立清淨的佛土呢?正如在《維摩經》中舍利弗亦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如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也就是說,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皆因我們的心不清淨,也是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共業而已。佛菩薩看到我們這個世間依然是清淨的佛土。這譬如我們看到的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餓鬼看到的是濃血的道理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只有修得自己的清淨心,娑婆世界同樣可以建立淨土的。不同的世界只是不同的空間維次,如果能突破空間的維次,就成為一真法界了。是故,我們就是要通過修行,提升自己心靈的層次,就能突破不同的空間。這譬如電視機的畫面是一樣的,只是頻度不同而已。所以古德(清代徹悟大師)這樣說,西方淨土是〝生者決定生,去者實不去。〞因為所有的境界只是自己的心所變現出來的。另一方面來說,要修清淨心,是必須在濁世中磨煉出來的。正如六祖(惠能)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沒有世間就沒有佛法,佛法必須在世間的歷練才得以純真,深山中的修行未必可以經得上紅塵的考驗的。是故佛教我們要〝以苦為師〞,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這種說法,在《維摩經》中也說得很透徹,經中曰:〝何為佛種,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這就煩惱即菩提之真義。


〝欲明無為理,先從有事看〞,這種思維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就是凡事要懂得〝盡人事聽天命〞,盡心盡力去做好每件事,但是不去花心思計較得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譬如,我們在行布施時,要盡量去幫助一切眾生,但是不著布施的相,做到〝三輪體空〞,并且連空也不著,這樣,自己就能保持一份清?心。更正因為有這份清?心,我們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會有一份清涼的感覺,就不容易發脾氣,縱使逆境現前,也能夠做到逆來順受,不會抱怨,并且時常感恩,這樣,我們就會感受到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這就體現了〝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真實受用。正如一禪師(無門禪師)所說的一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在春天,我們是咒?泥濘,還是讚嘆百花?在秋天,我們是哀怨蕭瑟,還是欣賞明月?只在於一念之間,完全是看其心態取向不同而定。正所謂是:心改變→行為變→習慣變→命運變,萬法唯心,如永明大師《延壽錄》也這樣說:〝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繞,心聖則六道自在,心空則一切清靜,心有則萬境縱橫。〞所以說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絕不會去詛咒生活,而是更加熱愛生活,讚美生活。因為生活中美的情趣不是別人為我們安排造就的,而是要靠我們自己靜下心來去慢慢領會的,譬如,當您在陽台上那有限的空間種下一盆花,有一天清晨澆水時突然發現綠葉之中有一朵正在要綻放的花蕾,我們為什么不對它微笑呢?蜜蜂蝴蝶飛來,我們為什么不感到溫馨呢?春雷降臨,我們為什么不感激它滋潤田?呢?秋月當空,我們為什么不讚美它冰清玉潔呢?從這點滴的讚美中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久而久之,我們會感到宇宙的律動與自心是如此的和諧,哪怕是柳枝撥動池水而泛起的一點漣?,也好像在空中奏出美妙無比的小夜曲,保持這虛空明淨的心態,當下就與宇宙合一,不僅感受到審美體驗帶來的愉悅,而且〝達到了自己消融在一切高尚優美的事物之中的福慧境界。〞(黑格爾) 有了這種健康的心態,就會感受到日日是好日了。這種歡樂的氣氛自然會感染自己身邊的人,使自己能在各自的生活空間,做別人的好樣子,在家做個好家長、好兒女;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好老師;在公司做個好員工、好老板。令接觸到我們的人都能產生歡喜心,大家的相處都能感到樂也融融。這可以從自己的家庭做起,從自己所處的公司做起,那么,我們的家庭、公司就是我們的淨土。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我們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是要等到下一世才去的,我們要在現世就能享受極樂,心靈就會因此而得到解脫而自在,這才是學佛人的真正利益。


