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商伽經 〔南傳中部 第95經 Canki Sutta (MN95)〕

梁國雄居士、梅斯清居士譯 (V3.2  2008-8-27)

亦載於2008年11月份普明快訊


【譯者註:一位博學、自負的十六歲婆羅門青少年,有一次問佛陀有關維護真理、親自瞥見真理、以及達致究竟真理之道時,佛陀在解答過程中,為他詳述了有關選擇一位可靠導師的準則,以及跟隨此類導師學習的最佳方法。】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與眾比丘遊方於拘薩羅國(Kosala),來至一個叫歐巴薩陀(Opasāda)的婆羅門村。世尊便住於村北的天林娑羅樹園。這時,有一位名叫商伽的婆羅門人統管歐巴薩陀村。這裏人畜眾多,有草木池水,穀物豐富,是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所賜予之地。


歐巴薩陀的婆羅門村民已聽聞對佛陀這樣的美譽:「由釋迦族出家的沙門喬達摩,現在與很多僧眾遊方於拘薩羅國。他是阿羅漢(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覺者)與世尊。他向所有天、魔、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平民及世人宣說他透過親證解脫之法。他教的法由始至終、每一部份都是善美的。他的說法義理與辭句皆正確,他教導怎樣圓滿聖潔修行的一生。能得見這樣的阿羅漢,實在是幸運」。


一日,歐巴薩陀的婆羅門村民相約一起,離開歐巴薩陀村,北向天林娑羅樹園方向行去。這時,婆羅門商伽在樓上休息。他見大眾北行,便問守衛說:「守衛!為何歐巴薩陀的婆羅門村民相約一起,離開歐巴薩陀村,向天林娑羅樹園方向行去?」


「賢者商伽!釋迦族的兒子,即由釋迦族出家之沙門喬達摩現與很多僧眾遊方於拘薩羅國,來至我村,住於村北的天林娑羅樹園。沙門喬達摩具有很好的名聲:『他是阿羅漢(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覺者)與世尊。他向所有天、魔、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平民及世人宣說他透過親證解脫之法。他教的法由始至終、每一部份都是善美的。他的說法義理與辭句皆正確,他教導怎樣圓滿聖潔修行的一生。能得見這樣的阿羅漢,實在是幸運。』因此,村民們去拜訪沙門喬達摩。」


「守衛!既然如此,請你告訴這些村民說:各位賢者!婆羅門商伽說:『請諸位賢者稍候,商伽願與你們一起前往拜見沙門喬達摩。』」 「好,賢者!」守衛答應商伽後,前往歐巴薩陀村婆羅門村民聚集處,告訴大家說:「諸位賢者!婆羅門商伽說:『請諸位賢者稍候,商伽願與你們一起前往拜見沙門喬達摩。』」


這時,有五百婆羅門人因事從外地來到歐巴薩陀村暫住。當他們聽說婆羅門商伽要去拜見沙門喬達摩時,這些婆羅門來至商伽家,問他說:「賢者商伽!你真的要去拜見沙門喬達摩嗎?」


「是的,賢者們!我是要去拜見沙門喬達摩。」


「賢者商伽,請你不要去拜見沙門喬達摩。因為這是不恰當的。沙門喬達摩應當來拜見商伽才對。賢者商伽為婆羅門父母正生,血統清淨,七世之父祖不受排斥、不為出生論所謗。因此,賢者商伽不應去拜見沙門喬達摩。沙門喬達摩應當來拜見商伽才對。」


「賢者商伽實為富有,有大資財。賢者商伽通達三吠陀、語彙、禮拜儀式、音韻、及通達第五古傳說、通哲理、文法、得達世間論及三十二大人相。賢者商伽、實為優美、悅目、合宜、具足極美妙之儀容及威嚴。」


「賢者商伽務實持戒、修戒、修戒具足。賢者商伽實為語善、所言善、優雅、流暢、無過失、具足使人善知意義之語。賢者商伽實則為多人之師、為師之師,向三百青年婆羅門教授聖典。賢者商伽實則被拘薩羅王波斯匿所尊重、崇敬、尊敬的。賢者商伽實則為婆羅門沸伽羅婆羅(Pokkharasati)所尊重、崇敬、尊敬。賢者商伽,歐巴薩達的統冶者,居住拘薩羅王波斯匿所賜之聖地,人畜多、有草木池水,穀物豐富。因此,賢者商伽不應去拜見沙門喬達摩。沙門喬達摩應當來拜見商伽才對。」


