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念住需要做的事(譯者:梁國雄居士)

The Agendas of Mindfulness[1]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譯者:梁國雄居士
V1.2_2014-11-24

佛教禪修的巴利文是  Bhavana  培育或發展,它是培育或發展內心善巧品質的一個簡稱。禪修是一種業 ── 能最終導致諸業止息之有意圖的活動 ── 但儘管如此,它仍是業。同類的說法有:(一)可譯作禪修的巴利文  kammatthana(業處),它指手頭上的工作;(二)泰國也常稱禪修為用功(努力做)。這些術語都值得我們牢記於心,以抗衡禪修的通俗設想:一種無作為或被動地接受一切的訓練。事實上,就巴利文佛典之描述,禪修是一種非常積極主動的過程,它不但有一系列需要做的事,還要主動地促成其事。此點從下面有關如何通過Satipatthana(念處/念住)的修習去培養、建立正念之巴利文佛典描述中可以得知。

巴利文  Satipatthana常被翻譯為「念處」 ── Sati+Patthana之複合詞,令人想到是指禪修對象或所緣,當你看到「四念處」列出身、受、心與法時,此想法又被增強了。可是,當你閱讀佛典時,你會發覺它們實教我們應把Satipatthana視為一個過程,一種建立(Upatthana)念(Sati)的方法,因此,Satipatthana應是「念住」 ── Sati+Upatthana之複合詞;當佛典對此複合詞下定義時,它們並非列出四個對象,而是列出四個方程式[2]以描述一個活動。

下面是第一個方程式(身念住):

禪修者應留意觀察身體本身 ── 熱切、警覺和念念不忘 ── 撇開對世間之貪欲與悲痛[3]

方程式內的每個術語都是重要的:
Ø   「留意觀察」也可譯作「隨觀(追蹤)」,這是在禪修實踐中,當你在矛盾的感受急流中要緊握某特定對象或所緣時之「定力」元素。
Ø   「熱切」是指在禪修實踐中之勇猛精進,即努力拋棄不善心、並增強善心以取代之,同時要奮力把二者分辨出來。
Ø   「警覺」是指清楚地知道(覺察到)當下發生的事情。
Ø   「念念不忘」(Mindful)是指牢記或記得。有時「念念不忘」被譯作無反應的覺知,無事需要做,只單純地見證任何生起的事物。可是,「念住」的方程式並不支持這種譯法,事實上,無反應的覺知是捨心(Equanimity)的一部分,而捨心是「念住」過程所培育出來的眾多品質之一,而「念住」過程中所包含之「熱切」,則肯定有事需要做,而「念念不忘」的職責就是要時刻不忘你的工作。

這裡所說的工作有兩件:(一)留意觀察你的對象或所緣;(二)撇開對世間之貪欲與悲痛,以免從所緣中分心返回世間。這便是「身體本身」的意思。換句話說,對當下的身體感受你要盡量保持隨觀著那個感受,不要與你自己的世界觀(想法、說法或見解)扯上關係,你要遠離有關:(一)你與身體過去之關係,(二)你希望與身體將來之關係等等想法、說法。你要放下關注世間是否接納自己身體的美麗、活力或精力……等方面。身體會按其本身條件去運作的,你只需與身體的本然運作協調,直接體驗其當下的呼吸、活動、姿態、基本特性與其不可避免的敗壞、衰亡。這樣,你將學懂如何去掉對自身體驗背後所假設之有或無的東西,並獲得一切都與感受本身有關的實踐體驗。

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其餘的三個念住:即留意觀察感受本身(受念住)、心態本身(心念住)與心理素質(mental qualities)本身(法念住)等。乍看之下,它們頗像新的、不同的禪修練習,但佛陀已明確表示:它們都可集中於一個修習 ── 念念不忘自己的呼吸(念呼吸)。當心與呼吸一起時(心與呼吸同步),四個念處(禪修對象)都會同時存在,差別只在你微妙的專注點而已。因此,當你以第一個最明顯的「身念住」去發展你的技巧時,可不必走遠去開始較為微妙的修習,只單純持續地隨觀著呼吸,並轉移專注點於中間生起的感受(受念住)或心態(心念住),你也可轉移專注點於偶然闖入的心理素質(mental qualities)(法念住),或是加強它。一旦選擇好你的禪修對象(受、心或法),便要像對待「身」那麼樣的方式去對待它們:即以它本身為禪修對象,不去與你自己的故事或世間的見解扯上關係。你把苦的、樂的、不苦不樂的「感受」與你經常圍繞著它們所製造的故事分開。你把貪、瞋、癡等心態與它們在世間中之焦點分開。這樣,你便可洞悉到它們的實相了。