綜上所述,淨土,是每一個學佛者所追求的,建立自己的淨土,佛已教導我們一套完整的理論和方法,而現實的修行中,也已有不少的大德為我們展示成果,如星雲大師在佛光山建立自己的佛國,聖嚴法師在法鼓山建立自己的佛土。可見,無論是哪一種淨土,都是要通過自己的修行,清?自己的內心,心淨則佛土淨。如果說,西方淨土觀念是時下流行的主導思想,那么,維摩淨土觀念則一種不可或缺的補充和說明,只有兩種淨土思想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完整的淨土思想,是故我們要好好學習,努力修行,為建立自己的佛國、自己的淨土而堅持不懈,矢志終身。

(完)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試簡述《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觀念,並比較與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之異同

2009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選
作者:童振平
亦載於2010年7月份普明快訊


(1)何謂淨土?

首先我們可以用大學教育與佛學作比對,從而簡單地解釋出淨土的性質。佛學
裏的修練就有如大學教育裏對各種學問(或主意)的研究、學習、實驗和實踐。佛學
裏的各種淨土,就有如大學教育裏的各種學系,即各種專門學問,例如數學系、社
會科學系、經濟系、社工系、……等等。佛學可以有新一類的淨土出現,就如大學教
育裏有新的學系出現。當一些學者對某類新的學問有所追求、探討,以及這種學問
漸趨成熟和社會對此學問有所需求時,這種學問的研習便可成為一種新的學系。研習和領導這種學系的出現的教授們,就有如佛學裏營運某種淨土的大菩薩們或佛。


(2)淨土在何處和淨土的內貌如何?

時下流行的淨土主要有四種:

(一)阿彌陀佛淨土 — 重修練果德的。 地點不在地球上,在西方很遠處的某個空間;
(二)阿閦佛淨土 — 重修練智慧及做事(即修智行),不在地球上,在東方很遠處的某個空間;
(三)藥師佛淨土 — 重於修練如何去改善人間的生活條件及消除世人的苦思。在東方的某個空間;
(四)彌勒菩薩淨土 — 這個淨土會大約在距離今日五十七億六千萬年後在人間出現,當時會由降生到人間而成佛的彌勒菩薩營運。當時在世上的大眾的生活非常安逸,大眾很容易墮落,彌勒菩薩就在這時降生成佛,去幫助眾生學佛法,免於墮落。

根據淨土經典所描述的淨土世界是這樣的:

七寶為池,黃金為地,亭台樓閣,欄楯樹木,皆是眾寶所成。但我相信現今學佛的人會加上他們的標準,從而期望淨土會是物產豐富,人人皆能享用,氣候宜人,沒有天災,沒有病痛,沒有爭鬥,……等等。


(3)學佛者在何時和如何才能到那些淨土上生活呢?

俗世的一般說法說:學佛者在世間臨終時,才會有時機往生於所願去的淨土。
當學佛者合符某些條件或成就了某些工夫,就會被營運淨土的佛接去淨土生活。這
有如想在大學裏某個學系進修的學生,他們要達到某個水平的學歷或能力,才可進
入學系裏進修。在佛教裏,某些淨土的入門資格可以很低,以阿彌陀佛淨土為例,有一說法:謂如學佛者在臨終時能連續十念 "無量壽佛" 名稱,便可往生阿彌陀佛淨土。