婆羅門商伽聞言後回答:「諸位賢者!其實我去拜彼沙們喬達摩是恰當的,沙門喬達摩來拜見我是不恰當的。請聽我說出理由:諸位賢者!沙門喬達摩為父母俱正生,血統純淨,至七世父祖止,不受排斥,不為出生論所謗。因此,沙門喬達摩來拜見我是不恰當的,唯我去拜見彼沙門喬達摩是恰當的。」


「諸位賢者!沙門喬達摩捨去他所擁有及貯藏的全部財富而出家。沙門喬達摩年輕出家、頭髮烏黑、正值人生意氣風發之時。雖然沙門喬達摩的父母不喜他出家,淚顏涕泣,但他仍剃除鬚髮,著袈裟衣,過其無家之苦行生活。」


「沙門喬達摩實為優美、悅目、合宜、具足極美妙之儀容及威嚴。沙門喬達摩持戒、修戒、具足修戒。沙門喬達摩實為語善、所言亦善、優雅、流暢、無過失、具足使善人知意義之語。沙門喬達摩實為多人之師,亦為師之師。」


「沙門喬達摩實斷貪欲,無自負。沙門喬達摩說因果、說善行的業報、對婆羅門從無惡意。沙門喬達摩出身於高貴富有之家族。他是由一個富貴的家庭出家的。實有由異國、異境來向沙門喬達摩問法者。實有數千之諸天終生歸依於沙門喬達摩者。諸位賢者!沙門喬達摩揚如是之善名聲:他是阿羅漢(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覺者)與世尊。」


「諸位賢者!沙門喬達摩實具足三十二大人相。摩揭陀(Magadha)國王斯尼耶頻婆娑羅(King Seniya Bimbisara)與妻、子女俱終生歸依於沙門喬達摩。諸位賢者!我們的拘薩羅國王波斯匿與妻、子女俱終生歸依於沙門喬達摩。諸位賢者!尊貴的婆羅門沸伽羅娑羅(Pokkharasati)與妻、子女俱終生歸依於沙門喬達摩。」


「沙門喬達摩實已到達歐巴薩陀村、住於歐巴薩陀村北方之天林娑羅樹園。凡沙門、婆羅門來到我村的人,則皆為我們的賓客。對賓客應予恭敬、尊重、崇敬。諸位賢者!沙門是我們的賓客,對賓客禮應恭敬、尊重、崇敬。因此,沙門喬達摩來拜見我為不合適,唯我去拜見彼沙門喬達摩為合適的。諸位賢者!我對沙門喬達摩的盛譽所知有限,我相信沙門喬達摩的美德一定比我所知者為多,沙門喬達摩有無數值得稱贊的美德。諸位賢者!由於以上種種理由,足證沙門喬達摩來見我為不合適,唯我前往拜見沙門喬達摩為合適的。所以,諸位賢者!我們應該一起前往拜見沙門喬達摩。」


之後,商伽與婆羅門大眾一起,來至世尊處。問候世尊,交談吉慶銘感之語後,坐於一面。這時,世尊與婆羅門長老,相互交談銘感之語後就坐。有一名巴瓦娃伽族,名叫伽巴提迦的十六歲婆羅門學生,剃髮,年輕,通達三吠陀、語彙、禮拜儀式、音韻、及通達第五古傳說;能語、通文法、得達世間論、大人相。


當婆羅門長老與世尊對話時,伽巴提迦經常插嘴。這時世尊對伽巴提迦青年婆羅門叱責說:「賢者巴瓦娃伽!在婆羅門長老談話時,不要插嘴,伽巴提迦要等別人說完後再說。」這時,婆羅門商伽對世尊說:「喬達摩大師!不要叱責伽巴提迦婆羅門青年。伽巴提迦青年出身良家、敏慧、博學多聞、能言善道,他能參加與喬達摩大師的談話。」這時世尊明瞭:今伽巴提迦青年為婆羅門所推崇,他一定精通三部吠陀經。


