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可一語概括 — 不放逸
The Practice in a Word by Thanissaro Bhikkhu
(1)
版本:V1.1_2013-9-24
作者:坦尼沙羅比丘
譯者:梁國雄居士
版權聲明
(2)
佛陀本可以幾句鼓勵性的遺言,如有關涅槃或空性妙樂的話語來結束他的弘法生涯,但他沒有,只以一句忠告來結束:「要以不放逸(3) (appamada) 來完成目標。」〔SN 6.15 南傳相應部6.15經〕
Appamada是巴利文,一般的英譯為:untiringly(不懈地), earnestly(認真地、堅決地), with diligence(勤奮地),傳達的意思是:sustained, determined effort(持續而堅定的努力)。這些譯法令人覺得,佛陀的遺訓是:「要堅持修行實踐。」然而,這個詞在翻譯成不同的亞洲語言時卻有點轉向,斯里蘭卡的論書把 appamada 譯為:Unrelaxed Mindfulness(不懈的專注或念住);泰國人把它譯為:Heedfulness(密切注意、不疏忽職守), Vigilance(保持警惕), Wariness(謹慎、謹小慎微), Care(小心謹慎、關注)。藏經本身在另一場合又把appamada定義為:「小心防護自心不受(貪瞋癡等煩惱)污染,同時加強信、精進、念、定與慧等內心品德。」〔SN 48.56 南傳相應部48.56經〕鑑於這些解釋,我們可以推斷,佛陀遺訓中之不放逸 (appamada),並非僅指「堅持」,還應包括「不可自滿,當心危險,守護善心,切勿放鬆警惕。」
這些詮釋有助理解,佛陀為何在某些情況下會強調不放逸,例如:在〔Dhp 21 南傳法句經第21句〕中,他說:「不放逸是不死道(趨向涅槃之道)。」在〔AN 10.15 南傳增支部10.15經;SN 3.17 南傳相應部3.17經〕中,他說:「一切善的心法皆根植於不放逸、聚集於不放逸、並以不放逸為首。」
單以「持續的努力」來解釋,實不能滿足 appamada 一詞在這些段落中的職分,因為,不智的努力有可能造成各式各樣的混亂與破壞;而警惕、留心或密切注意則可提供所需的觀點,使努力不偏離正軌:令我們能小心謹慎,防範潛在的習性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許多無謂的苦惱;並教導我們要信任自己的能力 — 假若慎微得當 — 是可把苦惱止息的。
這種謹小慎微與信任的結合意識,是基於對業報因果律 (The Principle of Karma) 之堅信 — 我們絕對不可輕視業力影響苦樂的作用,業報因果律之出現模式,歷來屢見不鮮,足可讓我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有用的教訓。同時,正是這種謹小慎微與信任的結合,令不放逸在修行實踐中益發重要,它提供的兩個主要作用是:(一)引發踏上善道的動機;(二)內在的檢查與平衡,讓我們由始至終都可在趨向不死(涅槃)之聖道上。〔AN 4.37 南傳增支部4.37經〕沒有對聖道的堅信,實難於去嘗試修習;沒有對任何有為(緣生緣滅)之樂的潛在危險生起強烈意識,很容易便會退下來。
主要危險,當然是內心固有的、自我欺騙的創意能力。然而,有別於眾多不同的宗教人物,佛陀並沒單純地建議,若無法信任自己,便應置信於他;而是提供許多自我修練的善巧方式,讓我們能透過審查最易自我欺瞞之處 — 我們的意圖(業因)及其策動之行為結果(業報),從而令自己更值得信賴。在〔MN 61 南傳中部第61經〕中,佛陀在初次教導自己的兒子羅睺羅 (Rahula) 時,曾告訴兒子:
- 行動前先要反省自己的意圖動機,只有清楚知道欲作之事不會構成傷害時才可執行。
- 在執行當中,應反省在行動時出現的結果,若行動正產生一些意外的危害,便應立即停止。
- 在行動之後,應反省該行動的長期效果,若確知會造成危害,便應決心永不重犯,否則,便應心生歡喜和繼續在修行道上前進。
這些都是修習正直 (integrity) 品德的基礎教導:學習了解哪裡可以信賴自己、哪裡不可;同時,藉著重複以業報因果律來檢測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自己可穩定信賴的人。隨著你發展此內在的正直品德,你對遇到的教說或導師之正直品德評估,也會容易起來。佛陀就經常建議弟子們要警惕;評估事情,要透過業報因果律;評估教說,要看實踐教說後之有害或無害結果來評估它們;評估導師,要看他們的行為結果之是否有害,至於他們是否有神通(超能力)、是否具神聖的權威、是否屬於開悟的傳承等等,皆可不理。
這種審慎的仔細檢查模式,不但可用於粗顯易見之行為(業),也可用於內心甚為微妙的運作:例如,你對感官刺激的內心反應、你的甚深禪定或非禪定的體驗等等。無論你在做什麼 — 特別在你似乎不在做什麼的時候 — 切不可自滿。要仔細地、一次又一次地尋找自己可能在無意間造成的、那些或許是極為細微的苦惱不安或擾動,以及學習如何放下任何導致它們出現的、你的現行動作。繼續努力下去,直至你不再有什麼可以放下為止。
如此地修習,你的不放逸意識便可助你一帆風順地走向不死(涅槃)。借用一個古老的比喻:若把修行實踐比作建屋,那麼,不放逸 (appamada) 不僅是地基,也是四周的牆壁與屋頂。
【譯者簡註】
- 英文原文:The Practice in a Word by Thanissaro Bhikkhu 之原載網站為: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thanissaro/inaword.html
- 版權聲明:英文原文版權©1999 屬坦尼沙羅比丘所有。免費流通。詳細請參考下述之網頁: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thanissaro/inaword.html
中譯本版權©2013 屬梁國雄居士所有。流通條件如上述之英文原文版權。原載網站:
http://bemindful.weebly.com/index.html,轉載時請包括此【版權聲明】。
- 不放逸:是梵文 apramāda 或巴利文 appamada 的古漢意譯,是善心所法之一。《佛光大辭典》解釋:「即防範於惡事,專注於善法之精神作用。可用於對治放逸,成就一切善法。」陳兵編著《新編佛教辭典》解釋:「謂一心努力修持善法,不稍放縱而令心生煩惱,或虛耗時光。《俱舍論》卷四稱不放逸 “於善專注為性”,又謂 “能守護心名不放逸”。佛經中多處強調不放逸為生一切善法之本。」可見中文解釋也非單指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