對淨土是美好和入門的資格不高的說法,我認為都是佛教的一些方便說法,就
有如某些宗教的說法一樣,都是想吸引多些人相信。如基督教的信主者在死後會進入天堂的說法。


(4)《維摩經》中的菩薩淨土和時下流行的淨土觀念上之異同。

以我的理解,淨土可以方便地說成是一個地方而在此你成就了你的願望,從而
使你感到快樂和滿足。從時間和空間方面去觀察,淨土(一片土地)上的最主要元
素和變化,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的人、物和事情。在經內有記載佛陀曾指出:
所有的眾生都是菩薩的淨土,意思就是說,我們修淨土要在眾生裏面去修才可以。
以我理解,修淨土的對象是人,我們要利用或配合當地的物件而作出一些事情,從
而成就在我們心願裏的淨土。舉例來說,就好像過往有些修女和醫護者到一些貧瘠
和落後的地方或國家,解除或減輕當地貧民的病苦和改善生活。經中說學佛者可以修練他們自己心願的淨土,可以和已存在的淨土不同。淨土的內在環境可以非常惡劣,不會如時下流行的淨土的內在環境那麼美好。選擇淨土的地點是沒有限制的,祗要那地方有此種淨土的需求和修練者樂意付出自己的所有和接受可能沒有任何回報(這包括了在物質上、讚譽上和感情上)。這就是無我相地布施。其實這未必完全沒有回報,將來可能起碼在讚譽上或感情上有回報。


經中所說修淨土的回報是著重在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修練淨土的時間可以是即時,不似彌勒菩薩淨土要在未來的時空才有機會修練。修練者亦可以在他在世時有機會活在他欲修的淨土上,不似有些淨土要修練者在臨終後才能進入。經中所說的淨土可以首先在每個修練者的心靈上建立起一小片來。當這些修練者集合起來便會有協同效應而產生很大的力量,這可比喻為建成了一大片淨土。而當一些修練者到其他的地方發展時,這種淨土亦可在其他地方生長。所以經中所說的淨土是沒有地理上的界限的。



(完)


參考資料:

1. 香港普明佛學會 – 2009年佛學研班講座由劉錦華先生主講的內容及講義

2. 黃家樹《淨土在哪裡?》2001 王偉頤女士筆錄,香港東蓮覺苑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佛學結緣講座:淺談人際溝通與佛法的應用

本會於4月28日在荃灣大會堂舉辦之佛學結緣講座,多謝各位朋友支持參予。

因向隅者眾,而未能入座的朋友,本會深表抱歉。

如當日之安排有未盡完善之處。祈為見諒!
如欲重溫當晚錄音,請到以下土豆網址收聽(注意:會有廣告出現):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fHfVox0hGM/

引用雜阿含經解釋「緣起法」及「緣生法」的意義(作者:鄭明忠)

2009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選
 亦載於2010年5月份《普明快訊》


外道問佛所說何法?佛答道:“我說緣起,我論因說因。”這句話告訴我們兩層意思:第一,緣起法是佛所說法中的最根本大法。第二,緣起法是佛教區別於其它宗教的重大分水嶺。



什麼是緣起法呢?緣起法與緣生法有什麼分別呢?佛在《雜阿含經》中解釋:“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1)”又說:“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2)”可見,緣起法是指道理,而緣生法則是指隨順緣起的道理而產生的事象,故玄奘法師稱“緣生法”為“緣已生法”,也就是已經產生的事情,一個是理,一個是事,明白了緣起、緣生法則,便可做到事理圓融無礙。



為什麼說緣起法是佛所說法中的根本大法呢?因為世間的萬事萬物無一不是遵循此一法則的,正如龍樹菩薩所說的:“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3)。”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4)。”可見,一些大乘的主要法門如“無常、苦、空、無我”也都是從緣起法而孕生出來的。由於每人的因緣際遇不同,所以每人的生活環境也會不同,人有生老病死,物有生住異滅,因此,我們說“人生無常”、“世間無常”,大家都容易理解。而以“緣起”來解“性空”、“無我”更是感覺合理。因為凡事皆是緣起所生,遷流變化的,所以就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獨一主宰的“我”存在,一切終歸於空。於是《大智度論》也說:“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故無我(5)。”因為“無有自在”,所以,一切的行為都是“有業報而無作者。”也就是說有業一定會有報,但是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作者與受者。緣起法的詳細解讀在十二因緣,如此的環環相扣,無始無終,所以佛否定有第一因,也就是不承認有一個創造物者,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是故,凡是所說的法與緣起法相悖,便不是佛法,即是外道。