這時伽巴提迦青年婆羅門思維:若沙門喬達摩以眼注視我時,我將對沙門喬達摩發問。時世尊以心知伽巴提迦青年婆羅門之心中所念,乃向伽巴提迦青年以眼注視,於是伽巴提迦青年婆羅門問世尊曰:「喬達摩大師!依古婆羅門聖典口口相傳之句,基於聖藏所解,婆羅門必達之結論為:『只有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喬達摩大師有何看法?」


「巴瓦娃伽!在所有諸婆羅門中,有任何一位婆羅門能說:『我知真理,我親見真理,只有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喬達摩大師!沒有婆羅門能這樣說。」


「巴瓦娃伽!如果是這樣的話,在所有婆羅門中,有否一位老師,或老師之老師,甚至追溯至七世以來之老師能說:『我知真理,我親見真理,只有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喬達摩大師!沒有婆羅門的老師能這樣說。」


「巴瓦娃伽!如果是這樣的話,在所有婆羅門中,古之先知作聖典、傳聖典,今之婆羅門將其聖典句中匯集之歌語,襲古法唱頌、背誦、吟誦。如是古之聖賢如:夜吒、婆摩、婆摩提婆、毗奢密哆羅、夜婆提犍尼、應疑羅婆、巴瓦娃伽、婆私吒、迦葉、婆恕等能說:『我知真理,我親見真理,這些是真理,其他的皆非真理。』?」


「喬達摩大師!沒有婆羅門的先聖能這樣說。」


「巴瓦娃伽!這樣的話,在所有婆羅門中、無一人能說:『我知真理,我親見真理,這些是真理,其他的皆非真理。』在所有諸婆羅門中,沒有一位老師或老師的老師,或追溯至七世之中的老師能說:『我知真理,我親見真理,只有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在所有婆羅門中,就連作聖典的先知、傳聖典如:夜吒、婆摩、婆摩提婆、毗奢密哆羅、夜婆提犍尼、應疑羅婆、巴瓦娃伽、婆私吒、迦葉、婆恕等都不能說:『我知真理,我親見真理,只有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巴瓦娃伽!譬如盲人排隊,後者只能以手牽前者衣,帶隊者為盲人、中間者為盲人、跟隨者為盲人。如此,巴瓦娃伽!諸婆羅門之所說宛如盲人排隊,帶隊者為盲人、中間者為盲人、跟隨者為盲人。巴瓦娃伽!你如何看待此事?如果是真的,婆羅門之信仰豈不是沒有根據的?」


「喬達摩大師!婆羅門並不單憑信仰,我們也很尊重口授的傳統教法。」


「巴瓦娃伽!你開始時強調對《吠陀經》的信心,現在又說口口相傳的傳統。巴瓦娃伽!有五法能帶來當下的兩種結果。何為五法? 即:信仰、贊同、口授的傳統教導、理性上的認識、深思熟慮後的接受。巴瓦娃伽!這五法能帶來當下的兩種結果。」


「巴瓦娃伽!基於信仰,你完全接受某些事物,但這些事物可能是空洞、虛偽及不真實的。對於某些事物,你雖然沒有信心去完全接受,但這些事物可能是事實、真實及正確的。巴瓦娃伽!對於某些事物,雖然你贊同,是口授的傳統教導、理性上的認識、深思熟慮後而接受,但這些事物可能是空洞、虛偽及不真實的;對於某些事物,你雖然不贊同,不是口授的傳統教導,沒有理性上的認識、沒有深思熟慮後而接受,但這些事物可能是事實、真實及正確的。巴瓦娃伽!所以,有智慧維護真理的賢者,是不會作:『只有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定論的。」


「那麼,喬達摩大師!怎樣做才算是維護真理?一個人怎樣做才算是維護真理呢?我們問喬達摩大師維護真理之道。」


「巴瓦娃伽!如人有信仰,但仍未確定:『只有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而他對人說:『我的信仰是這些東西。』那麼,他算是維護真理的。巴瓦娃伽!這樣做才算是維護真理,人能這樣做才算是維護真理,我們是這樣去描述維護真理之道的。儘管如此,他仍未能親自瞥見真理。」


「如果一個人贊同一些東西… 如果他接受某一口授的傳統教導… 如果他通過思維而得到一個理性上的認識… 如果他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接受某一觀念,但仍未確定:『只有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而他對人說:『我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接受的觀念是這些東西。』那麼,他算是維護真理的。巴瓦娃伽!這樣做亦算是維護真理,人能這樣做才算是維護真理,我們是這樣去講述維護真理之道的。儘管如此,他仍未能親自瞥見真理。」


