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試述佛教四聖諦對煩惱的生起與還滅的獨特解釋 (學員: 陳志榮)

四聖諦,是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為佛教之基本哲理。

苦聖諦:使人覺悟現實的生命是苦之真理,說明有情生命現象確實是苦迫的。人生有三苦 (苦苦、壞苦、行苦),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一切五取蘊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

集聖諦:使人瞭解苦的生起原因之真理,說明苦的主要根源是「渴愛」。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痴無明,和貪欲瞋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

滅聖諦:使人從苦中獲得解脫之真理,說明苦的滅盡,也就是「渴愛的滅盡無餘」。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

道聖諦:導致苦之止息而達到涅槃之真理,是滅盡苦的方法。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例如修習八正道。

此四聖諦括盡了世間、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苦 諦(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諦(迷的因,即苦因)┘─────世間的因果
聖─┤
諦 │滅 諦(悟的果,即樂果)┐
    └道 諦(悟的因,即樂因)┘─────出世間的因果

十二緣起說,亦是苦與集的系列說明。緣起說苦,集等,都是依緣而才能存在的,發生的。所以可從因緣的改變中,使它消解而達到解脫,就是滅,道二諦。

佛教對人生現象的價值判斷,都認為是「苦」的。而佛教所趣向的人生最高理想,亦以人生苦惱的解脫為主。佛家以四聖諦作為解脫人生苦惱的理想基礎。

眾生因為無明,不了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缺陷的,是含藏了敗壞和痛苦的種子。於五蘊身心世界上生起“這是我"、“這是我所"的執著,不斷地追求、維護「一」、「常」的我見,恰好與無常、無我的現實不相容,繼而在「我」、「我所」及感官享受上又生起了渴愛和依戀。由於有渴愛及依戀的煩惱和習慣,便會造出與煩惱相應的行為,招感、繁衍和積集種種業力。有了業力的束縛,我們便無奈地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

佛家不獨指示出人生苦惱的現象,更清楚地說明這種現象是可以消除的,當苦的“因”(一切由我想及貪、瞋、癡等根本煩惱造作的業因) 得以息滅,渴愛與煩惱得以斷除,眾生便能從“苦”解脫過來,了斷生死的束縛,從此不再受三界煩惱所支配,得證涅槃寂靜的大解脫。

要解脫人生苦惱的現象,必須修道。我們需要憑藉修行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力量,淨化身口意三業。小乘學者將三學詳細地分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中的賢聖八正道 (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更是大小乘行者所積極實踐的聖道。

佛陀指出,若眾生不知苦,不知苦的成因,生死苦就相續無了期。明白到一切苦乃惡業所生,眾生要離苦,必須斷除苦因。我們應時刻檢點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避免產生邪念及惡行。我們亦應時常抱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對待其他眾生。若加上積極行善,廣結善緣,修習五戒,十善,則眾生必得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