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甚麽是天台宗「一心三觀」的禪觀法?(作者:鄭明忠)

2009佛學硏習班-優異作品選


亦載於2011年6月份《普明快訊》


天台宗是以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等為依據,吸收了印度傳來的和中國發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統地組織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因為創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義是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


考察智顗大師創立天台教觀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北齊的慧文禪師與慧思大師。慧文是北齊(550-577)的禪師。在《高僧傳》中說慧文禪師是「當齊高之世,獨步河淮,法門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在《續高僧傳》中說他「聚徒數百,眾法肅清,道俗高尚」;從這些簡略的記載中,可以看出慧文大師是一位有修有證的禪師,在北齊文宣帝時期(551-558),他的聲譽最為隆盛,曾領眾幾百人同修共學,並以風格嚴肅著名。他生在北方,提倡北方佛教所注重的禪修實踐,講究鍛煉心念的集中並養成觀察事理的獨特方法與見解。


慧文禪師在讀龍樹菩薩的《中論》,至四諦品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時恍然大悟,悟得諸法無非因緣所生,而因緣法是空、假、中,這三種都是真實,所以可叫做三諦。於是他結合「三智一心中得」的原理,認為「一心」同時也可以從空、假、中這三個方面來觀察,因而成立了空、假、中的三種觀門。遂由原來的「三智一心」觀發展為「 三諦一心」觀。此三諦,恰相當於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所觀之境。 「三諦一心」是所觀之境,按照此理境而修觀行 ,即為「一心三觀」之能觀禪法,照此禪觀熏修,就可證得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的三智。觀為主觀,境為客觀;觀為因,智為果。依境立觀,以觀照境,智既然可以「一心中得」,觀亦可「一心而成」,因此形成了他的「一心三觀」的獨特觀法。這即是說,在進入空觀時,同時也可以進入假名觀和中道觀;同樣,在進入假名觀時也可以同時進入空觀和中道觀;在進入中道觀時也可以進入空觀和假名觀。因此,空中有假名、有中道;假名中有空、有中道;中道中有空、有假名,這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心三觀」說。


慧文禪師的這種觀法,意味著《阿含經》或者唯識經論所說的「有」(假名)固然是不究竟的道理,而且《般若經》中所闡述的「空」理同樣也是不了義的,祇有象《法華經》中所闡發的「空中有假名、有中道;假名中有空、有中道;中道中有假名、有空」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才是徹底圓滿的道理。這即是慧文禪師傳給慧思禪師,再傳給智顗大師的禪法。他的這種見地是對當時佛教禪觀的一大突破,對後來天台宗的形成,奠定了非常重要的理論基礎。因為他的思想學說源於印度龍樹的《大智度論》與《中論》, 所以天台宗推龍樹為高祖,而稱慧文禪師為二祖。


智顗大師,又叫智者大師,即是創造天台教觀的天台大師,誕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西曆五三八)七月荊州之穎川,十八歲出家,從法緒受十戒,依慧曠稟具足戒,後詣大賢山讀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三部經典。以二十三歲之青年,遇慧思禪師而築天台開宗之基,并作了進一步重要的發揮,他建立了空、假、中“三諦”的理論。所謂三諦圓融,其前提是承認世界萬有皆為因緣所生,既賴因緣而有,則無自性,故稱“空諦”,此言宇宙諸法的本體,一切事物皆無獨立存在、永恆不變的本質。二假諦,此言宇宙諸法皆由因緣和合,幻化而成。幻化成者,但有現象相狀,故立假諦。空假二諦,為一事物所具的兩面,故但知有空,則墮斷見,但執假為實,則墮常見。如人見手,不可執手掌為手,亦不可執手背為手也。盡管如此,論其本體,則皆是本體之變現,本體非空非有,脫離二邊相對,所以又叫“中諦”。在智顗看來,三諦的區分就象上文對心體的種種異名一樣,也只是名稱不同的問題,空、假、中三諦本是一而三、三而一的東西,所以叫做“三諦圓融”之中諦,即由對空假二諦的同時觀察,成立此諦。就玄義言,諸法以空故,生即無生;諸法以假故,無生而生。是故即假即空,即空即假,立中諦義。此如既知手背,亦知手掌,由是領略何者為手,手為何義……