「喬達摩大師!原來那樣做才算是維護真理,原來人要那樣做才算是維護真理,原來我們要那樣了解才算是認識維護真理之道。那麼,喬達摩大師!怎樣做才能親自瞥見真理?一個人要怎樣做才能親自瞥見真理呢?我們問喬達摩大師親自瞥見真理之道。」


「巴瓦娃伽!有比丘可能在附近的村落居住,那裡的居士或居士之子可以到他的住處,審查他是否有三種心態,即貪欲、瞋恚和愚癡等三種心態。他們可以觀察和查問:『這比丘有貪欲嗎?他會被貪欲所控制,對不知言知,對不見言見嗎?他會勸人為惡,令人受損和長期受苦嗎?』經審查後,如他發現:『這比丘心中並無貪欲,他的言行都不似有貪欲的人所作的,而且,他說的法甚為深奧、難明難解、寂靜、殊勝、不可以思維得知、微妙,只有智者才能體會,被貪欲控制的人是不能善說此法的。』」


「當他審查完畢後,知道比丘內心清淨,不染貪欲,接著就可以審查他是否有瞋恚:『這比丘有瞋恚嗎?他會被瞋恚所控制,對不知言知,對不見言見嗎?他會勸人為惡,令人受損和長期受苦嗎?』經審查後,如他發現:『這比丘心中並無瞋恚,他的言行都不似有瞋恚的人所作的,而且,他說的法甚為深奧、難明難解、寂靜、殊勝、不可以思維得知、微妙,只有智者才能體會,被瞋恚控制的人是不能善說此法的。』」


「當他審查完畢後,知道比丘內心清淨,不染瞋恚,接著就可以審查他是否有愚癡:『這比丘有愚癡嗎?他會被愚癡所控制,對不知言知,對不見言見嗎?他會勸人為惡,令人受損和長期受苦嗎?』經審查後,如他發現:『這比丘心中並無愚癡,他的言行都不似有愚癡的人所作的,而且,他說的法甚為深奧、難明難解、寂靜、殊勝、不可以思維得知、微妙,只有智者才能體會,被愚癡控制的人是不能善說此法的。』」


「當他審查完畢後,知道比丘內心清淨,不染愚癡,就會對比丘生起信仰。由於充滿信仰,他會去拜訪比丘和禮敬比丘。禮敬後,他會留心傾聽。由於留心傾聽,他會聽到完整的法。聽到完整的法後,他會記憶法義,並且反思記憶中的法義。經過反思法義和仔細考慮法義後,他會接受法。經過仔細考慮和接受法後,他會生起學習法的熱誠。接著他會下決心。下決心之後,他會詳細審察(scrutinize)。詳細審察之後,他會奮發精進。堅毅地奮發精進之後,由於智慧通達了真理,他便可親自瞥見那殊勝、無上的真理。巴瓦娃伽!這樣做才能親自瞥見真理,人這樣做才能親自瞥見真理,我們是這樣去描述親自瞥見真理之道的。儘管如此,他仍未能達致究竟真理。」


「喬達摩大師!原來那樣做才能親自瞥見真理,原來人要那樣做才能親自瞥見真理,原來我們要那樣了解才能認識親自瞥見真理之道。那麼,喬達摩大師!怎樣做才能達致究竟真理?一個人要怎樣做才能達致究竟真理呢?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達致究竟真理之道。」


「巴瓦娃伽!達致究竟真理之道在於重複練習、培育與發展上述的教導。巴瓦娃伽!這樣做才能達致究竟真理,人這樣做才能達致究竟真理,我們是這樣去描述達致究竟真理之道的。」

 
「喬達摩大師!原來那樣做才能達致究竟真理,原來人要那樣做才能達致究竟真理,原來我們要那樣了解才能認識達致究竟真理之道。那麼,喬達摩大師!什麼對達致究竟真理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達致究竟真理之最有利之法(東西)。」


