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我……我執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7年7月《普明快訊》




在談及執著「你」或「他」這個「名相」時,因為可以用第三者的角度來闡釋問題,大家容易明白到「矛盾」或「煩惱」的產生,是因為「名相」或「標籤」的背後,有著「實執性」和「不變」的觀念存在,但在?及「我」這個觀念時,因為關係到自身的問題,大家在理解上就會變得比較困難了。


」這一個名詞,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我們不一定會說出口,但「我」這一個「標籤」,在思念上則時刻陪伴著我們,不過我們不一定覺察到吧了!當我們每天睡醒時,就會不自覺地想著「我」今天要做甚麼,當我們開心時,會覺得自己很快樂,在我們傷心的時候,則會感覺到自己在心痛,甚至在做惡夢時,我們都會感覺到是自己受到驚嚇。這一個習慣,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在佛教的觀念中,這是「俱生我執」),而由於每一個人都有這一個慣性,所以我們從沒有去懷疑這是不是一個惡習,會不會由此而引申「煩惱」,我們是不自覺地接受這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不會覺察到這只不過是一個「念頭」,一個「代名詞」而已(在佛教中稱為「我執」)!


當我們用「我」這個名相時,與用「你」或「他」這兩個名詞一樣,都是為了方便溝通,只不過「我」這一個「標籤」,除了可以代表自己與別人溝通外,還有「自我溝通」的功用吧了!我們從不會懷疑「我」代表甚麼,不會去考究「我」這一個名詞背後的意義,其實我們用「我」這一個標籤,與用「你」或「他」這些名相一樣,用慣了而忽略了背後的意義,覺察不到那「無常」的道理,只有「實執性」和「不變」的觀念存在,於是在溝通上與「現實」產生矛盾,從而引發煩惱。由於「我」這一個念頭,多了自我溝通的功能,錯誤的認知,就變成了引起自我煩惱的元兇了。其實若了解到錯誤地認知「你」或「他」能引來問題,是不難理解到「我執」所帶來的煩惱的。


當我們有一天對著鏡子,發覺自己臉上多了皺紋,心裏自然會感到不快,我們在知識上知道人是會衰老的,但因為時刻代表著我們的「我」的念頭,有著「不變」的原素,令我們在心理上沒有準備,當面對現實時,就會引申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