不過,由於渴望開悟,你仍有一系列需要做的事。佛陀不把此渴望視作苦因,而是導致苦滅之道的一個部分。這在「四念住」中之「法念住」 ── 留意觀察那些心理素質本身 ── 中會最清楚。你讓自己熟悉那些會障礙「定力」之不善心,例如:感官之欲、敵意與不安定等;不單只去體驗它們,還要去了解它們,這樣你才可除掉它們。同樣,你讓自己熟悉那些培養智慧的善心,好讓你不斷培育和發展它們,直至解脫。

佛典特稱這些善心為七覺支(七菩提分),並且指出,「四念住」的修習目的,就是要順序地全部發展它們。第一是「念覺支」;第二是「擇法覺支」,指對善心與不善心、什麼可接受與什麼需要改變等的明辨能力;第三是「精進覺支」,指不斷努力拋棄不善心、並增強善心以取代之。佛典描述了各式各樣與此有關的方法,但它們最終都可歸結為二類:在某些情況下,某不善心會單純地因為你堅定的觀察而消失,在其他情況下,你必須作出協調一致的努力,積極和盡力地做到能抵消那個不善心,並以一適當的善心來取代之。

當善心在你內部接管後,您會知道,雖然善心沒有導致惡行,但長時間的較量能令心意疲倦。因此,你把思想安靜下來,期間會開發多三個覺支:第四「喜覺支」、第五「輕安覺支」和第六「定覺支」。它們為內心提供了舒適、安寧的幸福基礎。

最後的覺支是:第七「捨覺支」,它在名單中的位置也是重要的,因為,只有前面較為活躍、主動的覺支已盡其職責後,它的無反應性才是完全適當的;這說法對名單內的所有覺支,包括捨覺支,也是真確的。佛典從未說過,單獨的「捨覺支」便足以令人開悟,而且,它總是排在名單上最後的位置,前面皆是名單上積極主動的因素。這不是說它可取代它們,它只是加入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已。它不是取代它們,而是抗衡它們,好讓你能後退一步,察覺到會被積極主動的因素所遮蔽的,微細層次的苦惱不安與渴愛(苦因),好讓積極主動的因素有空間去處理那些新發現的微細層次;只有當所有層次的苦惱不安與渴愛皆已消失,禪修之積極主動與無反應性等兩方面的工作才告結束,到了那個時候,心才是真的無事需要做[4]

就像學習彈鋼琴。當你更加積極主動地令演奏熟練時,你也會靈敏地作出無反應的聆聽、明辨到更為微細的音樂層次,這可讓你演奏得更為熟練。同樣地,當你在所選的禪修對象上發展念住力變得熟練時,你會更加靈敏地剝除當下現象之更微細的層次,直至沒有任何障礙在解脫道上。

【註釋】

1.      英文作品(The Agendas of Mindfulness)之原載網站: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thanissaro/agendas.html
用於佛教禪修之Mindfulness一字譯法甚多甚廣,例如:念(sati)、念住/念處(satipatthana)、正念、四念住(簡稱)、靜觀、具念、繫念、專念、念念不忘(not forgetting)、不忘不失、明記於心、隨念、憶念、不遺不漏,不失法性、牢記(keeping in mind)、記得(recollection)、留意觀察、專注、……等等。譯者根據上下文義會選擇不同的譯法。
2.      四個方程式:第一個方程式(身念住)為:禪修者應留意觀察身體本身 ── 熱切、警覺和念念不忘  撇開對世間之貪欲與悲痛。若依次把「身體」改為「感受」、「心態」和「心法」等,即為:第二個方程式(受念住)、第三個方程式(心念住)和第四個方程式(法念住)。
3.      撇開對世間之貪欲與悲痛:直接或間接地去除內心干擾性的思緒,如五蓋  貪、瞋、疑、掉舉(內心之浮動不安)、昏沉或睡眠等。
4.      無事需要做:為了完全解脫,所應做之事已經做完,到時便可稱「無事需要做」。相信這是指阿羅漢所證得之「所應作已作」的境界。

© 2014版權聲明:此中文版權屬譯者所有,歡迎免費轉載及流通,但未經譯者書面同意,不得更改內容或作任何牟利的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