「巴瓦娃伽!奮發精進是達致究竟真理之最有利之法。如果人不奮發精進,他是無法達致究竟真理的。但是,若他肯奮發精進,他終必會達致究竟真理的。奮發精進之所以是達致究竟真理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奮發精進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奮發精進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詳細審察對奮發精進最有利。如果人不詳細審察,他是不會奮發精進的。但是,若他肯詳細審察,他終必會奮發精進的。詳細審察之所以是奮發精進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詳細審察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詳細審察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決心及運用意志對詳細審察最有利。如果人沒有決心或缺乏意志力,他是不會詳細審察的。但是,若他肯下決心及運用意志,他終必會詳細審察的。決心及運用意志之所以是詳細審察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決心及運用意志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決心及運用意志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學習法的熱誠對決心及運用意志最有利。如果人沒有學習法的熱誠,他是不會有決心及運用意志的。但是,若他有學習法的熱誠,他終必會有決心及運用意志的。學習法的熱誠之所以是運用意志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生起學習法的熱誠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生起學習法的熱誠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仔細考慮和接受法對生起學習法的熱誠最有利。如果人沒有仔細考慮和接受法,他是不會生起學習法的熱誠的。但是,若他有仔細考慮和接受法,他終必會生起學習法的熱誠的。仔細考慮和接受法之所以是生起學習法的熱誠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仔細考慮和接受法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仔細考慮和接受法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反思法義對仔細考慮和接受法最有利。如果人沒有反思法義,他是不會仔細考慮和接受法的。但是,若他有反思法義,他終必會仔細考慮和接受法的。反思之所以是仔細考慮和接受法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反思法義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反思法義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記憶法義對反思法義最有利。如果人沒有記憶法義,他是不會反思法義的。但是,若他有記憶法義,他終必會反思法義的。記憶法義之所以是反思法義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記憶法義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法的記憶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聽法(聽到完整的法)對記憶法義最有利。如果人沒有聽法,他是不會記憶法義的。但是,若他有聽法,他終必會記憶法義的。聽法之所以是記憶法義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聽法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聽法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留心傾聽對聽法(聽到完整的法)最有利。如果人沒有留心傾聽,他是不會聽法的。但是,若他肯留心傾聽,他終必會聽法的。留心傾聽之所以是聽法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留心傾聽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留心傾聽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禮敬比丘對留心傾聽最有利。如果不禮敬比丘,他是不會留心傾聽的。但是,若他肯恭敬禮拜比丘,他終必會留心傾聽的。禮敬比丘之所以是留心傾聽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禮敬比丘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禮敬比丘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拜訪比丘對禮敬比丘最有利。如果人沒有拜訪比丘,他是不會禮敬比丘的。但是,若他肯拜訪比丘,他終必會禮敬比丘的。拜訪比丘之所以是禮敬比丘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喬達摩大師!可是,什麼對拜訪比丘最有利?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對拜訪比丘之最有利之法。」


「巴瓦娃伽!信仰對拜訪比丘最有利。如果人沒有信仰,他是不會拜訪比丘的。但是,若他有信仰,他終必會拜訪比丘的。信仰之所以是拜訪比丘之最有利之法,其原因在此。」


「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維護真理之道,喬達摩大師已回答了,我們都很贊同、接受和滿意。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達致究竟真理之道,喬達摩大師也回答了,我們都很贊同、接受和滿意。我們問喬達摩大師有關達致究竟真理之最有利之法,喬達摩大師也回答了,我們都很贊同、接受和滿意。我們無論問什麼問題,喬達摩大師都肯回答我們,我們對他的所有回答都很贊同、接受和滿意。喬達摩大師啊!以前我們曾經這麼地想:『這班禿頭的沙門,由梵天腳趾所生的賤種、黑奴,他們究竟是何東西,竟敢自稱瞭解真理?』可是,如今喬達摩大師令我們對比丘們生起了愛護、敬信、尊重之心。」


「尊貴的喬達摩大師啊!… 從今以後,請喬達摩大師收我為徒,我願意終生歸依大師!」


【完畢】



英譯本參考:

  1.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aya" By Bhikkhu N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
  2. A rendering by Richard Blumberg based on above work is available in following link: http://www.olli-buddhism.com/suttas/canki/ or http://dharmastudy.net/suttas/canki/
  3. Translation by Bhikkhu Thanissaro in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mn/mn.095x.than.html
  4. Mettnet - Lanka - Tipitaka - Majjhima Nikaya http://www.metta.lk/tipitaka/2Sutta-Pitaka/2Majjhima-Nikaya/Majjhima2/095-canki-e1.html