從三諦到一念,智顗把現存的一切都同心體拉到一起,也就是心體自己認識自己。萬法只在一念之間,智顗又向信徒描述了另一幅神秘的宗教畫巻:“一念三千”。在智顗看來,心體具足十法界,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每一法界又具百種法界,每一法界具有三十世間,所以百法界就有了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一念心起就變現三千世界。


從空觀入假,為平等觀; 從假入空, 為二諦觀。 得入中道, 二諦雙照, 心心寂滅,為第一義諦觀。 從假入空, 即觀空以假有為基, 觀一切法空, 不沈空滯寇; 從空入假, 即觀假有以空為基,不取實自有。空假至極俱為邪見,天台不斷說空假交融而不著兩邊,有三觀,三智,三諦,究竟義實為不執空,不執假,不著兩邊而成中道。三智實為一智,三觀實為一觀,最後並得圓融。此三觀再分述如下:


(一)空觀:又作從假入空觀、二諦觀。空者,離性離相之義。謂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稱之為空;由觀一念空之故,而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觀能蕩除三惑之相,以空觀蕩除見思之相,以假觀蕩除塵沙之相,以中觀蕩除無明之相,三相皆蕩,即畢竟空,是為空觀。簡而言之,自世俗常識之立場(假)進入宗教立場之真理(空),是為空觀。


(二)假觀:又作從空入假觀、平等觀。假者,無法不備之義。謂觀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諸法,稱之為假;由觀一念假之故,而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立法,以空觀立真諦之法,以假觀立俗諦之法,以中觀立中諦之法,三法皆立,即為妙假,是為假觀。簡而言之,不停滯于‘空’,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是為假觀。


(三)中觀: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中即中正,泯絕二邊對待之義。謂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稱之為中;由觀一念中之故,而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者皆絕待,即為圓中,是為中觀。簡而言之,不執空觀,不執假觀,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是為中道觀。


貫之以圓融三諦,又有空、假、中三觀。體會到空諦,則有體真止和空觀;體會到假諦,則有隨緣止和假觀;體會到中諦,則有無分別止和中觀。本來很簡單的止觀被智顗翻來覆去,從不同角度找出不少的變化來。智顗進而認為,止觀的作用,實際上也就是領悟三諦的真理性,從而達到解脫,止觀的結果,就是成佛作祖,可見,智顗大師把天台宗的止觀說發揮到了極致。


一心三觀,能觀的是清淨心,被觀的是妄念心,如此觀照,其目的就是要消除我們的執著,行於中道,不著二邊,這才是學佛者應持的態度,把這種理論應用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就是如《金剛經》中所說的“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是講性空,“行於布施”則講相有,相依性融,性托相顯,兩者不可偏執,要離四相而修一切善法。也就是說心要保持清淨,但善事則要認真去做,正所謂是有行不著空,而心地清淨則不著有,明瞭這樣的道埋,於此能不執著則是大智,能行於布施則是大悲,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這種中道觀的思想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就是中觀的人生觀,我們既不做那及時行樂的盲目樂觀人,也不做那事事都怨天尤人的悲觀者,而是實踐有理性的中觀人生觀,順境來臨,我們知道是因緣所成,實為假有,故不以物喜;逆境來境,我們也知道其性本空,同樣可以改變,故不為己悲。我們得到的,要當作是自己的福報,要多珍惜與感恩,失去時則當是自己的布施,要多坦然與肯捨,以捨為得,得了還要捨,捨是空,得是有,捨得同樣是一體兩面的,所謂是:有捨有得,不捨不得,欲求有得,必先施捨。佛法的修行由始至終都在一個“捨”,我們能捨去執著,就能得到輕鬆;捨去攀緣,就能得到隨緣;捨去驕慢,就能得到清涼;捨去妄想,就能得到真實;捨去苦惱,就能得到快樂。捨,好似是給人,但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就會相應得到別人的讚嘆;給人一個笑容,也會得到別人的“回眸一笑”的;幸福就像香水般,當您撒向別人時,自己也能聞其芬香。可見,一個能夠“捨”的人,一定是一個擁有富者心胸的人,一定是一個明白事理的人,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是一個心境自然平靜的豁達人,這樣的人生才是智慧與福德皆俱的人生,才是一般人所追求的真正幸福快樂的人生。我們這樣學習佛法,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這樣的觀心才能得到無限的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