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青年與佛教(作者:果通法師)

一、前言

  「青年」與「佛教」,好像是永遠扯不到一起的兩個相反的名詞。因為近百年來,佛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老年人的宗教,青年人是不屑一顧的。如果偶而有少數青年學佛,就會遭到同伴們的譏笑和家長的反對。但是這種現象並不代表真理,這祇是人為錯誤。請看創立佛教的教主釋迦世尊,悟徹宇宙真理,就是在他青年時期,其他先聖先賢對佛教的發揚光大也都在青年時代。

  今日的人類世界,顯然走到失調解組的階段,人們的情緒和理性非常不平衡,年輕的一代,由於情感脆弱易受污染和衝激,對現實的環境容易產生不滿的情緒。不滿情緒的發展就產生種種問題。追究其原因,決不是青少年自己的責任。肯定的說,這是社會的責任;他們上一代的責任;更是宗教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佛教是解決人生問題的宗教,它有顚撲不破的絕對真理;它有平等和樂的處世原理;它有平實簡易的修持方法;它有人人應學、能學的宗教,它更是青年的宗教。擔任佛化教育的工者,如能把佛教的義理,化入各種教學中,必能潛移默化,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僅僅掛個佛教招牌,設個佛堂,每週照本宣白一堂佛學課,其他一切措施和普通學校無異,那麼不但收效甚微,恐怕還會產生一些反效果,促使青年因錯覺而反感。現在筆者願就青年的特質,和佛教的特性分述於如下:

二、青年的特質

  本文所指「青年」,是泛指人生過程中,尚未成熟的、成長中的青少年。這一部份人,都是未來社會的中堅份子,他們的趨向,關乎着未來社及人類的幸福或禍患。青少年的心靈,尤如一張紙,染紅就紅,染黑就黑,正因為他們的素質,所以易染,如果一經渲染,再想變色,就不容易了。社會好像一個大染缸,宗教和教育,就是染色和漂色的工作。我們可以把青年的這種特質,稱為易染性。同時也正因為青年如一張白紙,對於染着的相應性特別強烈,一般說這就是強列的求知慾,對於萬花筒似的花花世界,樣樣感到新奇,樣樣都想嘗試。由於求知的慾望促使,對任何事物都產生無數的問號,如不能滿足其求知慾,或發生困難時,就會退縮或產生厭惡心。綜合青少的特質,約可分為易染性、衝動性、求知性。這些特質的發展正確合理,就會有益於社會人群,世界上偉大的創造發明,都是由這些特質醖釀出來的。但如發展不正確、不合理,那就為害無窮,小則殺身害人,大則遺害人類。佛教可以調和、修正、加強青年特質的正確發展,請看佛教本身的特性。

三、佛教的特性
 
  佛教具備超時間的絕對真理,這真理普及四生九有。不因不信佛教而超越,豈能因年齡老幼而區別?了悟了它就使生命充實、喜樂,而有意義;了悟了它,就能消除貪、瞋、痴、慢、煩惱、不造殺盜、淫、妄惡業。佛教說明了人與宇宙、人與人、人與物的相互依存的原理。了悟了它,就能生起大慈大悲心,佛教建立在人間,釋迦牟尼由人而成佛,人人都有學佛成佛的本性。旣然這樣,佛教應該是人人應學能學的宗教。旣是人人應學,青少時期的心更應該學。為甚麼?請看它對青少年的作用。

1)青年具易染特質,佛教有無量法門,各個就其所學,任擇一法,就能受用無窮。如果已染着了惡色,可用佛教般若漂除掃盡。

2)青年人體力充沛、精神旺盛,具冒險犯難的衝動特性,佛教有入地獄度眾生的菩薩大道,等待青年朋友去實踐如因衝動流於偏激,或甘作下流,佛教有「因緣果報」法則,「理諦觀照」原理,給他們自己對照客觀,體解善惡。青年具強烈的求知慾,佛教有體系完整,理則精密的智慧寶藏、等待青年朋友們,打破砂鍋問到底。本文祇作原則性說明,不及敍述方法。

三、結論

  佛教雖有八萬四千法,但法法不離現實,並沒有虛無縹緲的幻說夢話,行十分進一寸,無欺無騙,應該是青少年最需要的法則和目標。不過因為歷史悠久,文物豐富,其理論盡都是玄妙的精微的高深學說。其事相、名詞、禮儀、規則旣多且繁,學一輩子難學完。對學佛的人,確發生了阻嚇作用。但是我們知道,任何高深的學理,不易淺近法則。例如高數學,不會違背一加二等於三的定則。同理,佛教是建立在因果法則的基礎上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它淺而易見的實證。其餘道理以此類推。至於傳統的規則儀節,不是佛教的本質,是因時因地因人可以制宜的,不必棄本而求末。最後以史實證明,當初釋迦教主的常隨弟子,有奴隸有賤民,一千二百五十人中,不會人人都比我們現在的人聰明了。但是他們都證到了果位,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釋迦佛所講的道理,一定使他們都明了。青年朋友對佛教,不要有畏難心理,它的道理就是我的整個人生,不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


返回《普明文存》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