中譯本參考:

  1. 人生佛教網之《商伽經》
    http://www.shijian.org/html/2006-09/7009.htm

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語言力量(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8年10月份普明快訊

語言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時一句問候語,就可以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每當我接見一位病人時,我都會主動與他打招呼,親切地叫他的名字,我發覺這樣是可以改善病人與醫生的關係的,當我開口說這一句話時,亦同時提醒自己,打開心窗,慈悲地對待自己和眾生。在學佛的歷程中,語言的善用,極其重要,如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觀音菩薩度化眾生的法門,就是善用語言,用對等的說話來打動對方的心;好像對方是囚犯,就應用牢獄中的語言來與他溝通,若果面對知識份子,則要用專業的用語來與他說法了。佛教中的五戒,就有一條「不妄語」戒,來幫助修行者僅守語業,而對於其他人來說,亦樂於結交一位受了戒的佛教徒,因為他是不會說謊的。

語言是代表人心中的想法的,中國人有一句很傳神的說話,叫「衝口而出」,就是這個意思,而佛教則用身語意三業,來進一步解釋這個道理。善用語言表達,可以紓發心中的鬱結,解放心內受壓抑的情緒,佛教的唱誦,就是利用這種方式來修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懺悔業障願中的四句偈:『我昔所作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所生,我今一切皆懺悔。』是說身語意可生業障,但若懂得善用語言,是可以除障的。普賢菩薩十大行願中的「懺悔業障」,就說明箇中的道理:『複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十大願中的「稱讚如來」,則闡明如何利用語言(舌根)來修行:『複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由此可知「語言」這個工具,若果運用得宜,是可以自利利他,解除眾生的煩惱的。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語言文化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8年9月份普明快訊

曾太今年六十餘歲,患上了糖尿病和高血壓,所以要長期服用藥物,今天她因為得了感冒,於是來看醫生。與她閒聊,談及她平常的生活時,她說她並不快樂,因為她覺得自己百病纏身,說自己「福報」不好,年輕時要勞動,退休後又因為身體不好,不能享清福。曾太不是佛教徒,但卻有「福報」這個觀念,雖然她所認識的,不一定是佛教的道理,但卻可以從中理解到佛教對中國倫理文化的影響。
  
研究佛教,對佛教的語言和發展的歷史,要有一定的認識。佛教現存的資料,主要是由漢文、藏文和巴利文寫成。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還沒有文字的記載,佛所說的法,都是在他的弟子們口中傳誦,方言既不一致,內容也沒有定型。佛教的語言政策,在佛陀時代?已體現出佛教的眾生平等自由的精神,因為佛陀自始就特別提倡保障所有後學後傳佛教的地區、國家的人民,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來學佛和傳教的自由權利。《毘尼母經》卷四云:有二婆羅門比丘,一字烏嗟呵,二字散摩陀,往到佛所,白世尊言:“佛弟子中,有種種姓,種種國土人,種種郡縣人,言音不同,語既不正,皆壞佛正義。唯願世尊聽我等依闡陀至持論,撰集佛經,次比文句,使言音辯了,義亦得顯。”佛告比丘:“吾佛法中不與美言為是。但使義理不失,是吾意也。隨諸眾生應與何音而得受悟,應為說之。”是故名為隨國應作。在佛滅後的第一次結集,有經律的形成,但第二和第三次的結集,都是口耳相承,並未形諸文字的。直到後四百餘年,斯里蘭卡無畏波陀伽摩王集大德比丘五百人于大寺勘正三藏,載之書冊,才是南傳巴利語系佛典書寫之始,而北傳梵語的佛典,據《大唐西域記》所說,迦膩色迦王結集毗婆沙,刻文於銅牒,藏于石室,其時大約是佛滅後六百年了。
  
從我們對佛典翻譯的認識,就知道現存的佛經,有不同的譯本,是自然的現象,而意義上有出入,亦是可以理解的。對於大乘佛教典籍,又有所謂「大乘佛說非佛」的問題,但若從語言學歷史的角度來討論,則不須拘泥死纏於這個題目上,同時經中常說:『是法非佛作,亦非餘人作』,所以不一定是佛親口所說的才是佛法。