要真正了解因緣法,就要講三世因果,正所謂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世作者是(6)。”因果通三世,絕對不會有無因之果或是無果之因的。然而,什麼叫三世呢?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過去世我們無從考證,未來世也了無可知,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說的準確些是把握當下,做好現在的這一刻,以後的日子要過得好,現在就要好好去經營。在因果道理當中,說得完整些是因、緣、果。過去做的因已成事實,我們改變不了,但是緣是可以控制的。有因無緣,果也不會成熟,好比一粒蘋果種子放在石頭上,一萬年也不會結成蘋果樹的,因為沒有陽光、土壤、水分、空氣等助緣。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作了惡因,而沒有惡緣與之相契,惡果也會推後出現甚至不會出現。由此可見,廣結善緣的重要性。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明白了緣起法的道理,對我們的現實人生有積極的意義。首先,我們不應去怨天尤人,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就是自己所承受的果。無論是富貴窮通,順逆境況,皆是由自己過去所作的因加上現在所造的緣而產生的。順境來時,我們知道是自己以前所造的好因而得到的果報,於是要懂得珍惜,並且繼續努力行善。而逆境現前時,也是自作自受,怨不了任何人,要坦然接受,積極面對,運用智慧去妥善處理。其次,我們不會消極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去積極地改變自己的命運,既然命運是由自己造成,我們當然也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就是通過做善事,廣結善緣而免於惡果的出現。最後,我們要懂得凡事要隨緣而不攀緣,生活自在,有緣就做,無緣便不強求。也就是說,各種條件具備時,我們要努力去做,而條件不成熟時,就耐心等待,繼續創造條件,而不急於一時的。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個幸福的人生了。




參考書籍:

(1)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298(38頁), 300(40頁),301(41頁)

(2)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293(25頁), 296(34頁) ,297(36頁)

(3)(4)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5)《大智度論》二十二卷

(6)《三世因果經》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引用雜阿含經解釋「緣起法」及「緣生法」的意義(作者:陳倩玲)

2009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選


亦載於2010年5月份《普明快訊》


前言


佛陀住世說教約八十年,教義當中以「緣起」論為根本義理,它是用來解釋一切事物出現和運作道理,亦可透過理解它而進一步超越生死苦海,得到解脫。所以「緣起」是一切法的存在真相,是佛法的要義。下文會引用原始佛教的經典-雜阿含經中的296經﹝註一﹞來詳細說明「緣起法」及「緣生法」的意義。


緣起法的意義


緣起法又名因緣法,296經描述道「….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純大苦聚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法則是緣起法,「此故彼」是代表因果相續關係,因為有「此」因,才會產生「彼」果;在緣起的法則裏,萬事萬物必須憑藉因緣的和合而生(或緣散而滅),而因緣本身又有其他因緣所成,如是緣緣相待,重重無盡,互相依存。


緣起法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成佛時所覺悟的道理,他體會到一切眾生的生命輪轉,都是依據緣起法而運作。因為眾生在過去世的「無明」,而有「行」或即是造出的身、口、意業的果;又因為「行」而有「識」,如此一環推動一環,以致有生老病死的六道輪迴的苦。這個法則存在於過去、現在及未來世,無論佛陀有沒有出世,此法都會常住,法住法界。


緣生法的意義


緣生法依據緣起法則而形成的一切事物:包括精神及物質現象都是隨順緣起,無不從因緣所生的。296經說道「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這生死輪迴的十二種現象(十二支)便是緣生法的例子。依緣起法而生的事物,也可因緣散而滅,因此緣生法是隨著因緣變化而無常生滅。


討論


緣起法和緣生法有著「此故彼」的因果關係,兩者是相依相待,互相為緣,不能獨立存在,就好像母子、花果的關係:單有母者,未必生子;有花開,未必結果,要加上天時,地利才成果。佛陀教說緣起法和緣生法的道理,是希望多聞弟子能好像他一樣,如實正觀緣起法和緣生法,斷除我執而成等正覺。若他們明白緣起法和緣生法的道理,便不再問:「我們前世是什麼?是有是無?」,或問「我來世將生在何處?做什麼人?」,因為前世、今生,都只有因果的關係,而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只要除息十二支其中一支,其餘支便不起,就可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了。


