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你」、「我」、「他」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8年6月《普明快訊》

「你」、「我」、「他」,是我們在日常談話中慣用的名詞,雖然我們時常會用到這些名相,但其實我們並沒有覑意這些用語,在我們心底下有甚麼意義,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同時為什麼我們會用這些代名詞呢?

我們日常與別人傾談,當涉及對方時,會說「你會怎麼??」「你如何如何……」等等。這時所說的「你」,背後所代表的,其實並不是當前你所面對的對方,而是上一次會面或從第三途徑所得到的資料所組合的反射,但在談話時,我們則不會覺察到有這?的一個問題存在。以上的情況,在與別人討論第三者時,用「他」這個代名詞,最為明顯。其實大家所談及的「他」,在背後多數有覑時空上的差別,但大家於心念上卻感覺到如同在談及相同的事情。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很多時都是因為我們沒有覺察到這些溝通上的問題而產生的,因為這種溝通方式,影響到我們難於覺醒到的「你」或「他」所代表的資料,其實並不一定正確,缺少了評估一切都在「轉變」這一重要的因素(即佛教所說的「無常」),從而影響到自己對事情的判斷。

很多年前,「家變」這一套電視劇主題曲,唱到家傳戶曉,其中的一句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才是永恆……』,可說是發人心醒,但當人人唱這首歌的時候,又是否會真的感受到箇中哲理,或只是陶醉於美妙的旋律中。我們在觀賞電視時,政府有很多宣傳短片,都是在提醒市民,不要用有色眼鏡去觀看別人。好像我們要平等對待弱智人仕,了解他們亦有工作能力;對於聘請釋囚,則不要懷疑他們改過自身的努力;面對精神病患康復者時,不要驚怕他們會發狂,或傷害別人而不聘請他們等等。原因是這些「標籤效應」,時常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不自知。

「標籤」或「名詞」的產生,其實是為了方便我們在日常生活上溝通,但這些「名相」的普及化,卻由於我們有「執實」的本性,缺乏覺醒事物都是在轉變的動態中,而影響我們對事情的「如實觀」,錯誤的觀念與事實產生矛盾,從而引起煩惱。在佛教諸經論中,多載有計執名相,而隨相逐流之事,如楞伽經卷四(大一六‧五一一上):「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及摩訶止觀卷十載,學人分別名相,隨文作解,心眼不開,而貢高我慢,誇耀於他,求名顯達,諍論無止。


修學「佛教智慧禪初探」之後的一些感想

作者:寧海

日期:17/2/2008

原載於2008年6月《普明快訊》


(一)專注(Mindfulness)是良方

我有一個三歲的女兒,以前我以為我有一顆平靜安穩的心,事實原來並非如此。自從女兒出世,每當她生病、哭鬧時,我的心情亦變得不安、躁動,情況愈變愈烈,是時候給我的心來一次徹底的大手術了。得到太太的支持,來參加了禪修班。

透過快速呼吸和專注覺受,很快讓我認識到專注力的重要和好處,當日常生活情緒來的時候,現在變得警覺它的到來,專注力讓我有一個緩衝的時間,來處理這些情緒,不必像過往馬上作出慣性的反應,傷害了自己,亦傷害了別人,現在可以試著體會這些情緒的生起,然後消逝,學了這個方法,我的女兒變成我最好的教練。


(二)苦受的逼迫

佛陀初轉法輪,宣講四聖諦苦集滅道,說苦諦是逼迫性,書是這樣寫,也是這樣讀過去,然而對這份逼迫性,卻絲毫沒有半點體會,直至學習了宣隆禪修法後,令我深刻體會。

當屏息靜氣專注於覺受時,苦受的逼迫很快就到來,那強烈無比的壓迫感,每次都把我擊倒,似乎沒可能衝得過去,要脫離生死苦輪,真的談何容易,沒有勇猛無懼的心力,是不可能達成的,惟有繼續自我勉勵、鞭策、屢敗屢戰,因為這是生命困局的唯一出路,別無他途。

希望餘下的時間,能沉著地克服對苦受的抗拒,體會到「苦」、「無常」、「無我」等三法印的道理。


(三)忍辱的修習

持戒,布施比較易理解,但忍辱卻不知道從何入手。學了宣隆禪修法,學了如何修習忍辱。

當禪修的過程面對著苦受的逼迫時,應對的方法是:堅直身體,收緊雙臂,緊握雙拳,頸項挻直,牙關緊閉,抖擻精神,用盡身心所有力量,與這些壓迫性的強烈感覺相抗衡。而無論如何,內心不起生氣或挫折的念頭,「心甘情願」地面對這無比的苦受,屏息靜氣,忍耐、忍耐再忍耐。讓心保持泰然,沉著,祇有當心變得足夠的柔軟和堅定(平等心),才有機會把觸生滅的實相,進而體証涅槃。

「忍辱通往涅槃」,但忍辱的路漫長而艱苦,希望在導師和同修的提點下,繼續努力精進,路上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