佛教在東漢時傳入中國,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語言上深刻地影響了和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學術。作為中國人,於接觸和認識佛法,是明顯地有優勢的,而對於弘揚佛法,我們亦可以利用語言上的優點,當談及一些與佛教有關的日常生活用語時,如「緣份」、「福報」、「輪迴」、「結怨」、「放下」、「執著」、「迷悟」、「妄想」、「平常心」、「本性」等,借題發揮,闡釋佛法,以達到弘法利生的目標。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語言治療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8年8月份普明快訊


醫學界有這樣的一個案例: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口不斷膨脹,國家為了要減低糧食的需求,就積極推行計劃生育,但這政策的推動,在農村裏並不十分成功,因為農民都希望多生小孩,以提高生產力,同時他們對於避孕的知識,亦非常貧乏。有見及此,衛生部門會定期派醫護人員到各地教授避孕常識。有一次,一位女醫護人員為一位農民介紹如何使用避孕套,為了令她的病人知曉正確的用法,她把避孕套從密封的包裝裏拿出來,套在自己的手指頭上,來講解避孕套的用法。隔了一段時間,這位醫護人員重返當地探望那位農民,卻發覺他又多了一個孩子。她以為他並沒有採取避孕措施,但在詳細追問後,才知道他誤會了避孕套的用法,因為他把避孕套放在手指頭上使用。這一個案例,我們不需要真的去考究它的可信性,因為教授告訴我們這個例子的目的,就是告誡醫護人員,要小心在意語言的用法,和與病人溝通的重要。


語言在人類的生活中,和歷史文化的進程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語言的進化,亦是人類可以成為萬物之靈的原因。動物聲音最原始的價值,是作為性別“身份證”標誌召喚異性,在視覺不便時,叫聲可以表達自己的存在,甚至表明關於方位、距離、移動、是否成年和強壯等資訊。隨著神經系統的進化和經驗積累,動物行為不斷複雜化。高級動物的叫聲衍生出了恐嚇同性競爭對手和天敵,召喚子代、母代和同族等功能。完全不懂語言的嬰孩召喚父母,都強調了自身的存在,並暗示某種要求和希望。人類的社會越複雜,語言就變得越繁複,醫護人員若不懂得病人的語言,就不可能了解病人的病況,不善於用病人的語言來表達,就不能安撫病人。在很多情況下,同一件的事情,不同的表達方式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現在很多醫療上的訴訟,在某程度上可說是因為溝通上出現問題而產生的。


在醫學用詞上,若選擇適當,很大程度上可以紓緩病人的情緒。好像用「思覺失調」來代表年青人所患上的早期精神分裂病症,除了會減少標籤效應外,更易於鼓勵病患者求診。如照顧臨終病人的服務,以前用「善終服務」這個名字,但由於可能令病者感覺到接受這類服務,就等於接受死亡,同時有病人擔心會被醫護人員遺棄,所以現在就改用「寧養服務」這名稱了。


語言的運用,在病人接受心理輔導時,就顯得更為重要。很多心理輔導或心理治療的概念和技巧,都是本於英語體系,所以在本地進行治療時,在表達上和語言的運用上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同時在效能上亦可能大打折扣,這就是為甚麼近年來有很多學者提出本土化的原因。中國人的文化,備受儒、釋、道三家思想的影響,很多時都表現在日常生活的用語上,好像根器、享福、四大皆空、冤冤相報、放下、平常心等用詞,都與佛教有關,所以輔導員在進行心理輔導時,多少要對中國文化和本土文化有一定的認識,才能事半功倍呢!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你」、「我」、「他」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8年6月《普明快訊》

「你」、「我」、「他」,是我們在日常談話中慣用的名詞,雖然我們時常會用到這些名相,但其實我們並沒有覑意這些用語,在我們心底下有甚麼意義,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同時為什麼我們會用這些代名詞呢?