總結


緣起法是「此故彼」的法則,有生命的流轉和還滅的現象便有此法則,無論佛陀有沒有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緣生法是由因緣所造成的以一切精神和物質現象。若我們能正見緣起法和緣生法,便除息我執,如同將多羅樹的根砍斷,令它不再生一樣,那就脫離生死輪迴之苦了。


(完)


﹝註一﹞ 『雜阿含經』.「因緣相應」296經(大正二.P.84中)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普明新網頁設計

近期興3D,網頁還未有3D,不過新設計加入大量陰影元素,製造有2.5D效果。
由於近來的顯示器解像度越來越高,新網頁的闊度也加大。
希望大家喜歡新設計!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2009佛學研習班優異作品選:維摩經天女散花的啟示(作者:鄧秀群)

刊登於2009年4月份《普明快訊》



雖然今次是第一次正式學習《維摩經》,對經內很多道理都不明白,然而對觀眾生品第七的天女散花一節,卻很吸引我。舍利弗在聖弟子中被譽為「智慧第一」,在此卻沒有反擊的能力,令我產生了興趣,將此節看了又看。


天女,她的名字驟聽起來,不如大菩薩、菩薩的吸引。在我的概念裏面,大菩薩為眾菩薩之首,天人嘛,修十善行可生天界,可作天人,但不應耽著天界的樂,因為會福盡還墮。在《維摩經‧菩薩品》內,亦曾出現維摩居士教一萬二千天女以法樂自娛,教以無盡燈法門。但天女散花中的天女,卻令我感覺一新。


天女散花中的天女,直接指出舍利弗所謂的「花不如法」乃自心生起分別心的緣故。又當舍利弗問天女,何以不轉女身。天女便即時以神力變舍利弗為女身,自身卻變為舍利弗,於是問他:「何以不轉女身?」這一變化,同樣是對舍利弗的分別心開玩笑。及後,還是天女以神力將舍利弗變回原來的樣子。此天女敢於在維摩居士及諸大菩薩的面前現身說法及現此神力,豈是泛泛之輩。看到這裏,心內很開心,覺得天女好像為我們女性打氣一樣。一直以來,我對一些傳統不大認同。就像以前的女性要負起相夫教子的責任,可是一般人家,若家境不算寬裕的話,便只會供兒子讀書,而不會供女兒。但要,一個未讀過書的女子,要負起相夫教子的重責,箇中若有差錯,就引來罪責。及後,又在一本佛學常見詞彙中,對五障中女有五障的解釋等,心裏一直都很不舒服,所以很開心在這節知道男女相等的訊息。


維摩居士向舍利弗這樣介紹此天女說:「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啊!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隨意能現,教化眾生。這些「本領」,我相信已超越了一般的菩薩,但她只以「天女」現身,令我這個凡夫的分別心顯彰了出來,我還死守著大菩薩、菩薩、聖者的名稱呢。


舍利弗以「花不如法,是以去之」,是因為釋迦定下戒律,不許諸弟子佩戴香花。因守戒於是力求去花,但卻不能盡去。佛制如此,是對少欲的訓練。因欲念會產生渴愛而想取得,進而想據為己有,增強貪欲,有礙清靜心的發展,所以禁之。而天女說「是花無所分別」,花性無實,豈有如法不如法的分別,如法不如法,在心不在花,這是在無分別而說。這又提醒了我不要執實於一面,事事不妨作多面觀。


天女與舍利弗的多番論辯,由此直顯大乘的殊勝。如「淫怒癡性,即是解脫」等說法,打通了世間和出世間的隔膜,沖淡了原始佛教的厭世色彩,進一步肯定了現實世間的重要地位。這些論調與中國傳統的積極入世人生觀是較為調和相應,致使本經容易為中國人所接受。


本品由維摩居士與文殊師利及天女與舍利弗的對話,開啟了後來中國禪宗的機鋒對話的施教方法。


(完)
參考書籍:《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