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你」、「我」、「他」

作者:陳家寶

原載於2008年6月《普明快訊》

「你」、「我」、「他」,是我們在日常談話中慣用的名詞,雖然我們時常會用到這些名相,但其實我們並沒有覑意這些用語,在我們心底下有甚麼意義,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同時為什麼我們會用這些代名詞呢?

我們日常與別人傾談,當涉及對方時,會說「你會怎麼??」「你如何如何……」等等。這時所說的「你」,背後所代表的,其實並不是當前你所面對的對方,而是上一次會面或從第三途徑所得到的資料所組合的反射,但在談話時,我們則不會覺察到有這?的一個問題存在。以上的情況,在與別人討論第三者時,用「他」這個代名詞,最為明顯。其實大家所談及的「他」,在背後多數有覑時空上的差別,但大家於心念上卻感覺到如同在談及相同的事情。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很多時都是因為我們沒有覺察到這些溝通上的問題而產生的,因為這種溝通方式,影響到我們難於覺醒到的「你」或「他」所代表的資料,其實並不一定正確,缺少了評估一切都在「轉變」這一重要的因素(即佛教所說的「無常」),從而影響到自己對事情的判斷。

很多年前,「家變」這一套電視劇主題曲,唱到家傳戶曉,其中的一句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才是永恆……』,可說是發人心醒,但當人人唱這首歌的時候,又是否會真的感受到箇中哲理,或只是陶醉於美妙的旋律中。我們在觀賞電視時,政府有很多宣傳短片,都是在提醒市民,不要用有色眼鏡去觀看別人。好像我們要平等對待弱智人仕,了解他們亦有工作能力;對於聘請釋囚,則不要懷疑他們改過自身的努力;面對精神病患康復者時,不要驚怕他們會發狂,或傷害別人而不聘請他們等等。原因是這些「標籤效應」,時常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不自知。

「標籤」或「名詞」的產生,其實是為了方便我們在日常生活上溝通,但這些「名相」的普及化,卻由於我們有「執實」的本性,缺乏覺醒事物都是在轉變的動態中,而影響我們對事情的「如實觀」,錯誤的觀念與事實產生矛盾,從而引起煩惱。在佛教諸經論中,多載有計執名相,而隨相逐流之事,如楞伽經卷四(大一六‧五一一上):「愚夫計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及摩訶止觀卷十載,學人分別名相,隨文作解,心眼不開,而貢高我慢,誇耀於他,求名顯達,諍論無止。