我們日常與別人傾談,當涉及對方時,會說「你會怎麼??」「你如何如何……」等等。這時所說的「你」,背後所代表的,其實並不是當前你所面對的對方,而是上一次會面或從第三途徑所得到的資料所組合的反射,但在談話時,我們則不會覺察到有這?的一個問題存在。以上的情況,在與別人討論第三者時,用「他」這個代名詞,最為明顯。其實大家所談及的「他」,在背後多數有覑時空上的差別,但大家於心念上卻感覺到如同在談及相同的事情。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很多時都是因為我們沒有覺察到這些溝通上的問題而產生的,因為這種溝通方式,影響到我們難於覺醒到的「你」或「他」所代表的資料,其實並不一定正確,缺少了評估一切都在「轉變」這一重要的因素(即佛教所說的「無常」),從而影響到自己對事情的判斷。

很多年前,「家變」這一套電視劇主題曲,唱到家傳戶曉,其中的一句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才是永恆……』,可說是發人心醒,但當人人唱這首歌的時候,又是否會真的感受到箇中哲理,或只是陶醉於美妙的旋律中。我們在觀賞電視時,政府有很多宣傳短片,都是在提醒市民,不要用有色眼鏡去觀看別人。好像我們要平等對待弱智人仕,了解他們亦有工作能力;對於聘請釋囚,則不要懷疑他們改過自身的努力;面對精神病患康復者時,不要驚怕他們會發狂,或傷害別人而不聘請他們等等。原因是這些「標籤效應」,時常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不自知。

「標籤」或「名詞」的產生,其實是為了方便我們在日常生活上溝通,但這些「名相」的普及化,卻由於我們有「執實」的本性,缺乏覺醒事物都是在轉變的動態中,而影響我們對事情的「如實觀」,錯誤的觀念與事實產生矛盾,從而引起煩惱。在佛教諸經論中,多載有計執名相,而隨相逐流之事,如楞伽經卷四(大一六‧五一一上):「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及摩訶止觀卷十載,學人分別名相,隨文作解,心眼不開,而貢高我慢,誇耀於他,求名顯達,諍論無止。


修學「佛教智慧禪初探」之後的一些感想

作者:寧海

日期:17/2/2008

原載於2008年6月《普明快訊》


(一)專注(Mindfulness)是良方

我有一個三歲的女兒,以前我以為我有一顆平靜安穩的心,事實原來並非如此。自從女兒出世,每當她生病、哭鬧時,我的心情亦變得不安、躁動,情況愈變愈烈,是時候給我的心來一次徹底的大手術了。得到太太的支持,來參加了禪修班。

透過快速呼吸和專注覺受,很快讓我認識到專注力的重要和好處,當日常生活情緒來的時候,現在變得警覺它的到來,專注力讓我有一個緩衝的時間,來處理這些情緒,不必像過往馬上作出慣性的反應,傷害了自己,亦傷害了別人,現在可以試著體會這些情緒的生起,然後消逝,學了這個方法,我的女兒變成我最好的教練。


(二)苦受的逼迫

佛陀初轉法輪,宣講四聖諦苦集滅道,說苦諦是逼迫性,書是這樣寫,也是這樣讀過去,然而對這份逼迫性,卻絲毫沒有半點體會,直至學習了宣隆禪修法後,令我深刻體會。

當屏息靜氣專注於覺受時,苦受的逼迫很快就到來,那強烈無比的壓迫感,每次都把我擊倒,似乎沒可能衝得過去,要脫離生死苦輪,真的談何容易,沒有勇猛無懼的心力,是不可能達成的,惟有繼續自我勉勵、鞭策、屢敗屢戰,因為這是生命困局的唯一出路,別無他途。

希望餘下的時間,能沉著地克服對苦受的抗拒,體會到「苦」、「無常」、「無我」等三法印的道理。


(三)忍辱的修習

持戒,布施比較易理解,但忍辱卻不知道從何入手。學了宣隆禪修法,學了如何修習忍辱。

當禪修的過程面對著苦受的逼迫時,應對的方法是:堅直身體,收緊雙臂,緊握雙拳,頸項挻直,牙關緊閉,抖擻精神,用盡身心所有力量,與這些壓迫性的強烈感覺相抗衡。而無論如何,內心不起生氣或挫折的念頭,「心甘情願」地面對這無比的苦受,屏息靜氣,忍耐、忍耐再忍耐。讓心保持泰然,沉著,祇有當心變得足夠的柔軟和堅定(平等心),才有機會把觸生滅的實相,進而體証涅槃。

「忍辱通往涅槃」,但忍辱的路漫長而艱苦,希望在導師和同修的提點下,繼續努力精進,路上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