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語言般若(作者:陳家寶)

亦載於2009年5月份普明快訊


一般的觀點來說,人們的思惟必先經過語言才表現,而且語言是必具有其所指示的對象的。好像我們對病人解釋他的病情時,若果他是患上了癌症,只要他一聽到了癌病這個個字,腦海中就馬上會浮現出他平常對癌病種種可怕的認識,也不可能去分析這些資料是否正確,就會被這些負面情緒所困擾,但其實並不是每一樣癌症都這麼可怕,所以醫護人員要小心在意這些情況,以免為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如何把壞消息發放,是一門學問,不單單是醫護人員要學習,每一個人都應該對這問題多一點認識,因為世事無常,人人都會有機會面對惡耗的。當我們與人閒談時,很多時都會說到某人的名字,但大家腦海中所認識的某某,卻可能並不相同,因為可能你昨日剛剛見到某某,而對方所認識的,卻是多月前的事了,其實很多誤會,都是因此而產生,但這卻是人們的通病。

我們學習佛法,一定是從語言文字開始,所以有所謂「文字般若」,但由於語言有本身的限制,慈悲的佛陀,就用「依義不依語」來教導我們,如何處理這方面的問題。《大智道論》卷第九(大正藏第25冊頁125)內有對「四依四不依」的解說:「佛經有二義:有易了義,有深遠難解義。如佛欲入涅槃時,語諸比丘從今日應依法不依人,應依意不依語,應依智不依識,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者,法有十二部,應隨此法,不應隨人。依義者,義中無諍,(無)好惡罪福虛實。故語以得義,義非語也。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不視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是以故,不應依語。依智者,智能籌量,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應依識。依了義經者,有一切智人佛第一,一切諸經書中佛法第一,一切眾生中比丘僧第一。佈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如是等是了義經。如說法師,說法有種種利:一者大富,二者人所愛,三者端正,四者名聲,五者後得涅槃。是為未了義。雲何未了?施得大富是為了,了可解說。法無財施而言得富。得富者,說法人種種讚施,破人慳心,亦自除慳,以是因緣得富,是故言未了,是多持經方便說,非實義。」意思是說:我們應該理解詮釋語言文字所傳遞的意義,而不應以辭害意,並尊為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